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海思科/榮昌生物:IgA腎病新葯獲審評進展,目標200億腎病市場

2025-10-10 16:21

(來源:摩熵醫藥大數據)

近日(9月2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相繼公示了兩則消息:$海思科(002653)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葯HSK39297片擬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用於原發性IgA腎病;$榮昌生物(688331)的泰它西普擬納入優先審評,針對具有進展風險的IgA腎病成人患者,顯著降低蛋白尿水平。這兩項進展意味着我國在IgA腎病靶向治療領域實現關鍵突破,也為全球數百萬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一、IgA腎病——沉默的流行病,亟需創新解法

IgA腎病是全球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也是導致終末期腎病(尿毒症)的首要病因。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測算,全球患者將於2030年突破1016萬人,其中我國患者達237萬,年新增超10萬人。該病的核心病理特徵為免疫球蛋白A(IgA)在腎小球系膜區異常沉積,臨牀表現爲反覆血尿、蛋白尿,約30%的患者在確診10-20年內進展至尿毒症,需依賴透析或腎移植維持生命。

長期以來,臨牀治療依賴RAS抑制劑(如ACEI/ARB)、糖皮質激素等方案,但存在療效侷限或副作用風險。例如,傳統免疫抑制療法雖能緩解症狀,卻可能引發高血壓、骨質疏松等嚴重不良反應。全球範圍內,針對疾病核心機制的靶向治療手段始終處於空白狀態,患者迫切需要更安全、有效的創新葯物。

二、海思科HSK39297:補體靶向治療,直擊疾病核心

HSK39297片是一種高效、高選擇性的口服補體因子B(CFB)抑制劑,作用於補體旁路途徑。研究證實,補體旁路途徑異常激活是IgA腎病進展的關鍵推手,而CFB作為該途徑的核心調控分子,其活性異常會直接導致腎小球炎症損傷與纖維化。通過特異性抑制CFB,HSK39297可從源頭阻斷補體級聯反應,減少IgA沉積引發的免疫損傷。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藥物研發數據庫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藥物研發數據庫

2023年10月,HSK39297片首次獲臨牀試驗受理,同年12月完成Ⅰ期臨牀首例受試者入組,評估其在健康人羣中的安全性與藥代動力學特徵,98例受試者研究結果為后續開發奠定基礎。

2024年8月,HSK39297片針對IgA腎病的Ⅱ期臨牀試驗正式啟動,採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設計,納入200余例受試者,分層分析不同劑量組(50mg BID、100mg BID、200mg QD)的療效與安全性。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藥物研發數據庫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藥物研發數據庫

此次HSK39297片擬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將進一步加速臨牀開發進程。

目前,IgA腎病創新葯賽道呈現「靶點聚焦、中外競速」的特點。國內企業中,部分企業聚焦JAK抑制劑等靶點,但多處於臨牀早期。HSK39297片若成功上市,將成為首個國產CFB抑制劑類IgA腎病治療藥,填補全球補體靶向治療領域的空白。其與臨牀常用藥吉非羅齊合用的安全性研究顯示,藥物相互作用可控,為未來聯用提供了數據支撐。

三、榮昌生物泰它西普:雙靶點抑制,重塑免疫平衡

泰它西普是目前全球唯一可同時抑制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BLyS)和增殖誘導配體(APRIL)的藥物。這兩種細胞因子在IgA腎病患者中的水平顯著高於正常人羣,是疾病發生的關鍵驅動因素。通過抑制BLyS和APRIL,泰它西普可減少B細胞增殖、降低漿細胞數量及異常免疫球蛋白生成,從源頭阻斷免疫複合物沉積,減輕腎臟免疫炎症反應。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藥物研發數據庫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藥物研發數據庫

2025年8月,榮昌生物宣佈泰它西普治療IgA腎病的國內Ⅲ期研究達成A階段主要終點。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泰它西普組患者在治療39周時24小時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降低了55%(P<0.0001),且表現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9月28日,泰它西普擬納入優先審評品種,加速了藥物上市進程。

摩熵醫藥數據庫顯示,泰它西普2025年上半年全終端醫院銷售額就已突破了4.2億元,較去年增長了88.92%,其市場潛力不容小覷。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終端醫院銷售數據庫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終端醫院銷售數據庫

截至目前,泰它西普已在國內獲批三項適應症,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重症肌無力和類風濕關節炎。今年9月,其乾燥綜合徵適應症上市申請也已獲CDE受理。此次IgA腎病適應症的優先審評,進一步彰顯了泰它西普在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領先地位。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藥物研發數據庫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藥物研發數據庫

四、創新葯競速,患者福祉至上

據摩熵醫藥數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批准上市的lgA腎病治療藥物有6款,包括國藥集團武漢中聯四藥藥業有限公司興和株式會社的Dilazep Hydrochloride Hydrate、阿斯利康韓獨製藥的瑞利珠單抗、榮昌生物製藥的泰它西普、雲頂新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史達德藥業的布地奈德、諾華的伊普可泮,以及今年最新獲批的來自雅培製藥的阿麴生坦。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藥物研發數據庫

截圖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藥物研發數據庫

此外,除了上文提到HSK39297片和泰它西普,還有值得我們關注和期待的新葯:前沿生物在2025年國際IgA腎病研討會上發佈的雙靶點小核酸藥物FB7011,可同時靶向補體系統凝集素途徑關鍵蛋白MASP-2與替代途徑關鍵蛋白CFB。臨牀前數據顯示,該藥物在食蟹猴模型中單次皮下給藥可顯著改善疾病指標,且每4-6個月給藥一次的方案極大提高了患者依從性。這一機制與HSK39297形成互補,未來或可通過聯用方案覆蓋更廣泛患者羣體。

小結

IgA腎病的治療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海思科HSK39297與榮昌生物泰它西普的雙重突破,為患者點亮了新的希望。我們期待這兩款藥物早日完成臨牀驗證,惠及更多患者,也期待中國藥企在全球創新葯競爭中持續領跑,為人類健康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參考來源:

[1] CDE官網

[2] 摩熵醫藥(原藥融雲)數據庫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