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文遠知行:自動駕駛網約車迎來商業化規模運營重要拐點

2025-10-10 10:07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廣州10月10日電(記者余蕊)記者近日在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調研瞭解到,其旗下產品已經同時擁有7個國家的自動駕駛牌照。文遠知行的自動駕駛網約車(Robotaxi)已經實現初具規模的商業化落地,正朝着大規模商業化的方向邁進。從全球看,自動駕駛網約車是一個萬億美元的藍海市場,隨着技術、商業模式的成熟,以及成本的大幅下降,自動駕駛網約車已經走到了商業化規模運營的重要拐點。

文遠知行安全運營超2200天 技術成熟為商業化運營奠定基礎

自動駕駛網約車和具備輔助駕駛功能的乘用車,有很大不同。輔助駕駛時駕駛員必須始終監控環境,並隨時準備接管,一旦發生事故,駕駛員是第一責任人。但自動駕駛網約車可以完成所有駕駛操作,無需人類干預。如果在設計運行範圍內發生事故,運營公司將承擔主要或全部責任。因此自動駕駛網約車主要用於運營,而非整車銷售。

文遠知行已經形成自動駕駛網約車、自動駕駛小巴、自動駕駛貨運車、自動駕駛環衞車、L2級輔助駕駛解決方案等五大產品矩陣;覆蓋智慧出行、智慧貨運和智慧環衞三大應用場景。去年10月,文遠知行正式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全球通用自動駕駛第一股」「全球Robotaxi第一股」。

圖為文遠知行Robotaxi GXR在北京亦莊進行純無人商業化運營(受訪者供圖) 圖為文遠知行Robotaxi GXR在北京亦莊進行純無人商業化運營(受訪者供圖)

自動駕駛網約車是一個萬億美元的藍海市場。ARK基金近期發佈的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網約車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美元,車隊規模或達5000萬輛,行業總估值達34萬億美元。

「如今自動駕駛網約車技術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已經比較成熟了。例如,我們的預測算法對於運動物體位移軌跡的平均預測誤差控制在0.2米以內,能夠準確預測97%的自行車加塞行為和98%的汽車加塞行為。在感知速度方面,我們絕大多數感知模型的延迟均小於10毫秒;在精度方面,我們系統的檢測精度可達99%,物體輪廓檢測誤差小於5釐米。」文遠知行市場公關負責人張羽雪表示,文遠知行旗下的自動駕駛產品已在11個國家30座城市開展自動駕駛研發、測試及運營,安全運營天數超過2200天。

成本大幅下降 為商業化規模運營按下加速鍵

輔助駕駛私家車傳感器多以攝像頭、普通雷達為主。但自動駕駛網約車爲了達到極高的安全冗余,通常採用「傳感器融合」方案,確保車輛在某個傳感器單點失效的情況下仍然能正常運行。車頂通常會有一個顯眼的激光雷達,並配備多個攝像頭、盲區雷達,構成360度無死角的感知系統,其計算平臺的算力也遠超有輔助駕駛功能的乘用車。因此自動駕駛網約車的單車成本此前可高達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限制了大規模商業運營的潛力。

「如今,零部件成本在大幅下降。以前一個激光雷達要幾萬美元,如今激光雷達的價格已經降到幾千元人民幣。再如,文遠知行研發了‘WeRide One自動駕駛通用技術平臺’,這個平臺可在多場景下使用,因此算法成本得以大幅下降。」張羽雪説。

今年7月,文遠知行推出與聯想車計算共同研發的、搭載NVIDIA最新一代DRIVE Thor X芯片的HPC 3.0高性能計算平臺,並率先在其自動駕駛網約車GXR上應用,助力GXR自動駕駛套件成本下降了50%,為其大規模商業應用按下加速鍵。

「硬件和軟件的成本都在下降,一輛自動駕駛網約車的成本已經下降到現在的小几十萬元,而且還在不斷下降中。」張羽雪説。

圖為文遠知行Robotaxi GXR在北京亦莊進行24小時自動駕駛測試(受訪者供圖) 圖為文遠知行Robotaxi GXR在北京亦莊進行24小時自動駕駛測試(受訪者供圖)

商業模式日益成熟 文遠知行已在全球30座城市測試及運營

文遠知行的旗下產品同時擁有中、美、法、阿聯酋、新加坡、沙特、比利時7個國家的自動駕駛牌照。文遠知行已在11個國家的30座城市進行自動駕駛測試及運營,其他業內企業也在紛紛進行測試、運營,自動駕駛網約車的商業模式日益成熟。

近期,文遠知行獲批在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開展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車輛夜間時段,即22時至次日7時的公開道路測試。

「文遠知行是首批獲准在京開展夜間道路測試的自動駕駛企業之一,這向在北京構建‘7×24小時’自動駕駛服務網絡邁出關鍵一步。」張羽雪説。

二季度,文遠知行營收1.27億元,同比增長60.8%;自動駕駛網約車業務二季度收入459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836.7%,創文遠知行成立以來單季度新紀錄。尤其是文遠知行的阿布扎比自動駕駛網約車車隊規模已經是2024年的3倍,規模化效應顯著提升。

編輯:王春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