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11:04
2009年的一個夏日午后,在湖南一個偏僻的鄉鎮集市上,一面斑駁的磚牆被刷上了醒目的紅字:「愛,就馬上行動」。彼時,愛瑪的標誌性Slogan,正通過周杰倫代言廣泛刷牆宣傳,在農村鄉鎮風靡。愛瑪電動車創始人張劍和他的小團隊,還只是天津自行車廠的「后起之秀」,正為如何在巨頭新日、雅迪的夾擊下殺出一條血路而發愁。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禁摩令從2001年起在全國鋪開,像一場無聲的革命,北京、上海的街頭,曾經轟鳴的二衝程引擎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對廉價、安靜代步工具的飢渴。2019年國標新政策疊加城市化短途出行需求爆發,國內新能源兩輪車再度銷量再爆發,當年新增銷售4700萬輛,同比增長約20%。
趁着這股東風,愛瑪從天津的自行車作坊搖身一變為全國銷量王,2010年銷量超新日,笑傲江湖。雅迪2019年全球銷量609萬台,營收破百億。在雅迪帶動下,無錫從摩托車重鎮,變身「兩輪電動車之都」,雅迪領銜的產業集羣,輻射全國,全球每三輛小電驢就有一輛出自這里。
而在當下中國,電動兩輪車不僅是交通工具,還承載了外賣、快遞等新興職業的興起,是城市生活的象徵。超過千萬的外賣騎手每天高頻穿梭於城市街巷,對電動車的續航、可靠性和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促進了技術迭代,刺激行業從鉛酸電池向鋰電池的轉型。
2025年9月1日,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正式實施。這是電動自行車行業又一重要技術規範升級。伴隨兩大「史上最嚴電動自行車標準」相繼落地,行業正迎來一場深度洗牌。
同時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兩大電池巨頭,都已下場電動兩輪車電池市場。
中國電動兩輪車市場,又將迎來怎樣的風雲變幻?
兩巨頭押注市場潛力
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 2024年受新國標全面落地后替換潮購買的車輛尚未達到換車周期等因素影響,全國電動車銷售在整體下滑的情況,全年銷量依然高達 5000萬台。同時行業機構預計2025年中國兩輪電動車全年銷量將達到 5200萬台。按照一臺電動車均價3000元計算,整體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560億元。而隨着普通消費者對於產品要求的提高,電動兩輪車的消費規模未來很快可以達到2000億元。
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對於這個市場,早已心動。
面對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兩大巨頭的策略可謂是「一快一準」。
比亞迪選擇了在2024年新國標實施前夕的轟動官宣,帶着其引以為傲的刀片電池技術光環強勢入局。他們計劃在9月新國標正式實施前,陸續推出32款適配兩/三輪車型的專用電池產品,這份決心讓人感受到傳統格局被打破的磅礴力量。
而寧德時代則展現了老牌霸主的深謀遠慮:他們早在數年前便已通過與ATL(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的深度聯手,成立了專注於中型電池的合資公司,將目光鎖定家用儲能和電動兩輪車領域。這佈局的先手棋,讓公司旗下的新能安品牌迅速崛起,在電動兩輪車鋰電池市場中,殺入了前二梯隊,贏得了「小寧王」的美譽。
新能安並非簡單的技術平移,而是通過為行業新勢力九號、小牛以及五羊-本田等頭部品牌深度定製旗艦電池,完成了對中高端市場的快速卡位。這種「汽車級」的競爭究竟意味着什麼?答案是極致安全與超高標準。
技術升維助力行業大洗牌
兩大「汽車心臟」此時入局電動兩輪車電池市場絕非偶然,他們看到了電動兩輪車公佈后,行業內的必然洗牌以及由年輕化、高知化用户羣體帶來的多元化、高性能需求的價值躍遷。
新國標對整車重量(電動自行車不得超過55kg)的嚴格限制,從根本上倒逼企業必須加速採用能量密度更高的鋰電池。
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兩大鋰電巨頭的加入,將助力行業破解續航、動力與安全組成的「不可能三角」的,通過技術降維實現快速佔位。
巨頭的降臨,徹底終結了電動兩輪車電池市場「野蠻生長」的時代。競爭的焦點,已從低層次的價格戰,瞬間升級為一場圍繞場景理解力、技術協同力與生態構建力的「技術升維戰」。
在新的競爭環境下,電池不再是一個標準化的零件,它必須用「整車思維」進行深度定製與聯合開發,從電芯化學體系到智能BMS(電池管理系統)都需要與主機廠完美匹配。這種創新模式正在重塑產業價值鏈條。兩輪電動車,正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加速進化為一個可移動的個人智能終端。
然而,這場變革對於深耕兩輪車電池多年的傳統勢力,無疑是一場生死考驗。
超威動力、天能等傳統鉛酸電池巨頭,雖然在鉛酸市場佔據絕對優勢,份額超過90%,且正在投入巨資積極佈局鋰電,但面對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在汽車級動力電池領域積累的技術壁壘和資金優勢,其在鋰電市場的突圍將面臨巨大壓力。此外,億緯鋰能、力神電池、國軒高科等廠商在此領域也已有所佈局。這場較量的關鍵,在於能否跳出汽車技術的依賴,真正構建專屬兩輪車場景的底層技術體系,通過深度理解電動兩輪車顛簸、涉水、露天充電等複雜工況,提供高強度、高環境適應性的定製化解決方案,才能在這場新的競爭中保住自己的「護城河」。
整車企業「歡迎」巨頭入局
與電池供應商的「壓力山大」不同,對於兩大巨頭入局兩輪電動車電池市場,整車企業相對持開放態度。
國內一高端兩輪車生產企業的業內人士對觀察者網表示,目前公司使用主要是超威動力與億緯鋰能的電池產品,如果有性價比更高的電池產品出現,那麼整車生產企業是樂見其成的。因為兩大電池巨頭,在促使鋰電池高安全、高技術的電芯產品實現規模化供應,進一步推動鋰電池成本的下降,使得鋰電化和智能化不再侷限於新勢力的高端市場,而是加速向大眾市場滲透。這將重構電動兩輪車行業的價值鏈條,使得行業競爭的核心從拼價格轉向拼技術、拼安全、拼生態。寧德時代憑藉其新能安已建立的先發優勢和深度定製合作模式,而比亞迪則憑藉其刀片電池技術光環和汽車級標準,共同推動兩輪電動車市場從「國民交通工具」向「個人智慧出行解決方案」的價值躍遷。
目前來看,寧德時代與電動兩輪整車企業合作得更好。寧德時代旗下子公司新能安為小牛「雙絕大師」系列量身打造的「雪豹」鋰電池,甚至開創性地挑戰了超國標極限測試。新型電池企業能提供超強放電、超遠續航、超寬温域、超級快充等全套解決方案,而且針對NXT/FXT Ultra車型進行全鏈路定製開發,包括電芯化學體系和智能BMS系統。該系列破解「續航-安全-成本」不可能三角,首發5小時銷量破2萬台,登頂京東、天貓榜單。小牛視此為「嚴選」首選,強調新能安的汽車級安全(如2米跌落、5噸擠壓、鋼釘針刺測試不起火不爆炸)滿足年輕用户需求,實現15%-20%能效提升。
而九號公司多款電自和電摩旗艦車型搭載新能安鋰電池,與兩家大型電池企業進行電池-整車深度協同開發。九號選擇新能安以搶佔年輕用户心智,反應正面,認為其全球經驗有助於出海掃清技術門檻。
當然,整車企業對於自身產品發展也有規劃。整車企業相關人士還表示,兩大電池巨頭介入兩輪電動車市場,對於產品發展肯定會帶來積極影響,但兩輪電動車產品價值躍遷需要整車企業對於公司產品生態,進行提前佈局,在電池成本能夠下降的情況下,整車企業會有更大能力,還提升電動兩輪車其它方面的性能,構建新的產品體系,為消費者服務。
新能安相關人士則對觀察者網表示,公司作為兩輪車新能源電池供應商,從一開始跟許多兩輪電動車企業主打就是一個長期陪伴。合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長期陪伴的不離不棄。比如像九號、小牛、本田這些合作案例,都是雙方真正聯合共創的成果。在概念階段就深度參與,共同推進未來三到五年的產品落地。
提振兩輪車出海銷售
除了國內市場外,兩大電池巨頭入局電動兩輪車市場,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對於國內電動兩輪車的出口將帶來巨大幫助。
行業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輛車2024年出口量約467萬輛,出口額21億美元,同比增長顯著。 2023年全球兩輪電動車出貨量6740萬輛,中國佔比81.9%。
行業預測,到2029年,中國電動兩輪及三輪車出口量預計增至330萬輛,市場趨於穩定。 整體市場規模預計從2025年的105.8億美元增長至2032年的238.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9.46%。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電動兩輪車出口重心正從此前依賴歐美等高價區域的市場,轉向東南亞、拉美、非洲等對價格更為敏感的新興國家。因此,「高性價比+新興市場擴張」已成為拉動出口增長的主力策略。
國內整車廠商,已經雅迪 2024年已進軍泰國市場,並已在祕魯、印尼等國家實現本地渠道落地;小牛電動:已擁有覆蓋52個國家的54家經銷商網絡,並強化售后和本地交付體驗。而九號公司: 在全球主要市場設立本地子公司,並通過品牌直營方式直面終端。其推出了多款適配歐美法規與出行習慣的智能車型,並深度參與共享出行項目。
而兩大電池巨頭入局兩輪電動車電池市場,將為中國電動兩輪車出海擴張,提供最堅實的技術后盾。
新能安相關人士向觀察者網表示,在助力兩輪電動車出口上,公司一直強調的「全生命周期理念」,以及「先有場景洞察,再有產品設計」。新能安技術人員,會深入到市場中去理解真實的使用場景,再回過頭來做設計。比如公司產品進入印度市場的時候,公司團隊在當地待了好幾個月,真正把情況摸透了,纔回來的做產品設計。
未來東南亞國家,兩輪車市場潛力還是非常大的。比如印度,每年大約有接近2000萬輛兩輪車,目前鋰電化滲透率大概在7%-8%,這是在印度國家補貼、碳中和和能源戰略的推動下形成的。換句話説,這個趨勢已經得到驗證。再比如越南,明年河內市中心一環就要全面禁油摩。要知道,在當地,兩輪車是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一旦政策落地,市場需求會立刻被激發出來,所以今年越南的電動車銷量已經明顯上升。再比如非洲市場,今年的電動化體量增長勢頭同樣非常強勁。
所以兩大電池巨頭助力兩輪車海外發展,對電池企業本身也是未來發展的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