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科技大跌,全天持續溢價!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跌近4%連續16日吸金,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跌超3%!機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線

2025-10-10 17:21

今日(10.10),港股科技大幅回調,100%純度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跌近4%,此前三日漲幅幾乎悉數抹去,全天成交額超6億元!全天持續溢價,資金已連續16日淨流入,近20日累計「吸金」超13億元,最新規模超52億元,同類持續領先!

image

值得關注的是,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匯聚中芯國際、阿里巴巴、騰訊控股、華虹半導體等「世界級大廠」,標的指數100%佈局純粹科技,更直接受益於AI爆發,且無醫藥、汽車個股干擾,漲幅近6個月同類更為亮眼!

image

同類唯一15BP最低檔管理費的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亦跌超3%,全天成交額近8億元,收盤溢價率高達0.5%,近5日累計「吸金」超7000萬元,最新規模超74億元!基金融資余額維持1.3億元以上高位!

image

數據顯示,作為港股權威的旗艦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囊括了包括京東集團-SW、百度集團-SW、網易-S、攜程集團-S等在內后綴帶S的二次上市港股互聯網科技龍頭覆蓋度更全,更能全面表徵中國頂級科技資產!

截至收盤,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標的指數成分股多數飄綠:中芯國際跌超7%,阿里巴巴跌超4%,騰訊控股跌超3%,小米集團跌超2%,華虹半導體跌超4%。

image

南向資金方面,近7日南向資金大舉流入港股科技龍頭,阿里巴巴以超204億港元穩居淨買入榜首,騰訊控股、快手-W、小米集團-W、地平線機器人、理想汽車-W、中芯國際、美團-W、商湯-W也均位居近7日南向資金淨買入榜前十!

image

【機構展望四季度港股市場——「秋日勝春朝」】

國泰海通指出,年初以來港股表現出色,雖三季度港股階段性跑輸A股,但9月以來在科技股驅動下已重拾升勢。進入9月以來,伴隨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大廠在AI領域的樂觀情緒發酵,互聯網敍事逐步轉向「AI賦能」,港股指數表現明顯回暖,其中科技板塊彈性更大。

當前港股估值僅處歷史中位,與A股對比性價比仍然突出,其中科技板塊低估優勢更加明顯。截至2025/09/30,全A PE(TTM)為22.5倍,處05年以來從低到高78%分位;上證指數PE為16.6倍,處70%分位。而港股恆生指數PE為12.1倍,處63%的分位;恆生科技 PE(TTM)為24.6倍,處有數據以來37%分位。行業層面,港股科技等板塊估值吸引力更高。

產業趨勢疊加資金面持續改善,港股四季度有望續創新高,結構上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線。往四季度看,港股科技更加受益當下產業趨勢,美降息背景下外資迴流或超預期,疊加南向資金持續增持,港股四季度有望續創新高,其中科技板塊空間最大。(1)首先,港股互聯網巨頭受益AI敍事發酵,港股資產結構優勢有望凸顯。產業+政策催化下AI產業趨勢加速,港股科技龍頭更加受益於AI產業變革紅利。(2)其次,伴隨美重啟降息,港股外資力量回流存在超預期可能。目前市場預期10月美聯儲仍將降息25BP。若四季度美降息持續,流動性環境轉松,中美貿易關係繼續趨穩,外資迴流港股趨勢或得到鞏固。(3)最后,南向資金有望繼續流入。

展望四季度,機構力量推動下年內南向資金或仍有增量空間,有望催化港股行情繼續向上。若低估科技龍頭股估值修復至成分股估值分位數均值的位置,未來或能推動恆生科技指數上漲約15%左右。結構上,AI驅動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線。(來源:國泰海通20251008《四季度港股市場展望》)

【多個重磅模型發佈,AI進程加速】

東吳證券指出,海內外AI進程加速:

1. Chatbot:多個重磅模型發佈。9月29日,DeepSeek發佈V3.2-Exp,模型大幅提升長文本訓練和推理效率,調用成本降低50%以上。9月30日,Anthropic發佈Claude Sonnet 4.5,在編程能力上取得突破,在SWE-bench Verified測試中登頂業界第一。同日,智譜發佈新一代大模型GLM-4.6,代碼能力全面升級,成為國內最強Coding模型;模型在真實編程任務中表現優異,平均token消耗較上一代降低30%。10月5日,OpenAI正式發佈Sora 2,可一次性生成20秒1080p音視頻同步短片,物理真實度與多鏡頭敍事大幅提升;配套iOS社交應用Sora APP同步上線,支持AI虛擬形象客串及社區混剪。

2. 文生多模態:騰訊混元圖像3.0正式發佈。9月28日,騰訊混元圖像3.0正式發佈並開源,作為首個工業級原生多模態生圖模型,其參數規模達800億,具備強大的語義理解能力、極致美學質感,可生成高質感圖片,並能解析複雜語義,生成長文本和小文字。(來源:東吳證券20251009《多個重磅模型發佈,AI進程加速》)

看好AI產業鏈顛覆性投資機遇,認準全市場費率最低檔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恆生科技作為港股代表性核心旗艦指數,軟硬件兼備,綜合覆蓋科技各子板塊(芯片電子、製造型硬科技等),更全面覆蓋中國科技產業鏈,管理費僅為0.15%,較其他同類ETF顯著更低,也是全市場唯一的管理費僅15BP的恆生科技ETF基金!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還設有場外聯接基金(A類:013127;C類:013128)方便7*24申贖。

一鍵佈局港股科技,認準更「純」科技屬性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標的指數聚焦TMT行業,不含醫藥、家電、汽車,AI屬性更純!前十大成分股合計權重高達82%,龍頭含量更高!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還支持T+0交易、不佔用QDII額度,是投資港股科技賽道更為高效便捷的選擇,一鍵輕松勾勒精華版的「科技版圖」!

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以下優勢值得關注:1)阿里、騰訊、中芯國際、小米、華虹半導體,「世界級大廠」高度集中!2)相比港股科技板塊其他指數,無醫藥下跌影響!3)相比港股互聯網,納入國產算力等優質硬件!且佈局消費電子優質標的!4)標的指數在AI方面佔比更高,更契合當前科技行情!5)9月指數調倉中前十大權重新增地平線機器人-W,高科技屬性進一步提升!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特此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若盲目投資溢價率過高產品,可能遭受重大損失。投資人應當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上述基金均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請投資者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以及集中投資於單一指數成分股的持有風險,請關注部分指數成分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請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ETF運作風險、投資特定品種的特有風險等;以上產品投資於境外證券市場,基金淨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