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14:36
10月9日,是2025年國慶小長假之后的第一個工作日。
這天早上,香港上市公司恆生銀行和他的控股股東匯豐控股發佈聯合公告:
匯豐銀行將出資1061億港元私有化恆生銀行。
私有化成功之后,恆生銀行將成為匯豐銀行的全資子公司,並且從港交所退市。
恆生銀行和他的股東匯豐控股(匯控或者説是匯豐銀行)都是港交所的元老級上市公司。
從公告里可以看到,恆生銀行的股票代碼是11,匯豐的股票代碼是 5
看過秋官和丁蟹的港劇《大時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港交所股份代碼1,就是李嘉誠的長江和記公司。從1到11號這些上市公司,是最早的一批港股上市公司,代表了港股市場的基石。
恆生銀行1972年在港交所上市,今年已經是上市第53年了。
從2024年到現在,港股銀行退市已經是常態動作了。
2024年錦州銀行退市、2025年九臺農商行和盛京銀行先后公告退市。
只是沒想到,這次緊跟着東北銀行天團退市的,竟然會是上市已經53年的恆生銀行。
這次退市應該也是在恆生銀行管理層的計劃之外。
在2025年的半年度報告里,恆生銀行不僅完全沒提到退市,還信誓旦旦説:
恆生銀行擬展開最多達港幣30億元的股份回購,並預期於六個月內完成
不僅有公告,而且大張旗鼓給了新聞
顯而易見,如果計劃要退市,恆生銀行完全沒必要安排股份回購。
意外、太人人意外了。
目前,匯豐銀行直接間接持有恆生銀行63.36%的股權,按照計劃,匯豐銀行將以每股155港元的價格收購剩下的所有36.64%的股票。私有化的總計花費超過1061億港元。
155元的回購價格,比恆生銀行前一日收盤股價高了30%以上,也比前30日交易均價高了33%,很明顯,這是一個對恆生銀行中小股東很有吸引力的價格。
對中小股東有吸引力,那麼對匯豐銀行來説,就意味着承擔一定賬面損失和成本。
155元港幣的回購價格是目前恆生銀行每股淨資產的1.8倍。
1.8倍PB的溢價收購股份,會讓匯豐銀行產生0.8倍的賬面損失,也就是説支付1061億港元之后,匯豐銀行會因為這次私有化造成約600億港元的賬面虧損。
不管是比例還是絕對值,這個600億虧損都不小。
那麼為什麼呢?
是什麼原因讓匯豐不惜虧600億,也要如果決絕的讓恆生退市呢?
先來看匯豐銀行自己的説法
10月9日,退市公告發出之后,匯豐立刻開了一個記者會。
匯豐控股行政總裁艾橋智説
「私有化恆生銀行是基於戰略考慮的商業決定,並且是一項促進增長的投資,與壞賬情況無關。」
老闆説和壞賬沒關係,那自然應該就沒關係了。
不過艾橋智這話要細細分析,
首先,匯豐銀行首先是承認了恆生銀行目前有壞賬問題
其次,有強調了退市和壞賬無關。
既然有壞賬問題,那我們就來稍微看看。
https://cms.hangseng.com/cms/fin/file/statement/ir_2025_full_zh.pdf
2025年,恆生銀行的半年報顯示:
總資產1.8萬億港元,淨資產1707億港元。總資產中,客户貸款扣除準備后的貸款淨額為8030億港元。對應客户總存款為1.3萬億港元。
在半年報中,恆生銀行坦誠承認,
香港及中國內地的商業房地產市場仍然充滿挑戰
而恆生銀行在香港和內地房產市場投放了太高比例的貸款。
半年報顯示,恆生銀行對中國內地房產的貸款總額是158.56億港元,其中超過一半的貸款(86.66億元得)已經計提減值。
出吃之外,恆生銀行對香港房地產市場的貸款總額為1238億港元,其中有超過20%的貸款(250億)已經計提減值
以三階段分類畫風資產標準,1238億香港房地產貸款中,
最優質的第一階段貸款僅僅只有320億元,超過900億元的貸款在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
所謂三階段,大致可以理解為第1階段,就是正常類貸款;第二階段就是關注類,有可能產生風險,第三階段就是已經出現實質風險。
匯總一下
1、恆生銀行對大陸和香港房地產貸款總金額為
1238.2+158.56=1396.76億元
2、恆生銀行總貸款金額為8030億港元,房地產貸款佔比為17.43%
恆生銀行有17%的貸款投向了房地產。
我沒比較過其他香港銀行,但是以內地銀行的標準看,這個單一行業貸款佔比實在是太高了。
3、1400億房地產貸款中,劃分爲「高等」和「良好」等級的貸款總金額僅僅只有484億元,佔比35%,剩下65%的房地產貸款均需要面對直接風險。
當然了,收購完成后,對於財大氣粗的匯豐控股來説,幾百億的貸款規模自然就不成問題了。
只是對於管理層來説,唯一的問題是,賬面虧損的600億要怎麼才能賺回來呢。
港媒説,多半要大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