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比亞迪「送錢送訂單」,締造港股「智能充電第一股」,市值破百億

2025-10-10 12:37

去年收入近6億虧損超2億。

闖關三次,終成港股「智能充電第一股」。

10月10日,電動汽車家庭充電解決方案供應商上海摯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摯達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其公開發售據悉錄得超5000倍超額認購,金額超2500億港元,成為今年港股新股新能源領域超購王,VanCapital、Symmetry等全球知名長線基金積極參與。

今日開盤,摯達科技較發行價66.92港元大漲183.92%,報190.0港元/股,市值113.60億港元。截至午間休市,摯達科技漲183.02%報189.4港元/股,總市值113.24億港元。

來源:雪球

來源:雪球

IPO進程顯示,作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摯達科技2022年曾計劃在新三板掛牌,但半年后決定轉向港股市場。此后,該公司於2024年2月和11月以及今年7月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並於今年5月獲證監會下發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

創始人出身同濟汽車系,創業半程獲邀返校「執教」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歷來被譽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黃埔軍校」。

1988年,同濟大學在機械工程系設立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汽車方向),開創了中國第一個中外合作汽車專業辦學的先河,是中國第一個五年制、德英雙外語的汽車專業。2002年正式設立的同濟汽車學院,首任院長則是由被譽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工業之父」的萬鋼教授擔任。

同濟汽車學院走出的人才,也在各大車企持續發光發亮: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副總經濟師王永清、嵐圖汽車CEO盧放、天際汽車董事長兼CEO張海亮……摯達科技創始人黃志明,正是出身於同濟大學汽車系。

資料顯示,黃志明於1998年7月獲得中國同濟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士學位;於2005年12月獲得香港大學頒發的工商管理(國際)碩士(IMBA)學位;於2013年5月獲得中國同濟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

現年51歲的黃志明,在汽車行業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本科畢業后,他便進入大眾汽車工作,合計工作約12年,歷任生產主管、工藝設計師、技術總監等職。

期間,黃志明並未放棄自己的創業夢想,終於在2010年將自己的「智慧出行」的創業想法與人工算法的科研成果相結合,順利地走上了創業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創業之路走到半程,黃志明還曾於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獲同濟大學委任為創新創業客座教授。

自2015年開始,摯達科技在資本市場上先后完成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6億元,投資方包括金融資本、比亞迪,上海中電投、華盈創投、正海資本、樂視汽車、中鼎集團等。

IPO后,摯達科技創始人黃志明直接持股25.19%,並通過同篤商貿、同篤智能及同篤科技(員工激勵平臺)分別控制13.86%、3.63%、0.25%股份。綜上,黃志明等所屬的控股股東集團合計控制公司約42.93%的投票權。

來源:摯達科技招股書

來源:摯達科技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在2022年的C3輪融資中,比亞迪投資5000萬元,比亞油的僱員共同投資平臺創啟開盈投資50萬元。IPO后,比亞迪及創啟開盈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17%、0.03%。

值得一提的是,賈躍亭的樂視汽車曾在2016年斥資1500萬元投資摯達科技,但三年后,樂視汽車以1735萬元將股權全部轉讓了出去,獲利200余萬元。

此外,作為獨家保薦機構,申萬宏源香港此前通過申銀萬國於2022年斥資約3000萬元參與了摯達科技D輪融資,持有其1.57%股份。今年1月,后者以約3500萬元轉讓股份,不再是摯達科技股東,獲利約500萬元。

比亞迪「送錢送訂單」,去年收入近6億虧損超2億

摯達科技以向汽車製造商及用户提供智慧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為切入點,開發了由產品、服務及數字化平臺構成的「三位一體」電動汽車家庭充電解決方案。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於往績記錄期間(2022-2024年及今年前三個月,下稱:報告期)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的銷量及銷售額計,摯達科技在中國排名第一。按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銷量計,其中國市場份額達13.6%,全球市場份額達到9.0%。按中國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銷售額計,摯達科技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約為6.6%。按2024年全球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銷售額計,其市場份額約為3.9%。

產品層面,截至今年3月底,摯達科技全球已累計出貨130萬台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在中國已累計出貨120萬台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

服務層面,摯達科技建立了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充電樁服務網絡,提供上門安裝及售后服務。截至今年3月底,已覆蓋全國超過360個城市,報告期內已完成合計130萬次安裝及售后服務工作。

與此同時,為連接產品和服務作為整體能源管理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摯達科技已構建一個數字化平臺。該平臺實現了安裝及售后網絡的管理數字化,支持其共享充電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摯達科技在極度內卷的中國新能源賽道能夠成為行業第一,離不開主機廠的訂單。2024年電動汽車銷量計中國十大汽車製造商中,摯達科技為其中七家廠商提供智慧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及配件或服務。

以比亞迪為例,招股書顯示,客户B是摯達科技的少數股東,且為報告期內的五大客户之一。不難推導出,該客户即為比亞迪。

2021年時,比亞迪還只是摯達科技的第二大客户,貢獻約5474.4萬元收入。完成投資動作當年,比亞迪便「狂送訂單」,自2022年至今,比亞迪一直穩居摯達科技第一大客户。報告期內貢獻的收入分別約為2.67億、2.15億、1.48億、3687.3萬元,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3%、32.0%、25.0%、17.0%。

而在主機廠加速出海的同時,摯達科技也搭上順風車,與上述主要汽車製造商一同進軍海外市場。如今,其產品及服務已覆蓋22個國家。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在泰國和巴西這兩個中國以外增長迅速的電動汽車市場,摯達科技是率先建立地位且備受認可的智慧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和服務提供商之一。

綜合多份招股書,2021-2024年及今年前三個月,摯達科技的收入分別約3.58億、6.97億、6.71億、5.93億、2.17億元;毛利分別約9430.8萬、1.42億、1.38億、8857.5萬、3578.4萬元,毛利率分別為26.3%、20.4%、20.5%、14.9%、16.5%;淨虧損分別約2332.2萬、2514.7萬、5811.6萬、2.36億、1707.8萬元。

來源:摯達科技招股書

來源:摯達科技招股書

截至今年3月底,摯達科技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46億元。

此次IPO,摯達科技募資約4.00億港元,募資淨額約3.27億港元。該公司擬將募資用於海外擴張;研發以豐富公司產品及服務組合,以及增強公司的數字化平臺及研發能力;併購活動,以提升公司提供能源管理服務的能力;升級宣城工廠的現有生產設施及設備,以容納為新車型及新興使用場景而設計的產品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