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21:31
專題:管金生突發疾病逝世!曾被稱為「中國證券教父」
來源:野馬財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10月9日深夜,上海九頌山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九頌基金」)發佈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執行董事管金生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不幸於2025年10月7日與世長辭,享年78歲。
圖源:
九頌基金公眾號
被譽為「中國證券教父」的管金生,曾開創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多個先河,卻因「327國債事件」一夜之間從巔峰跌落谷底。他親手創辦的萬國證券,也在那場金融風暴中轟然倒塌。
三十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327國債事件」,不僅改變了管金生的命運,也造就了一批資本大佬,其中28歲的魏東、29歲的袁寶璟、34歲的周正毅以及30歲的劉漢,一舉實現資本原始積累,稱霸一方。
然而三十年過去,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如今何在?
「327國債事件」的黑暗8分鍾
管金生的逝世,宣告了中國證券業一個時代的終結。
這位中國證券市場的奠基人,1947年出生於江西清江一個貧困山村。1965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外國語學院法語系,后赴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深造,獲法學、工商管理雙碩士學位。
1988年,管金生籌建了上海第一家證券公司萬國證券。通過倒賣國庫券,萬國證券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積累。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萬國證券如同「神一般」的存在,一度佔據中國70%A股交易量和幾乎全部的B股交易量。彼時「萬國證券,證券王國」的廣告語,能從上海市區一直印到機場入口。
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時,其交易規則、設備、交易員的培訓等都有萬國證券參與設計。管金生也因此與張國慶、闞治東並稱為「中國證券教父」。
然而,1995年的「327國債事件」,卻成為管金生和萬國證券的命運拐點。
「327國債事件」的黑暗8分鍾
「327」是一個國債期貨合約代號,對應1992年發行1995年到期兑付的3年期國庫券。由於保值貼息的不確定性,該產品在期貨市場具有相當的投機價值。
1995年初,管金生預測「327國債」的保值貼息率應維持在8%的水平。當市價在147-148元波動時,萬國證券聯合遼寧國發集團大舉做空。然而,1995年2月23日,財政部發布公告,「327國債」將按148.5元兑付,空頭判斷徹底錯誤,萬國證券面臨60億元鉅虧。
為挽回敗局,管金生在收盤前8分鍾大舉透支賣出國債期貨,面值高達1.46萬億元,而所有的327國債總額只有240億元。當晚,上交所宣佈最后8分鍾交易無效,萬國證券虧損56億元,瀕臨破產。這一事件被英國《金融時報》稱為「中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受該事件影響,萬國證券瀕臨破產邊緣。1997年,管金生以挪用公款罪被判處17年徒刑。
而在此之前的1996年7月16日,萬國證券早已與申銀證券合併爲申銀萬國證券。
圖源:罐頭圖庫
三大猛人與一位編劇的命運岔路
「327國債事件」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不僅重創了管金生和他的萬國證券,也徹底改變了其他幾位關鍵人物的人生航向。曾與管金生並稱為「上海灘三大猛人」的尉文淵、闞治東,以及事件中一位特別的親歷者——后來的知名編劇寧財神,他們的命運在此后數十年間呈現出迥異的圖景。
讓管金生折戟的「327國債事件」,也是尉文淵上交所職業生涯的終點。作為上海灘「三猛人」中的兩個,尉文淵和管金生一同經歷了中國證券市場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35歲的尉文淵被稱為「全球股市最年輕的總經理」。在交易所成立后的三年里,尉文淵進行了多項嘗試和改革,無一不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創舉。
同時,尉文淵也是最早把國債期貨引入國內的人。
「成也蕭何敗蕭何」,因為「327國債事件」的發生,本該前途無量尉文淵的因負「監管責任」,辭職離開了他一手創建的上交所。當時,他約定自己「三年之內不進股票市場」。
2005年9月,尉文淵與最后一個上海灘「三猛人」——闞治東一起高調復出,成立東方現代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方現代)。隨后,東方現代和尉文淵自己的西藏新盟各向華鋭風電(601558.SH)投資1750萬。
2012年下半年,尉文淵出任華鋭風電代理總裁,后又擔任公司董事長。可臨危受命的尉文淵並沒有使華鋭風電擺脫困境。2013年5月,華鋭風電公告稱,尉文淵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代理總裁等一切職務。尉文淵辭任后,便不斷減持公司股票。
與管金生、尉文淵不同的是,1990年創立申銀證券闞治東並未在「327國債事件」當中受到過多波及。
1996年,滬深爭雄進入白熱化,上海券商龍頭申銀萬國證券自然責無旁貸。起初闞治東每天將陸家嘴(600663.SH)、上海石化(600688.SH)等股票拉昇兩毛錢便收手,被稱作「闞兩毛」。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2006年闞治東因南方證券破產被公安機關逮捕。繼南方證券之后,復出的闞治東選擇了PE。
據《證券時報》報道,近年來,尉文淵和闞治東活躍於私募及風投領域,投資的部分項目已上市,包括中材科技、同洲電子、濰柴動力、科陸電子、金證股份、我武生物等。
「327」事件中,萬國證券交易員陳萬寧的席位虧損7000萬元,他離開了證券行業,做了一名網絡寫手。2005年,他擔任總編劇的情景喜劇《武林外傳》大獲成功,2014年因吸毒被警方控制,從此一蹶不振。他的另一個名字,叫寧財神。
據悉,寧財神大學畢業之后便跟隨父親在上海從事期貨交易業務,隨后轉戰北京做了經紀人,19歲就已實現月薪十幾萬,在他眼中做期貨就是「賭博」,能為他帶來高收益。可「327國債事件」給寧財神敲響了警鍾,在這次交易中其虧損高達七千多萬,但這並沒有讓他退縮。他反而認為,賭徒都這樣,只要沒陪光就不會下賭桌。1997年,因為鄭州交易所的綠豆事件,寧財神再次栽了跟頭,短短數日300萬資產蕩然無存。
雖然之后,寧財神因為《武林外傳》的火爆得以翻身,但最終還是誤入歧途,因吸毒於2014年6月被抓,前途渺茫。
「327羣雄」今何在?
「327國債事件」雖然使管金生和他的萬國證券遭遇滅頂之災,卻讓另一批人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其中就有當時28歲的魏東、29歲的袁寶璟、34歲的周正毅以及30歲的劉漢,他們都在極短的時間內拿下了多家上市公司,構建了龐大的財富帝國。
最為商界熟知的,無疑是「湧金系」掌門魏東。
1995年,大勝管金生的同時,魏東創立了上海湧金實業有限公司。其兵分三路,在資本市場狂飆突進。
早期的「湧金系」主要從事轉配股、法人股受讓、配售新股等相關交易,分享了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初期的諸多政策、市場紅利。
這期間,魏東先后收購了精密股份(已退市)、哈慈股份(已退市)、金荔枝股份、銀河動力(現「中兵紅箭」)、中寶股份(現「衢州發展」)、康賽集團(現「聞泰科技」)、四川湖山(現「四川九洲」)等公司的法人股。
與此同時,「湧金系」參與了三九醫藥(現「華潤三九」)、首旅股份(現「首旅酒店」)、誠志股份、波導股份(現「*ST波導」)、茉織華(現「海航創新」,已退市)、絲綢股份(現「東方盛虹」)等股票的配售,收割了鉅額財富。
除了純粹的資本運作,魏東對實業投資同樣情有獨鍾。
資金規模較小時,通過知金科技,「湧金系」投資了不少創業企業。其中北青傳媒登陸港股,青島軟控(現「軟控股份」)亦在深交所上市。
等到積累的足夠的資本,「VC」模式已經難以匹配「湧金系」的擴張速度,魏東開始選擇直接吞併上市公司。
2002年1月22日,九芝堂拋出一份公告,稱母公司九芝堂集團股份被出售給湖南涌金、上海錢湧、杭州五環三家企業,而這三家公司的背后,皆有着「湧金系」的身影。接下來的數年時間,魏東接又連出手拿下國金證券、千金藥業,「湧金系」三駕馬車就此成形。
然而2008年,魏東在北京跳樓自殺,年僅41歲。
圖源:罐頭圖庫
魏東因何跳樓至今依舊是一個謎團,抑郁自殺還是為人所迫,外界猜測紛紛。與之相比,被執行死刑的袁寶璟與劉漢倒顯得乾脆利落。
和魏東一樣,袁寶璟也曾嗅得的法人股暗藏的財富,收購過三九胃泰、蜀都大廈的法人股。《科學投資》雜誌曾這樣表示:「1996年,有近30家上市公司位居前十位的大股東名單里有建昊(袁寶璟旗下公司)的名字。」其中,北京比特(現已退市)和麗珠醫藥一度為控股狀態。
由於期貨交易上的糾紛,袁寶璟於1997年買兇試圖槍殺劉漢,行兇未果之后,由於擔心僱傭的殺手供出自己,又讓自己的兄弟袁寶琦、袁寶森槍殺了該殺手。最終三人被判死刑。
至於劉漢,這位震動全國的四川黑社會大佬人脈之廣,能力之大一度在當地人盡皆知。劉漢旗下漢龍集團核心資產主要為美國、澳大利亞的礦產能源。在A股,2002年漢龍完成對金路集團的收購,還曾以第二大原始股股東身份分享了宏達股份IPO盛宴。
2014年,震動全國的劉漢黑社會案件曝出,劉漢被處死刑。幾經爭奪之后,來自香港的首控集團成爲了金路集團新的主人。
圖源:罐頭圖庫
魏東、袁寶璟、劉漢,皆因不同的緣故結束了生命,周正毅的結局則要好上不少。
1995年至1997年,「327」大勝之后,利用對股市紅利的先知先覺,周正毅收購了大批排隊上市國企中的職工股,充實了自己的彈藥。之后,周利用農凱集團等公司為主體,先后控股了英雄股份(現「金煤科技」)、海鳥發展(已退市)、上海商貿(現「亞太資源」)和上海地產(已退市)。
為此,上海灘還出現了一個朗朗上口的順口溜:「英雄問世、海鳥欲飛、商貿開路、地產為王」。
2003年,周正毅因涉嫌操縱證券交易、虛報註冊資本被逮捕,后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2006年,刑期剛滿的他,再度被以行賄罪、虛開增值税專用發票罪和挪用資金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16年。
圖源:罐頭圖庫
而管金生在服刑7年后,於2003年獲得了保外就醫的機會。12年后,申銀萬國借併購宏源證券A股上市,證券簡稱為申萬宏源(000166.SZ)。
管金生曾在2015年的一場論壇上首次公開反思「327國債事件」。他坦言:「我這一生吃虧,吃很大的虧,就是沒有放下自己內心的驕傲和清高」。他認為互聯網時代的信息透明可以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2016年6月6日,69歲的管金生出席了上海九頌山河基金公司的揭幕儀式,以董事長的身份重回歷史舞臺。在九頌基金的揭幕儀式上,管金生表示,這是他在上海市黃浦區的第三次創業,設立這樣一家股權投資基金公司是經過長期醖釀和團隊精心籌備的重要抉擇。
管金生一生大起大落的經歷,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縮影。三十年過去,曾經在「327國債事件」中叱吒風雲的人物早已四散飄零。管金生的逝世,為那個激盪年代的金融傳奇畫上了句點。
當今中國的金融市場監管日趨完善,國債期貨早已重新上市,類似「327事件」很難再次重演。然而,管金生及其同時代金融拓荒者的經驗與教訓,依然值得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