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19:43
森特新聞
Center News
金秋十月的鄂爾多斯礦區,液冷超充設備整齊排列,這座傳統能源城市正迎來綠色變革的關鍵時刻。2025年10月10日,全球首個2880KW光儲充一體化搭配1056度電超大超充純電動礦卡示範項目,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正式投運。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秀玲、鄂爾多斯市能源局副局長陳喜,達拉特旗人民政府副旗長張棟樑等政府部門領導,以及森特股份董事長劉愛森、國能互通董事長温琳、臨工重機黨委書記支開印、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宋凱等企業負責人共同出席投運儀式。
政企雙方共同按下啟動裝置,標誌着這一重大新能源項目正式落地運營。項目通過技術創新與規模優勢,為解決礦區高能耗、高排放問題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政企協同推動能源轉型
鄂爾多斯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正全力推進碳達峰試點建設。市旗各級領導的蒞臨指導,彰顯了地方政府對礦業綠色轉型的高度重視。
參觀交流中,地方政府領導指出,此次示範項目是對「推廣礦區新能源礦卡、建設綠色充電站」規劃的精準落實,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生動實踐。這一項目的成功落地,體現了政企協同推進綠色能源發展的新模式。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與營商環境保障,企業帶來技術創新與運營經驗,共同夯實了綠色轉型的基礎。
技術創新破解行業痛點
全球礦山長期面臨能源成本高、供電不穩定、碳排放壓力大的三重困境。該項目以技術創新與規模佈局構建系統性解決方案。
超充技術突破:項目核心的2880KW液冷超充設備實現了「18分鍾充800度電」的突破性性能,大幅縮短了礦卡補能時間。搭配光伏儲能系統,形成了「光伏發電—儲能調節—快速充電」的綠色電力閉環,基本擺脫了對外部電網的依賴。
雙基地規模佈局:項目採用差異化佈局思路,建設總容量270MW的雙基地光伏系統。其中聯創罕台川北基地150MW,聯發四道柳基地120MW,分別滿足每日700輛和600輛電動礦卡補能需求。這種規模佈局解決了「大站點浪費、小站點不足」的行業痛點,年總發電量超過3.5億度,實現了光儲充資源的最優配置。
多維度價值顯著
項目落地為區域發展注入了多重價值,在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產業帶動方面成效顯著。
經濟效益顯著:相比傳統柴油礦卡,電動礦卡在運營成本上節省超過50%,極大地降低了礦區的運營成本。
生態效益突出:項目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8萬噸,相當於種植近1600萬棵成年樹木。這一減排效果對於鄂爾多斯從「煤海」向「能源綠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產業帶動效應:項目將吸引光伏、儲能、新能源礦卡等上下游企業集聚,形成千億級綠色能源產業生態,為鄂爾多斯打造綠電園區提供可複製經驗。
從示範到推廣的發展路徑
該項目的順利投運,既是政企協同的成功實踐,更是中國礦業綠色轉型的關鍵突破。未來發展路徑清晰可見:
短期來看,項目將加速從「單點示範」向「規模化落地」邁進,推動鄂爾多斯礦業率先進入零碳智慧新階段。
中長期而言,借力中國在光伏、儲能領域的全球優勢,這一解決方案有望推廣至「一帶一路」沿線資源型地區,為全球礦業零碳轉型貢獻中國智慧。
礦業是全球能源產業的「壓艙石」,綠色轉型則是礦業發展的「必答題」。今天的示範項目投運,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森特股份將繼續以「光儲充一體化領跑者」為定位,深化與各位夥伴的合作,把項目、方案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更多礦區、更多場景,讓「光儲充一體化」技術服務全球礦山企業,助力行業實現「綠色轉型、高效發展」。
圖文:蔡雯昱
排版:徐子涵
審發:張順義
(森特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