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FSD用多了會變傻:逆行闖紅燈幻覺嚴重!50多起事故后,特斯拉被調查了

2025-10-10 12:53

賈浩楠 發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啊?AI工作時間長了,也會降智?

離譜但很有可能是真的。現在最大的被懷疑對象,是一己之力開啟汽車智能化浪潮、智能輔助駕駛賽道燈塔、北美自動駕駛話事人——特斯拉,FSD

美國監管機構剛剛展開一項新調查,認為FSD存在「越用越智障」的風險。

如果實錘,超過288萬輛特斯拉將面臨召回——這幾乎是特斯拉在美國的全部歷史累計銷量

特斯拉FSD有史以來銷售的所有FSD版本,真的就沒有一個合格產品?

特斯拉這次又咋了?

特斯拉前兩天才隆重推送了FSD V14版本,馬斯克還在高調慶祝。

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是一點面子也不給,反手就開啟了針對FSD的調查。

NHTSA表示這次調查集中在兩種類型的問題,其一是FSD無視紅燈違規通行,用户上傳到網上的類似素材很多:

闖紅燈事故,NHTSA確認收到18起投訴,其中4起事故導致一人或多人受傷。

而且多起事故均發生於馬里蘭州喬帕市同一路口,NHTSA透露特斯拉已針對該路口採取整改措施——

地圖或是規則?不得而知,但這證明至少在V14版本以前,特斯拉FSD無法完全數據驅動,仍然需要針對特定場景做手動優化

第二種情況是FSD走錯車道,比如突然駛入對面來車的逆行道、在轉彎車道上直行、衝入人行道等等:

第二類場景,同樣確認18份投訴,均稱FSD在轉彎過程中或轉彎后駛入對向車道,或直行時越過雙黃線,或無視逆行路標試圖駛入禁行道路。

官方文件中表示,算上特斯拉主動上報的、媒體測試的…總共收到58份使用FSD時違反交通安全規定的事故案例報告,造成共23人受傷。

其中由三方機動車檢測機構AMCI Testing做的測試被官方和媒體特別關注,因為他們發現FSD在總共1000英里(1600公里)的多次測試中,前5分鍾無一例外表現優秀,經常能做出一些超越人類司機的處理動作

看似萬無一失,讓使用者建立「FSD很厲害」的印象,然后一些用户會不自覺放松監管,脱手甚至脱眼。

但是FSD出問題往往是不可預料的,AMCI特別強調他們遇到的闖紅燈,走錯車道等等問題,幾乎都是在FSD開啟一段時間之后纔出現的。

剛啟動時還像老司機,后面就越用越智障。

針對這些問題,NHTSA給出了審查的明細,包括評估系統是否對即將採取的操作行為向用户發出警報警告;是否給予駕駛員的響應時間;FSD系統識別交通信號燈、向駕駛員顯示信息並作出恰當響應的能力;以及FSD系統識別車道標線和逆行標誌並作出響應的能力。

以及還將重新評估每次OTA是否影響FSD遵守交通法規與信號燈的表現。

如果確認存在問題,所有搭載FSD的特斯拉車型都將召回,官方列出的範圍是2882556輛,幾乎是特斯拉在北美所有歷史累計銷量。

NHTSA的考量標準是所有搭載FSD的硬件套裝的車型,而非僅僅侷限在開啟了FSD服務的用户。

實際上幾乎每一項涉及特斯拉的調查,官方都是不分批次年限,瞄準所有特斯拉交付車輛的。

FSD「缺陷史」

這次的問題可能出在哪?

大概率是端到端模型的「幻覺」問題,現在行業主流解決方法是通過大語言模型加強模型認知,比如外掛VLA/VLM模型對系統軌跡輸出進行解釋、指導。

剛剛更新的FSD V14也表現出了類似的對環境的理解認知能力,比如可以在私人庭院內的非鋪裝道路自主穿行,最后成功泊入堆滿雜物的車庫:

對於NHTSA來説,很難鎖定之前的事故案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因為端到端的黑盒特性,直接調參十分困難,特斯拉自己可能都無法精準歸因溯源,只能通過技術體系重構(V14過渡到一段式端到端),在整體層面不斷提高FSD的能力。

所以這一次的調查和之前的所有調查很可能一樣,對特斯拉很難有什麼實質影響

目前還在進行中的調查有4起,包括今年1月針對特斯拉遠程挪車事故的調查、去年10月份針對FSD在惡劣天氣條件下的一系列事故調查、以及前不久特斯拉Robotaxi落地部署是否合規的調查…

每一次調查範圍,都是特斯拉歷史累計交付的所有車輛。

NHTSA的常規調查周期都是18個月起步,情況複雜的周期會更長,比如發生在2023年特斯拉FSD用户死亡事故,至今也沒有結論。

這次調查的結論18個月后再出,FSD V15、V16可能都上了。

這其實也是傳統監管流程不適應AI技術迭代規律的矛盾體現馬斯克本質是在利用美國政策監管的迟滯性、窗口期,加速AI能力進化

之前的問題可能不再是問題,但也有可能出現新的問題,這些問題又會在后續的迭代中逐漸解決…..馬斯克要做的一方面是支持AI團隊不斷探索,另一方面是僱傭一支優秀的法律團隊去跟監管部門周旋,把行走在法規灰色地帶的成本降到最低。

也許有一天,馬斯克能夠在解決AI在物理世界的終極難題,把全人類帶入一個新的紀元。

不過代價依然有,就是落在誰的頭上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