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10:11
【TechWeb】10月10日消息,自今年6月,京東集團完成對達達的私有化后,10月8日,京東集團再次對達達業務進行了整合。京東物流以約2.7億美元收購京東集團旗下從事本地即時配送服務的兩家全資子公司達疆和達盛。此次擬收購的本地即時配送業務為原達達集團的即時配送業務。
天眼查信息顯示,達疆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由達達集團(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
此次擬收購揭示出京東在整合物流資源、構建一體化供應鏈戰略上邁出關鍵一步。而除了達達外,京東的物流版圖上還有德邦物流股份需要協同。
達達整合路徑:從獨立上市到全面融入
達達集團的發展歷程可謂一部京東生態系統的整合史。
達達集團成立於2014年,2016年4月與京東集團旗下O2O子公司京東到家合併爲「達達-京東到家」。2018年8月,達達-京東到家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沃爾瑪、京東分別增持,累計融資超過13億美元。2019年12月,公司更名為達達集團,旗下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達達更名為達達快送。
2020年6月5日,達達集團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
2021年3月,達達集團獲京東集團增持,將持股比例提升至約51%,逐步實現對達達的並表,並逐步將管理運營權收回。
2025年1月,京東宣佈擬私有化達達集團,進一步整合資源,為挺進外賣行業做準備。
最終,2025年6月被京東集團以約5.2億美元完成私有化,達達集團成為JD Sunflower Investment Limited(母公司,由京東全資持有)的全資子公司,並將停止作為上市公司交易。
退市后,達達更深入地融入京東生態,戰略上從追求獨立盈利,轉向為京東大生態提供支撐與服務,其超100萬騎手的運力網絡也成為支撐京東外賣業務的核心力量。
京東物流此次收購的業務,其前身正是達達集團的核心業務——達達快送。這條業務線隨着京東對達達的全面整合與私有化,先被納入京東集團內部,隨后再通過此次交易被剝離至京東物流。
公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根據達疆及達盛的未經審覈合併賬目,其賬面值即合併淨負債為7.37億元人民幣。2023年、2024年,達疆及達盛整體錄得除稅后虧損0.65億、1.61億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錄得除稅后利潤0.75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達達在退市前長期未能盈利,其虧損主要與高昂的運營成本和營銷費用有關。
僅2024年,達達集團淨虧損就達20.385億元;非公認會計准則淨虧損4.26億元,虧損幅度較前一年度擴大24.56%。
今年2月,京東外賣業務正式啟動,達達快送成為京東外賣業務的主要運力。
京東物流此次收購達達即時配送業務,背后有着深遠的戰略考量。
根據公告,此次收購將有助於京東物流加強「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拓展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及服務組合,補充現有產品矩陣及業務版圖。
目前,京東物流旗下已佈局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最后一公里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網絡和跨境網絡等六大物流服務網絡。
即時配送業務的加入,將使其物流網絡更加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京東物流已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隨着京東外賣業務的迅猛發展,京東物流開始招募全職騎手,參與京東外賣的配送服務。
現在,京東集團讓京東物流收購達達快送相關業務,這一系列操作也符合京東整體的戰略佈局:將即時配送能力(原達達快送)與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京東物流) 進行深度協同,以增強其在即時零售市場的競爭力。
「自建+買買買」,解決同業競爭成關鍵
除了對達達集團業務的整合,京東集團旗下還有多塊物流版圖。京東集團的物流業務主要由京東物流、德邦快遞以及剛整合的達達即時配送業務構成,各自在供應鏈中扮演不同角色。
京東集團自2007年自建物流,2017年獨立出來正式成立京東物流集團,最終京東物流在2021年完成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從2021年至2022年,京東通過多次增持、啟動要約收購等方式,最終成為港股物流公司——中國物流資產的控股股東。
2022年2月,京東兩周內連續四次公告加倉中國物流資產,根據當時的數據,增持完成后,京東對中國物流資產的持股比例增至87.19%。
截至2022年併購完成時,中國物流資產公司在全國21個省份或直轄市擁有41個物流園、190套運營設施,總倉儲面積達570萬平方米。
收購中國物流資產使得京東集團物流業務的基礎設施有了保障。
與此同時,2022年3月,京東物流宣佈以89.76億元收購德邦控股99.99%的股本權益,佔德邦已發行股本的約66.49%。這次收購,顯著提升了京東在大件貨物和快運網絡方面的能力,是其打造一體化供應鏈物流全局中的重要一步。
自2024年9月開始,京東集團通過旗下公司京東卓風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方式持續增持德邦股份。截至2025年5月14日,京東集團合計對德邦股份持股比例達79%。
儘管京東集團將德邦股份的協同優勢定位在大件快遞和快運領域,但在快運市場中卻也與京東物流存在激烈競爭。隨着京東物流業務的擴展,雙方在業務方面的同業競爭現象愈發明顯。
一方面,2025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總收入達到人民幣985億元,同比增長14.1%,利潤達到人民幣33億元,同比增長7.1%。從收入結構來看,京東物流外部客户收入佔比超過六成,表明京東物流已從依賴集團內部業務轉向市場化競爭。
另一方面,德邦股份的業務增長卻在放緩。
2025年一季報德邦股份營業收入104.07億元,同比增長11.96%,與去年同期的增速的25.31%相比明顯放緩;歸母淨虧損為6837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2025年上半年,德邦股份營業收入205.55億元,同比增11.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14.78萬元,同比下降84.34%。
在8月的德邦股份業績會上,德邦股份管理層還專門針對「同業競爭」提到,公司實際控股股東京東物流已明確承諾,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要求的條件下,自要約收購起五年內,將結合行業產業政策、經營市場環境及德邦主營業務發展情況,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委託運營、業務整合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逐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縱觀京東的物流版圖構建,從自建京東物流,到收購德邦、中國物流資產,再到如今將達達即時配送業務徹底融入京東物流,一條清晰的戰略主線浮現出來:通過「自建+併購」的雙輪驅動,京東正致力於打造一個無縫銜接、能力互補的一體化供應鏈帝國。
此次京東物流對達達即時配送業務的收購,不僅是資源從京東集團的又一次倒手,更是戰略協同進入深水區的標誌。
整合之路仍存挑戰。如何高效解決京東物流與德邦之間的同業競爭,如何讓達達在全面融入后持續發揮其靈活性與市場活力,並實現健康盈利,將是考驗京東管理智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