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13:10
原標題:東方富海陳瑋:中國創投的機會 來源:投資界綜合
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我們很忙,Sora 2里的奧特曼也很忙。也許我們熟悉的APP再也用不上了,因為ChatGPT會成為新的超級入口,AI來得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
一、AI為什麼這麼貴?
英偉達市值突破4.6萬億美金了,歷史之最。可怕的是,從3000億到4.6萬億美金,只用了3年,也許不遠,我們會看到10萬億美金的AI公司!
微軟、蘋果也接近4萬億美金,這兩家傳統巨頭也轉型為AI企業。
今年春節,DeepSeek橫空出世,使國產大模型能夠媲美美國競品,短短9個月,DS概念股受到市場追捧,總市值超過16萬億人民幣。
其中的翹楚當屬寒武紀,一年時間,市值漲了7倍,已經接近6000億人民幣。
我們投資的勝宏科技,因為給英偉達提供算力PCB,用一年時間,市值漲了11倍,從不到200億變為2500億人民幣。
阿里也官宣了未來三年在AI基礎設施建設投入3800億人民幣,市值從年初的2000億美金,漲到了4300億美金。
著名的創業企業OpenAI已成為歷史上最高估值的獨角獸,它的估值達到了5000億美金。今年8月單輪融資額高達400億美金,相當於2025年上半年,中資企業IPO融資額的2倍。
AMD一個國慶黃金周市值漲了1000億美金,原因是OpenAI剛剛給了6GW的芯片大單。
而放眼整個市場,CB Insights稱,2024年全球AI相關融資總額達到1004億美金。第四季度單季就有438億美金,環比增長159%。中國AI市場同樣火爆,2024年我國AI產業融資總規模2250.8億人民幣,平均單筆融資額突破1億人民幣。
而AI領域獨角獸,已經高達498家。其中100家成立不到2年,它們的總估值達到了驚人的2.7萬億美金,已和谷歌的總市值相當。
可是,這些動輒上千億、上萬億的AI企業,憑什麼這麼貴?AI公司為啥這麼值錢?
二、人工智能是人類最后一次技術創新麼?
要理解AI的價值,還要從人類歷次的技術變革談起。
人類因為200年前發明了蒸汽機而進入現代化文明,創造了璀璨的科技與經濟成就。在過去200年里,人類總共經歷了3次技術變革,分別是蒸汽機帶來的工業化時代,電和內燃機帶來的電氣化時代,以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信息化時代。每次技術躍遷,都會引發世界的系統性變革,貫穿四個維度,包括:
1、生產力的躍升:人均GDP由工業化≈100美金(1840年),到電氣化≈3,400美金(1940年),再到信息化≈12,500美金(2022年)。
2、財富的再分配:工業化時代的首富是棉業大亨阿克賴特,內燃機、電氣化時代則是鋼鐵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而進入信息化時代,比爾蓋茨、貝索斯、馬斯克等互聯網科技新貴陸續登上了首富榜單。
3、估值邏輯的遷移:市值冠軍從東印度公司,到美國鋼鐵,再到通用、美孚,以及信息化時代的微軟、蘋果,和如今人工智能時代的英偉達。
4、地緣格局的重構:舊技術的邊際效益遞減,經濟短暫進入存量博弈,率先掌握新技術併產業化的國家俱備競爭優勢,可能推動全球秩序的重構與再平衡。
而相比前三次技術革命,AI可能將是人類最后一次技術創新,也將是最 具顛覆性和最偉大的一次技術創新。
原因在於,蒸汽機、電、內燃機只是拓展了人類的體力,互聯網則加速了人與人的信息交互,而只有AI首次延伸了人類的「腦力」:從感知理解到預測決策,AI將徹底重塑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其創造的價值和結構性變化也將遠超以往。
數據更能説明問題:IDC預測2030年AI將貢獻19.9萬億美金GDP,推動全球GDP增長3.5%。這一預測可能還是保守,如AI真像阿里的吳泳銘所説的進化到第三階段的超級智能,絕大多數的腦力勞動將被AI取代,黃仁勛也説AI將代替人類創造55%-65%的GDP總量。而隨着具身智能加速進入日常生活,剩余的40%可能也會在未來被機器人替代。到那個時候,人類只需要創作和幻想,物質將得到極大豐裕,財富效應快速增長,理想社會可能真的要實現了。
AI的進化進程又衍生出龐大的產業機遇:算力需求至少增長10萬倍,5年后AI電力年需求超過日本全年用電量,液冷市場每三年翻一倍......
除此之外,AI for Science將革新科研範式,王堅院士説過:「AI並非簡單的技術創新,而是對科學方法論的革命性改變」。AI會加速人類在生命科學、材料、天體學、量子物理等領域的突破,使長命百歲與星際旅行從科幻走向現實......
AI將帶來一場生產力革命,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關係,財富分配發生巨大變化,所有傳統產業都將用AI重塑,產業鏈分工與政治經濟局勢都將被AI重構。而這一切纔剛剛開始,世界又一次站在了技術變革的前夕,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輪革命,即將改變世界。
三、創新:中國唯 一的機會
自十八大以來,培養創新主體,改善創新環境,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自立自強已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強國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主要目標。
已有數據表明,中國擁有全球最 優質的創業創新環境,越來越多的聰明人選擇創業。據不完全統計,海歸回國創業人口超過100萬,科學家創業更成為近些年的一種潮流,最頂 尖的技術人才正在湧入創業創新行列。
發展科創就必須支持創業創新,支持創業創新就必須發展創業投資。做大做強股權投資,用科技金融為科技產業提供源頭活水。政府已明確提出推進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統籌運用股權、債權、保險等工具,構建覆蓋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壯大耐心資本,增加直接融資,發展創業投資。
歷史已經證明創新是中國唯 一的機會,中國正在自上而下構建政策、機制、市場、資本、人才相互耦合的創新生態,讓最頂 尖的人才敢於創新、願意創新,讓長期資本發現創新、投資創新。
四、發現光,追隨光,成為光
40余年改革發展,中國經濟歷經風雨,終於進入新的時代,迎來了科創之光。這束光既是中國經濟未來的希望之光,也是中國創投的投資之光、機會之光。因為發展科創就要壯大創業投資,支持創新就要做強創新資本。中國創投三十年,終於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昨天,A股終於第三次站上了3900點,這一時刻值得慶賀。或許,長期困擾資本市場的3000點真的要成為歷史了。多層次資本市場正在發揮支持創業創新的關鍵作用,前三季度IPO數量達到161家,披露的併購案例達2660家,創投的退出難已經從資本市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創投市場募資總額已經超過7000億,越來越多的基金期限超過10年,國家萬億級的創投大基金和市場化的社保基金也即將落地,AIC和保險基金的投資力度也越來越強,各地政府的引導基金也在朝着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向加速轉型,好用的錢、長期的錢會越來越多。募資難也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國的科創時代來了,中國的希望來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機會來了,中國創投的機會也來了。
我們可以大膽地預測,有三件事大概率會在未來10年左右發生:
第 一,中國將變成全球第 一大經濟體,為全球經濟做出貢獻;
第二,科創將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為全世界提供科技賦能;
第三,中國資本市場會至少增加100萬億市值,變成全球最活躍的資本市場。
這是時代賦予創投的歷史機遇,發現創新,投資創新,扶持創新將是我們的歷史使命。
我們已經等待了30年,現在纔是施展才華、大展拳腳的時候。投資創新,擁抱AI,All In中國。創投必將成為推動中國創新的源動力,將在這一輪科創浪潮中創造奇蹟,獲得回報。
2025年10月10日,是東方富海十九歲生日,我們終於等來了這束光,這束科創之光、投資之光、希望之光。
祝福中國創投越來越好,讓我們一起發現光,追隨光,成為光!
陳瑋
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