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0 09:16
財聯社10月10日訊(記者 趙昕睿)紫金黃金國際繼此前募資額創下年內港股第二大IPO紀錄后,公司超額配售權的全額行使進一步推高了募資規模與總股本,再次引起市場關注。
10月9日,紫金礦業公告稱,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同意由整體協調人於10月8日悉數行使超額配售權。根據發行方案,紫金黃金國際按發售價71.59港元/股再發行5234.86萬股股份,額外募資超37.48億港元,總募資額攀升至287.32億港元;總股份數則從3.49億股增加至4.01億股,超額配發股份將於10月13日上市。
截至10月9日收盤,紫金黃金國際股價為141.3港元,較發行價71.59港元上漲97.38%,總市值達到3708億港元,較上市首日3000億港元再添新量級。
從機制層面來看,此次紫金黃金國際行使的超額配售權,即市場熟知的 「綠鞋機制」,是港股 IPO 中常見的 「股價穩壓器」。該機制源於 1963 年美國綠鞋製造公司的 IPO 實踐,允許主承銷商在新股上市后 30 天內,超額發售不超過原計劃 15% 的股份,核心作用是通過調節股份供給,平抑新股上市后的股價波動,防止出現暴漲或暴跌行情。
通常而言,綠鞋機制的行使多與市場需求熱度掛鉤,在新股上市后股價持續走高、市場需求旺盛的場景下,主承銷商行使超額配售權的概率更高,紫金黃金國際此次案例正是典型代表。值得注意的是,隨着超額配售股份的發行,母公司紫金礦業對紫金黃金國際的持股比例將出現小幅攤薄,從原來的 86.7% 降至 85%,但仍保持絕對控股地位。
紫金黃金國際多項進展構成核心亮點
回顧紫金黃金國際上市歷程,母公司紫金礦業於今年3月底正式敲定境外黃金資產分拆上市方案,公司於6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遞交招股書,由摩根士丹利與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從審覈到上市,多項進展構成核心亮點,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一是業績增長彰顯核心競爭力。招股書顯示,2022 至 2024 年公司業績從 18.18 億美元攀升至 29.90 億美元,歸母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高達 61.9%,憑藉這一增速躋身全球黃金行業增長最快的礦業公司行列。而截至 2024 年末,其黃金儲量與產量已分別躍居全球第九和第十一,這一行業地位得到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的佐證。
二是認購熱度印證市場認可度。公司公開發售部分獲 240.74 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部分也錄得 20.38 倍認購,散户與機構資金的踴躍參與,恰是 2025 年港股 IPO"資金活水充沛" 特徵的縮影。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引入 29 名基石投資者,包括高瓴、貝萊德、施羅德、景林等知名機構,合計認購 16 億美元(約 124.68 億港元)股份,佔全球發售完成后總股份的 6.64%,這一基石陣容提升了發行公信力。
募資用途方面,公司約一半佔比用於現有礦山升級及建設,進一步釋放生產潛力;剩余金額按比重將依次投向支付收購款項、勘探活動投入及一般公司用途。整體聚焦 "提質擴量" 的核心目標。
對紫金礦業而言,紫金黃金國際分拆上市,成為推進國際黃金資產證券化的關鍵一步;而在黃金價格屢創新高的背景下,也為港股市場提供了兼具規模與成長性的純黃金標的,進一步豐富了港股資產結構。
年內已有25家企業超額配售股份
超額配售機制( 綠鞋機制)逐漸成為港股IPO主流配置。截至目前,年內上市的69家港股企業中,25家啟動了超額配售,佔比達36.23%,合計新增募資規模達172.19億港元。
從具體表現看,其中共20家企業超額配售融資額突破1億港元。其中,寧德時代以超額配售融資額仍為第一,僅次於寧德時代的分別是紫金黃金國際、恆瑞醫藥、三花智控和藍思科技,位居前五。
在保薦機構選擇上,市場資源仍向頭部中資券商傾斜,個別選擇外資投行,如蜜雪集團選擇美銀證券、高盛、瑞銀集團為聯席保薦人。
整體來看,綠鞋機制正成為港股IPO的常見選擇,形成多贏機制。當新股上市后股價跌破發行價,承銷商可動用超額配售資金從二級市場回購股票以穩定價格;若股價上漲,則可通過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滿足市場超額需求。
其次,對發行人而言,超額配售成為提升融資效率的關鍵抓手。在市場行情向好時,企業可通過行使超額配售權實現額外募資;更重要的是,新消費、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賽道龍頭正藉此搶抓再融資 「窗口期」,補充現金流 「彈藥」 以支撐業務擴張。
機構投資者則藉助超額配售獲得更充足的配置空間。隨着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國際資本顯著迴流港股,海外機構對中國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核心產業的長期潛力持樂觀態度,而超額配售釋放的增量股份,恰好匹配了這類資金的配置需求,進一步強化了機制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綠鞋機制並非新股 「標配」。部分企業上市時未設置超額配股權,而採用 「介紹形式上市」 的企業因無需發行新股,亦不會有「綠鞋機制」。
314家IPO排隊上市港股
2025 年的港交所,銅鑼聲密集響起,IPO 市場的熱度已從年初延續至三季度。作為全球資本市場的核心樞紐,香港不僅包攬了年內前三季度募資額最大的兩宗 IPO,更以強勁勢頭穩居全球交易所募資榜首,成為企業上市的優選地。
市場活力的背后,是紮實的上市儲備與顯著的同比增長。Wind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5年港股市場仍有314家企業排隊等待上市,其中279 家處於處理狀態,為后續市場活躍度提供了充足支撐。
若聚焦 10 月節點,以最新公告為統計口徑,包括東鵬飲料、瀚天天成、坦博爾、誠益生物、陽光電源、廣和通、文達通、新荷花、尚鼎芯科技、雲跡、拉拉科技、嵐圖汽車都在排隊隊列中。覆蓋消費、半導體、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多個熱門領域。
對於市場后續走向,專業機構普遍持樂觀預期。畢馬威香港資本市場組主管合夥人表示,估值和流動性的提升正推動香港IPO市場蓬勃發展, A+H及第18C章上市尤為活躍。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下去,帶動近期IPO活躍度提升。 憑藉創紀錄的上市申請,有信心2025年香港將再次登上全球證券交易所的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