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14:36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轉自:中國中醫藥網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是醫學生接觸臨牀的「第一站」,該階段的培養模式、價值塑造和習慣養成,將決定其整個職業生涯的「軌跡」和「底色」。近年來,為幫醫學生扣好職業生涯「第一粒釦子」,廣西國際壯醫醫院通過建平臺、強管理、重師資、提質量、彰特色等做法,構建了標準化、規範化、可持續化的培養模式,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規培生。
打造標準化「製衣廠」構築培育高質量醫學人才的搖籃
作為國家第三批中醫(壯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醫院始終注重體系化、高標準的基地建設。醫院深諳「扣好職業生涯第一粒釦子」始於一流的「生產環境」,因此傾力打造了一座現代化、標準化的「醫師鍛造工廠」:醫院總開放牀位1200張,科室設置齊全,診療病種豐富,涵蓋491種中醫病種,年門急診量超87萬人次,出院量3.65萬人次,為學員提供了充足的臨牀病例和實踐機會;投入近2000萬元建成約2000平方米的臨牀實訓中心,配備599件模擬教學設備,內含內科、外科等138種訓練模塊。同時,擁有19間多媒體教室及59間病區示教室,實現了從模擬訓練到真實臨牀的無縫銜接;編寫了《壯醫特色技法操作規範》《實用壯醫診療技術操作規範》等多部自編實訓教材,並將案例教學、標準化評分表融入日常訓練,強力塑造學員的臨牀思維和動手能力;實訓中心全年開放,支持學員自主強化和考前衝刺。嚴苛的過程考覈與強大的教輔資源,成就了歷年來學員結業考覈通過率100%的優異成績。
「我們始終與國家步調一致,致力於從根本上體系化地解決如何為每一位年輕醫生‘扣好職業生涯第一粒釦子’的問題,通過紮實的基地建設,構築培育高質量醫學人才的搖籃。」廣西國際壯醫醫院院長黃國東説。2021年至今,基地招收住培學員730人,首屆住培結業考科通過率為96.23%。
鍛造優秀「釦子師傅」為青年醫師指引職業航向
在廣西國際壯醫醫院這座標準化「製衣廠」里,擁有一批技藝精湛、心懷理想的「釦子師傅」。他們不僅是傳授技術的教員,更是醫德醫風的楷模,通過言傳身教,將「好醫生」的標準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學員的心中。
對於學員而言,優秀導師的形象具體而清晰。2024級並軌研究生陳敬濤在肛腸科輪轉時,找到了心中的榜樣——鄧松華。「鄧主任務實、嚴謹,對患者有仁愛之心,關注年輕醫生的成長,可以在任何工作場景為我們‘掃盲’。」陳敬濤説。
鄧松華的教學哲學是「邊學邊練,融入日常」。在理論上,他採用「積累—提問—解答—反饋」的模式,於查房、門診中隨時給學生啓發;在實踐上,他堅持「示範—實操—總結—再示範」的閉環,直至學員完全掌握。「比如浮針的應用,他會先親自操作示範,講解關鍵要點,然后再讓我們上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不做干預,但是操作完一定會總結,告訴我們哪里有遺漏和偏差,直到學員操作無誤。」
2023級並軌研究生甘浚鴻則遇到了更多風格迥異的引路人:導師韋英才鼓勵你快速成長、婦科醫生李文意特別會鼓勵人、疼痛科主任肖林看病特別「較真」、重症醫學科醫生胡乃強是學術科研的領路人……「我的第一篇SCI論文,就是在胡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甘浚鴻説,「我覺得好醫生就要技術靠得住、有責任感、善於和患者溝通,同時始終保持學習的勁頭。」最讓他觸動的是,許多資深老師即便年長,仍保持着旺盛的學習熱情,這種終身學習的態度為他扣緊了職業道路上最重要的一粒「初心之扣」。
2021年以來,醫院已培養國家級、自治區級基地評估專家6人,其中評估專家組組長2人。現有規培帶教老師378人,醫學模擬教師團隊12個。
培植思維特色「核心扣」築牢青年醫生臨牀實踐能力之基
中醫藥思維是中醫醫師從事診療活動的行動指南,是中醫青年醫師精彩書寫職業生涯的「核心扣」。如何扣好這粒釦子,廣西名壯醫、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壯醫經典病房主任潘明甫深諳其道。
潘明甫的核心教學理念不是「教知識」,而是「塑思維」,即讓規培生完成從「學生思維」到「醫生思維」的轉變,並進一步塑造規培生的中醫思維。他通過五大教學場景系統培養中醫、少數民族醫臨牀思維:在跟師臨證中,注重培養學生「沉浸式」體驗思維;在病案討論中,培養「推演式」訓練思維;在教學查房中,培養「整體性」應用思維;在理論授課中,讀經典、講經典,「溯源式」夯實思維;在考覈評價時,注重「導向性」評估思維。
「最終目標是培養出「心中有道,手中有術」的新一代中醫,他們不僅能看病,更懂得如何用中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思考問題、解決臨牀難題,從而實現中醫的真正傳承與發揚。」潘明甫説。
2023級並軌研究生徐志崇特別珍惜規培前兩年每周半天的跟診時光。在他眼中,老師——廣西名中醫、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強是一位知識淵博、温文儒雅的醫者,也是對他中醫思維啓發幫助最大的老師。「初跟診時,我對老師的用方用藥一無所知,感覺‘方如同前,變化不大’,但日久才知自己的膚淺。看似平常的方子,卻大有學問。從‘五行陰陽—六經臟腑—方證—藥證—舌診—脈診—經絡鍼灸’等,都在重塑我的認知。」徐志崇説。
他記得有位患者,初診時舌下絡脈瘀黑,佈滿瘀點,王強用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法為其診治,后續每每複診,王強都着重關注舌下,「最后脈絡清明,瘀點消散,每次我回憶起這個病例,都覺得好神奇。」徐志崇説。
在兩年跟診時光里,他每天都會提前到辦公室向王強請教,從簡單的與病人的交流到深奧的中醫理論經典,師徒無話不談。「他常常強調經典的重要性,督促我多看經典、多實踐,大膽用方用藥。這些日常的教導和訓練,讓我在第二段的獨立值班獲益匪淺。」如今,在心病科獨立值班,徐志崇得到科室老師和患者的一致認可。「相當優秀,對病人負責,每個月獲得一面錦旗的那種!」上級主管醫生周偉民評價。
這種以臨牀思維培養為核心、以少數民族醫特色為底藴的教學模式,正是廣西國際壯醫醫院為住培學員扣好「第一粒釦子」的關鍵所在。通過名師引領、經典傳承、臨牀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醫院正在培養一批既掌握紮實臨牀技能,又具備深厚中醫思維的新時代中醫人才。(本報記者 王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