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碾壓阿波羅登月計劃!3500億美金AI基建蛋糕瘋搶中,APLD重倉卡位

2025-10-10 17:12

AI基建熱潮正改寫全球科技格局,從硅谷算力中心到北美腹地數據園區,一場「智能時代基礎設施」競速賽已打響。AppliedDigitalCorporation(APLD)憑藉高功率密度數據中心建設、電力資源整合硬實力,在千軍萬馬中突圍,成為北美AI基建賽道核心玩家。這家成立22年的企業,正借電力缺口紅利,以「快交付、大規模、低能耗」優勢,在3500億美金AI基建蛋糕中搶佔關鍵席位。

01

APLD是誰?北美AI基建的「實干派」


提到AI基建,多數人先想到英偉達、微軟等巨頭,但支撐算力需求的「底座」——高功率數據中心,纔是變革核心載體,APLD正是這一「底座」的關鍵服務商。

APLD成立於2001年,總部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早期業務多元,近年隨AI算力需求爆發收縮戰線,聚焦數據中心託管與高性能計算(HPC)託管(雲服務業務待出售),定位清晰:北美高性能計算與AI數字基礎設施核心服務商,最終目標轉型為AI數據中心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以「穩定租金收益」綁定AI產業長期增長。

AI基建的「硬實力」門檻下,APLD的核心競爭力集中在三維度:

1)土地與電力整合能力:AI數據中心是「吞電巨獸」,據英偉達CEO黃仁勛測算,1吉瓦(GW)計算能力需500-600億美元基建投入低成本穩定電力是生存關鍵。APLD精準佈局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等區域,既享低廉電價,又有每年超200天「免費自然冷卻」,無需高耗能空調,降本且減耗。

2)高功率密度數據中心建設運營能力:AI數據中心需支撐數萬GPU同時運行,對功率密度要求極高。APLD數據中心採用專有設計,電源使用效率(PUE)約1.18(越接近1越節能,行業平均1.5),且實現「近零水耗」,環保與效率遠超同行當前在建的PolarisForge1、PolarisForge2等園區,規劃總容量超1吉瓦,可支撐數百萬塊GPU運算。

3)快速交付執行力:AI基建賽道「時間即金錢」,客户需「現用現擴」的基礎設施。APLD將建設周期從行業普遍24個月壓縮至12-14個月,比對手快近半同時具備「並行開發多園區」能力,當前700兆瓦容量在建,「多線作戰」能力是搶佔份額的關鍵。

02

業績與指引:5年10億NOI目標,CoreWeave成「壓艙石」


2025年以來,APLD的業績與規劃,印證了其在AI基建賽道的潛力。FY26Q1電話會議釋放的信息,勾勒出「從投入到盈利」的清晰路徑。

FY26Q1,APLD營收6420萬美元,遠超市場預期4610萬美元,同比增長84%;調整后EPS-0.03美元,優於預期-0.13美元。營收增長核心來自兩部分:HPC託管業務的租户定製裝修服務(單季2630萬美元)、傳統數據中心業務(同比增500萬美元)。雖仍處「投入期」(淨虧損2780萬美元、調整后淨虧損760萬美元),「營收超預期、虧損收窄」凸顯業務健康度

更關鍵的是業績指引與長期目標。APLD與AI超算巨頭CoreWeave的租賃協議(覆蓋PolarisForge1園區),預計每年貢獻約5億美元淨營業收入(NOI)——NOI是REIT類企業盈利核心指標,這5億美元為轉型打下「壓艙石」。在此基礎上,公司重申「5年內實現10億美元NOI年化運行率」,隨PolarisForge2等項目落地,目標並非遙不可及。

CoreWeave合作遠超「租賃」:2025年6月簽訂15年70億美元租約(250兆瓦),FY26Q1升級至400兆瓦(覆蓋PolarisForge1全園區),合同總價值達110億美元;CoreWeave還聘請APLD為PolarisForge1首座100兆瓦建築(2025年底投用)提供定製裝修,既為APLD帶來2630萬美元服務收入(下季預計大增),更讓雙方從「房東與租户」升級為「端到端合作伙伴」。

CoreWeave,APLD客户羣持續擴容:正與一家「投資級超大規模企業」洽談PolarisForge2租約,同時對接另兩家超大規模企業新地點合作(大概率為微軟、谷歌等算力需求巨頭)。

此前,APLD與微軟Azure合作,將GPU集羣與AzureAI服務深度集成,吸引12家企業客户遷移,還承接微軟部分AI訓練任務(微軟為碳減排優先選低能耗數據中心);AI算力公司TogetherAI訂單翻倍,推動APLDAI算力租賃收入增120%;醫療影像企業CuraCloud、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robot等,也帶來多元化收入。

03

行業紅利:40-90吉瓦電力缺口,3500億美金蛋糕待分


APLD的底氣,不僅來自自身實力與客户資源,更源於AI基建行業的「超級紅利」——電力缺口與鉅額投資,為競爭力企業打開市場空間。

美國能源部估算,當前數據中心電力缺口40-50吉瓦,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等專家認為實際超90吉瓦。1吉瓦可支撐百萬人口城市日常用電,而數據中心電力缺口,是AI算力爆發的直接結果:單塊GPU需持續供電,OpenAI、微軟等大模型訓練需數萬GPU連續工作數月,電力需求呈指數級增長。

電力缺口背后是龐大投資機遇。黃仁勛稱1吉瓦計算能力需500-600億美元基建投入,APLD管理層數據顯示,2025年超大規模企業僅AI數據中心投資就超3500億美元。

這一規模堪稱「碾壓級」:1956年美國州際公路系統(通脹調整后5000億美元,30年周期)、阿波羅登月計劃(1500億美元,10年周期),而AI基建一年投資已超阿波羅總投入,且建設周期大幅縮短——未來3-5年行業將爆發式增長,提前卡位者先享紅利。

當前客户需求從「2026年電力」轉向「2027年電力」,核心訴求是「快速獲200兆瓦電力,且選址可擴至1吉瓦」,部分客户需求甚至超1吉瓦(APLD已洽談「10倍1吉瓦」選址)。這種「大規模、快交付」需求,恰好匹配APLD能力(選址可擴1吉瓦、12-14個月建設周期)。

行業專家預判,未來12個月AI基建將「分化淘汰」:大量新進入者爭搶「電力與建設時間」,但部分企業會因供應鏈短缺(變壓器、發電機)、經驗不足延迟;而APLD這類「踩過坑」的企業,將憑經驗拿更多訂單,2027-2028年「馬太效應」加劇,經驗豐富者主導市場。

04

項目與融資:700兆瓦在建,50億融資破解資金難題


AI基建是「重資產」行業,項目落地與資金實力缺一不可,APLD的佈局既務實又具野心。

APLD將項目分四類,清晰規劃發展節奏:

1)運營中:當前容量0,FY26Q2100兆瓦(PolarisForge1)轉入,2025下半年迎首批穩定租金,進入「營收兑現期」;

2)建設中:700兆瓦,核心為PolarisForge1(400兆瓦,租給CoreWeave)、PolarisForge2(300兆瓦,北達科他州Harwood,2026年200兆瓦投用、2027年滿負荷,長期可擴1吉瓦,初始成本30億美元);

3)活躍管線:未來6-12個月可轉建設,已進入許可、電力洽談階段,目標「現有項目完工前啟動新項目」(如PolarisForge2完工前啟動下300兆瓦),確保「電力到位時建築就緒」;

4)潛在管線:6-12個月難轉建設,用於儲備未來空間。

目前,APLD活躍項目管道達4吉瓦,疊加潛在管線,擴張潛力巨大。

AI基建單園區成本數十億美元,僅靠自有資金不足,APLD的融資成果堪稱「里程碑」:

1)麥格理50億優先股權融資:2025年與麥格理資產管理合作,獲50億優先股權融資(首筆1.125億已提取),兼具債權與股權優勢,減少股權稀釋;結合項目融資可釋放200-250億總資本,PolarisForge1建設資金完全覆蓋,無需額外自有資金;

2)麥格理設備資本:解決PolarisForge2設備採購資金,保障項目啟動;

3)項目融資推進:為PolarisForge1400兆瓦(CoreWeave租約支撐)推進項目融資,FY26Q2預計完成,貸款與成本比率(LTC)約70%,利率為SOFR+400-450個基點(市場競爭力強,還款來源穩定)。

4)充足融資不僅保障項目推進,更讓APLD在競爭中佔「資金優勢」——對手愁融資時,它已快速啟動項目搶資源、拿訂單。

05

風險與挑戰:執行、競爭、監管三重考驗


APLD的AI基建之路並非坦途,仍面臨三大核心風險:

1)執行風險:700兆瓦在建+多園區並行開發,對供應鏈(變壓器、發電機)和人才是考驗——設備短缺可能延誤工期,高功率數據中心建設需專業團隊,人才缺口或成瓶頸;且「電力與建設節奏匹配」需協調電力公司、施工條件,若失誤可能出現「電力到位建築未完工」或「建築完工電力未到」,浪費成本。

2)競爭風險AI基建高紅利吸引大量參與者——傳統數據中心運營商(Equinix、DigitalRealty)、科技巨頭(亞馬遜、微軟自建)、跨界玩家(能源企業轉型),部分對手資金、客户、融資優勢更強,可能爭奪電力與訂單,短期或加劇競爭,壓低租金與利潤率。

3)監管風險:數據中心受地方政策影響大,尤其税收與電力審批。如南達科他州項目(2026年電力到位),關鍵障礙是「IT設備銷售税豁免」(美國41州已出臺,APLD正推動該州落地,超大規模企業同步參與),政策不落地或延誤項目;未來能耗、環保監管趨嚴,也可能增加建設運營成本。

06

結語:AI基建的「鶴嘴鋤與鐵鏟」,APLD的長期價值


APLDCEO韋斯・卡明斯稱:「我們是‘智能時代’現代版‘基礎建設核心力量’,類比‘鶴嘴鋤與鐵鏟’的關鍵角色。」這精準定位APLD——在AI「淘金熱」中,不直接參與「淘金」(大模型、AI應用),而是提供必需「工具」(數據中心、算力基建),這種定位的優勢在於:AI產業短期風口波動,但對「工具」的需求長期剛性,算力增長就有APLD業務支撐。

從長期看,APLD的價值核心在三點:

1)深度綁定AI產業:客户涵蓋CoreWeave、微軟、TogetherAI等產業鏈核心玩家,長期租約(如CoreWeave15年協議)鎖定穩定收益,降低業務波動;

2)轉型REIT潛力:AI數據中心REIT兼具穩定租金與增長性,受機構投資者青睞,轉型成功有望獲估值溢價,打開市值空間;

3)分享行業紅利:40-90吉瓦缺口、3500億美金年投資,行業紅利持續數年,APLD憑電力整合、快速交付、融資優勢,有望在分化中擴份額,實現業績與估值雙升。

當前APLD市值較小,短期股價或受業績、情緒、解禁影響,但長期價值取決於能否持續將「電力、土地」轉化為「超大規模企業所需數據中心」,並保持競爭優勢。對AI基建賽道投資者而言,APLD是值得長期跟蹤的標的——每一個項目落地、客户合約、融資進展,都在為其長期價值添磚加瓦。

在這場碾壓阿波羅計劃的AI基建浪潮中,APLD能否成為最終贏家?答案需時間驗證,但此刻,它已站在正確賽道上,手握抓住機遇的硬實力。

隨着新一輪財報季的到來,其他AI相關的公司也將公佈財報及對未來的展望。接下來還有類似APLD的機會嗎?

想了解更多,請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專業投資策略。

注:文中所涉公司僅為案例分析,不構成任何投資推薦。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決策前請務必結合獨立研判。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