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09:38
(來源:中工網)
國際商報記者 白舒婕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這正成為越來越多在華外資企業的共同心聲和目標願景。「中國市場的規模、韌性和創新活力等優勢為跨國公司在華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市場依託,中國在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和低碳發展等領域展現出的強大活力,給廣大外資企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機遇,我們對在中國的持續成長充滿信心。」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2435家,同比增長14.8%。同期,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482.8億元,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化學藥品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69.2%、37.5%、23.2%、19.2%。這一趨勢表明,跨國公司正加速融入中國創新鏈與「發展鏈」,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
低碳轉型
催化外企深度融入綠色發展
2020年9月中國提出「雙碳」目標,今年正值五周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5年來,中國已構建全球最系統完備的碳減排頂層設計和政策體系,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穩步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水平持續提升。
在這一進程中,在華外企通過技術合作、本土化創新和產業鏈協同,共享中國市場的發展紅利。
余鋒表示,中國在能源轉型、航空、建築、製造業等領域的綠色發展前景,為霍尼韋爾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遇和創新空間。「航空、電力、化工、建築等傳統耗電與排碳大户,其轉型需求與我們的業務形成了高度契合。從生產環節的精準控制方案到各類傳感器的部署應用,從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供給到現有設備的能效升級,霍尼韋爾在多個領域都能發揮核心價值。」
據介紹,目前霍尼韋爾在中國擁有7座國家級或省級「綠色工廠」,通過數字化轉型和低碳技術應用,實現了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等目標,效率顯著提升。
「我們始終堅信,‘雙碳’不是選擇題,而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技術創新與本土化合作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路徑。」余鋒説,在中國,霍尼韋爾與眾多中國合作伙伴攜手推動一大批創新技術和成熟解決方案的落地,用科技的力量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賦能實現「雙碳」目標並助力越來越多的中國合作伙伴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以推動航空領域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為例,目前霍尼韋爾已助力嘉澳環保在連雲港成功落地可持續航空燃料示範項目。不過,中國每年廢食用油的產量約1000萬噸,最終回收約500萬噸,且部分用於出口,原料有限。「這一現狀讓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的機遇。」余鋒説。
緊扣中國綠色轉型脈搏的還有書贊桉諾。從亞洲首個研發與創新中心的創新成果到綠色供應鏈的深度整合,書贊桉諾以「創新技術+本土化合作」雙輪驅動模式持續加碼中國市場。在書贊桉諾中國業務與戰略全球執行副總裁馬欣榮看來,中國在光伏、鋰電等領域的產業優勢,與書贊桉諾的生物基技術形成強互補,雙方在綠色產品貿易上的合作空間將呈指數級擴大。
「人工智能+」
加出外企發展新機遇
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為跨國公司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和發展空間,吸引其加速佈局。
在日前舉行的「2025驍龍峰會·中國」活動上,高通攜手GTI、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小米、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啟動「AI加速計劃」,致力於推動AI在更廣泛的終端和行業加速創新探索和規模化擴展。
紮根中國30年來,高通攜手中國產業並進、共同成長。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朴説:「從3G到5G,驍龍平臺不斷發展,從旗艦手機到大眾市場形成了完整的產品組合;汽車領域,從數字座艙到駕駛輔助,從艙駕融合到車路協同,我們與中國夥伴一起加速智能汽車產業不斷向前發展,過去三年,驍龍數字底盤已經支持眾多中國汽車品牌推出200余款車型。」
當下,AI與連接正在重構終端、重塑體驗,開啟全新的智能時代。隨着中國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創新活力加速釋放,中國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立足行業變革,高通公司首席運營官兼首席財務官阿卡什·帕爾希瓦拉展望道:「高通將攜手中國合作伙伴,在智能手機上實現更多AI賦能的功能和優化;將智能體AI的體驗引入更多終端;同時與中國的模型提供商和開發者合作,共同推動更多AI應用案例的探索與落地。」
外企加速融入中國產業鏈,不僅緣於看好中國市場機遇,更是與中國企業理念相投、價值相契。GTI主席高同慶表示,中國產業與高通始於技術共鳴,成於生態共生。GTI多年來與高通在5G-A/6G、人工智能、網智融合等領域深度合作。「未來我們將秉持‘協同創新、開放共贏’理念,與包括高通在內的產業各方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實效,在數字經濟等領域挖掘新增長點,為產業發展注入動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受國際經濟形勢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的影響,今年以來,中國實際利用外資規模有所下降,但吸引外資的結構持續優化,這與中國經濟結構的優化密切相關。一系列外資促進和服務政策先后出臺實施,通過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一方面持續吸引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分享中國發展成長機遇,將有利於引進資金、產品、技術、管理經驗,助力中國產業補鏈強鏈和轉型升級,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另一方面,將引導外資企業投向高技術產業領域,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從而推動中國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