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行業信息跟蹤月報:「金九銀十」旺季中行業分化的特徵與邏輯 | 國金策略

2025-10-10 00:03

(來源:一淩策略研究)

文:國金策略團隊

聯繫人:牟一凌/沈心怡

【報告導讀】9月經濟總體平穩運行,內需在「金九銀十」旺季的帶動下邊際回暖,但各行業表現冷熱不均。供給側治理與產業升級先行見效,對應上游資源品與新興製造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景氣度先行佔優;需求側刺激與消費信心修復滯后使得傳統原材料、消費板塊「旺季不旺」。展望后續,若財政支出加速、更多穩地產&促消費的需求側配套支持政策能夠落地,則傳統原材料、消費板塊景氣度有望回暖,行業間分化格局趨於收斂。反之,上游資源品階段性佔優的格局可能持續。與此同時,受益於國內產業升級、海外製造業修復的製造業方向有望維持較高景氣。

Summary

19月行業信息總結

「金九銀十」旺季中行業分化的特徵與邏輯

回顧9月產銷旺季中各行業景氣度的變動,整體上旺季氛圍仍在,行業間表現分化。其中,上游資源品、中游新興&高端設備製造業,旺季成色較濃。相較而言,上游原材料、下游消費板塊旺季成色不足。具體來看:1)上游資源與原材料行業——①上游資源品:「反內卷」政策推進與供給約束下煤炭、工業金屬旺季供給收縮、需求增加,價格延續上行,旺季成色最濃。②上游原材料:鋼鐵、建材在傳統投資鏈條景氣度低位,旺季改善有限。2)中游製造環節——新興製造業、高端裝備製造業同時受益於國內產業轉型升級以及海外製造業、投資活動的加速修復,旺季景氣度擴張明顯。3)下游消費板塊——商品房成交弱復甦、大宗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繼續放緩、白酒旺季動銷疲弱,旺季成色稍顯不足。

9月旺季行業間分化的邏輯:1)7月以來政策側重方向的改變是當前旺季中上游資源品與下游消費板塊景氣度分化的重要解釋。7月以來,政策更聚焦於供給側的優化,對於需求端的直接刺激較少。即使是9月推出的擴大服務消費若干政策舉措,從細則來看,似乎也更注重對服務消費供給品質的提升和品類的擴張。相較而言,對需求端直接刺激的「以舊換新」補貼下半年以來逐步迎來政策的收縮和調整。供給治理政策推進下,上游資源品率先受益,而消費板塊受終端需求影響較深,景氣度趨勢回落。2)國內產業升級、經濟轉型以及海外製造業、投資活動的加速修復是當前新興製造業與傳統投資鏈條相關行業景氣度分化的原因之一。當前國內仍處於產業升級的長期趨勢中,以鋰電、儲能、AI為代表的新興製造業的配套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對相關製造業的內銷存在支撐。除此以外,美國預防式降息后的經濟「軟着陸」意味着海外資本開支構成的外需與新興市場復甦對於我國相關製造業的拉動將進一步上升。相較而言,國內傳統投資鏈條仍受制於地產與財政約束,在地產新項目增量有限、基建項目進度偏緩的影響下,以水泥、鋼鐵為代表的原材料行業旺季不旺。

9月行業信息回顧

1)能源與資源板塊:煤炭超產覈查推進,供需格局繼續改善,價格邊際上行;金屬供給擾動增加,需求旺季回暖,價格整體上行。2)地產板塊:9月商品房成交熱度弱復甦,一線城市改善較多;地產投資仍處低位,建材需求維持疲弱。3)金融板塊:A股交易熱度再創新高,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增速延續上行,社融數據略好於預期。4)中游製造板塊:機械設備內外銷增速依舊亮眼,重卡銷量增速進一步提升。5)消費板塊:服務消費景氣度略有回落,利好政策逐步落地;商品消費動能減弱,大宗消費品高基數下銷售同比增速回落。6)TMT板塊:國內外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領域催化較多。7)新能源板塊:儲能需求旺盛,鋰電池排產向好,固態電池量產有望提前;光伏內需偏弱,「反內卷」政策推進下,價格整體持穩。

總結

綜觀9月行業信息數據,經濟總體平穩運行,結構上出口維持韌性、內需在「金九銀十」旺季的帶動下邊際回暖,但各行業表現冷熱不均。供給側治理與產業升級先行見效,對應上游資源品與新興製造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景氣度先行佔優;需求側刺激與消費信心修復滯后使得傳統原材料、消費板塊「旺季不旺」。展望后續,若財政支出加速、更多穩地產&促消費的需求側配套支持政策能夠落地,則傳統原材料、消費板塊景氣度有望回暖,行業間分化格局趨於收斂。反之,上游資源品階段性佔優的格局可能持續。與此同時,受益於國內產業升級、海外製造業修復的製造業方向有望維持較高景氣。

風險提示

數據基於公開數據整理,可能存在信息滯后、不全面的風險。

報告正文

9月行業信息總結

「金九銀十」旺季氛圍下行業分化的特徵與邏輯

回顧9月產銷旺季中各行業景氣度的變動,整體上旺季氛圍仍在,行業間表現分化。其中,上游資源品、中游新興&高端設備製造業,旺季成色較濃。相較而言,上游原材料、下游消費板塊旺季成色不足。具體來看:

1)上游資源與原材料行業

上游資源品:「反內卷」政策推進與供給約束下煤炭、工業金屬旺季供給收縮、需求增加,價格延續上行,旺季成色最濃。具體來看,①煤炭:供給端自7月「反內卷」政策推進以來國內產量同比增速維持在負增長區間,7-8月同比分別-2.4%-1.5%9月全國生產覈查帶來的超產礦井減量仍在繼續,煤炭產量料將延續收縮趨勢;需求端,儘管電煤需求步入淡季邊際有所回落,但非電煤需求在化工、冶金等非電行業剛需補庫持續推進下對動力煤整體需求形成支撐。焦煤方面,下游鋼企採購節奏平穩,9月下旬以來,節前補庫需求高增。行業供需格局改善下,截至928日當周,動力煤、焦煤均價月內分別+1.5%+4.0%,價格繼續回升。②有色金屬:9月行業供給約束增加;需求端,工業金屬9月下游加工企業開工率提升,節前備貨積極,需求穩步回暖。截至928日當周,LME銅、LME鋁的期貨收盤均價分別為9997.8美元/噸、2650.5美元/噸,月內+1.7%+1.3%,價格延續上行趨勢。

上游原材料:鋼鐵、建材在傳統投資鏈條低位運行下,旺季改善有限。9月投資端維持低位運行,拖累建材需求。根據Mysteel數據,9月基建項目受天氣與資金雙向制約,進展較慢;房建項目新項目增量有限難掩整體低迷。在此背景下,9月旺季,水泥、鋼鐵需求相對平淡。其中,水泥市場呈現出「供給提價、需求不跟」的矛盾。截至928日當周,水泥價格指數均值為104.8,月內大致持穩;水泥周度出庫量259.05萬噸,較8月底+1.2%,改善較不明顯,同比-18.3%,維持在雙位數負增長區間。鋼鐵方面,與基建、地產投資關聯度更高的螺紋鋼、線材表觀需求量在928日當周分別為220.44萬噸、84.01萬噸,較8月底+7.9%-2.1%,漲跌互現,同比分別-13.7%-15.8%,依舊較弱。

2)中游投資製造環節

新興製造業、高端裝備製造業同時受益於國內產業轉型升級以及海外製造業、投資活動的加速修復,旺季景氣度擴張明顯。9月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2.4%,位於景氣區間,較前值提升4.6個百分點,環比值強於去年,擴張顯著。具體行業來看,9月新能源行業景氣度的回升最為亮眼。其中,儲能海內外需求持續釋放。根據北極星儲能網數據,國內1-8月儲能系統累計招標規模達到133.4GWh,同比+147%9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提出27年國內累計裝機為180GW,進一步夯實國內的儲能建設增長。海外方面,歐洲大儲裝機高增,德國大儲1-8月累計裝機746MWh,同比+89.1%。全球儲能需求加速釋放下9月以來部分儲能設備生產企業已經處於滿產狀態。鋰電池在儲能需求旺盛、新能源車銷量平穩增長下,9月排產數據向好。根據鑫欏鋰電數據,9月樣本企業中電池排產124.8GWh,環比+7.4%

3)下游消費板塊

商品房成交弱復甦、大宗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繼續放緩、白酒旺季動銷疲弱,旺季成色稍顯不足。①商品房9月成交延續弱修復,一線城市在政策利好和新盤供給質量提升的背景下,改善較多。9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24.31萬平方米,環比+16.4%,同比+5.8%,較8月的-9.9%邊際改善。結構上,一線、二線、三線城市9月日均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分別+16.1%+9.8%-12.3%(前值分別為-23.1%-1.8%-7.4%)。一線城市成交面積同比改善顯著。這一方面源於去年同期的低基數;另一方面也在於今年8月以來一線城市新一輪地產松綁政策效用的顯現。以上海為例,上海受8月底出臺的「滬六條」政策推動,市場活躍度在9月明顯提升。其中,上海外環市場在「取消購房套數限制」利好下,9月外環外一手房在售項目日均成交環比+40%;除此以外,9月一線城市新房項目供給質量提升,熱盤集中入市也為購房需求的回暖「添一把火」。②大宗消費品同比增速繼續回落。家電而言,其零售額同比增速自5月以來持續放緩,步入9月,由於補貼政策的頻繁調整(如部分地區暫停發放、部分改搖號機制)、以及高基數效應的影響,家電零售額的同比增速依舊存在較大回落壓力。根據奧維雲網預測,排除基數因素,259-12月家電零售額較239-12月增長約+3%,低於一季度、二季度以及7-8月的+4.4%+3.8%+3.5%。同比來看,較249-12月或下降16.4%,對整體消費由正向拉動變為負向拖累。汽車而言,儘管9月為汽車銷售的傳統旺季,然而各地以舊換新政策的調整與收緊,以及地方補貼政策偏向於補貼高價車型,推出分檔補貼的政策對主流車市的銷售存在抑制。后續市場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與不確定性。乘聯分會預測9月狹義乘用車零售總市場預計為215萬輛,環比+6.5%,同比+2.0%,增速較8月的+4.6%繼續下行。③白酒動銷維持疲弱。根據微酒調研,面對9月動銷旺季,經銷商層面普遍反饋終端備貨意願缺失、批價下滑、動銷乏力的困境,且消費意願下降與消費降級特徵明顯。其中,多位經營名酒的經銷商表示,今年中秋白酒營收受銷量和價格的同步下滑影響,銷售額降幅可能在10%~40%之間。

9月旺季行業間分化的邏輯:17月以來政策側重方向的改變是當前旺季中上游資源品與下游消費板塊景氣度分化的重要解釋。7月以來,政策更聚焦於供給側的優化,對於需求端的直接刺激較少。即使是9月推出的擴大服務消費若干政策舉措,從細則來看,似乎也更注重對服務消費供給品質的提升和品類的擴張。相較而言,對需求端直接刺激的「以舊換新」補貼下半年以來逐步迎來政策的收縮和調整。供給治理政策推進下,上游資源品率先受益,而消費板塊受終端需求影響較深,景氣度趨勢回落。2)國內產業升級、經濟轉型以及海外製造業、投資活動的加速修復是當前新興製造業與傳統投資鏈條相關行業景氣度分化的原因之一。當前國內仍處於產業升級的長期趨勢中,以鋰電、儲能、AI為代表的新興製造業的配套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對相關製造業的內銷存在支撐。除此以外,美國預防式降息后的經濟「軟着陸」意味着海外資本開支構成的外需與新興市場復甦對於我國相關製造業的拉動將進一步上升。相較而言,國內傳統投資鏈條仍受制於地產與財政約束,在地產新項目增量有限、基建項目進度偏緩的影響下,以水泥、鋼鐵為代表的原材料行業旺季不旺。

9月行業信息回顧

9月能源與資源板塊基本面回顧

總結:煤炭超產覈查推進,供需格局繼續改善,價格邊際上行;金屬在國內「反內卷」、海外礦山事故以及海外政府制裁的影響下,供給擾動增加,需求旺季回暖,價格整體上行

1)煤炭:產地超產覈查推進,供給延續收縮趨勢,需求端,非電煤需求快速提升、焦煤需求穩中有升,價格邊際上行。①動力煤方面,9月公佈的8月國內原煤產量為39049.70萬噸,同比-1.5%,為年內連續第二個月同比負增長;進口方面,8月煤炭進口4274萬噸,同比-6.8%,延續今年3月以來的同比負增長特徵。9月以來,隨着內蒙古自治區超產治理的落地,其他省份陸續跟進,煤炭超產有望得到進一步遏制,供給收縮預期走強。需求端,8月火電發電量同比+1.7%5月以來連續4個月正增長。步入9月,電煤需求轉入淡季,疊加水電出力較好,火電發電量增速有所走弱,但非電煤需求穩中向好,煤化工耗煤需求同比增速持續位於10%以上,對動力煤整體需求形成支撐。截至928日當周,秦皇島動力末煤均價為705.5/噸,月內+1.5%,邊際延續小幅改善趨勢,同比-18.6%。②焦煤方面,供給端受前期停產煤礦恢復生產影響,產量有所回升,但超產覈查趨嚴的背景下,往后看,供給仍存收縮預期。需求端,下游焦鋼企業整體按需採購,9月下旬以來,受節前補庫拉動,需求表現較優。截至928日當周,京唐港主焦煤均價為1675/噸,月內+4.0%,價格邊際繼續回暖,同比-6.5%

2)金屬:工業金屬、能源金屬供需格局持續改善,貴金屬價格突破前高。工業金屬方面,①銅:受全球第二大銅礦Grasberg礦山發生致命泥石流事故暫停生產影響,供給擔憂加劇;需求端,「金九銀十」旺季需求邊際改善。②鋁:國內供應增量有限,整體平穩為主;需求端,下游鋁加工企業開工環比上行,疊加臨近國慶中秋假期,企業積極備貨,旺季需求回暖趨勢較為明顯。截至928日當周,LME銅、LME鋁的期貨收盤均價分別為9997.8美元/噸、2650.5美元/噸,月內+1.7%+1.3%,同比分別+1.5%+3.3%。能源金屬方面,③碳酸鋰:供給端保持穩定,擾動減少;需求端,旺季到來,儲能需求旺盛,鋰電池排產超預期改善,供需整體維持緊平衡。截至928日當周,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為7.4萬元/噸,月內-8.6%,同比-2.4%。④鈷:受剛果金禁令延長且實施配額制影響,鈷資源供應緊張加劇;需求端,電解鈷、四氧化三鈷等向下遊企業傳導成本較難,下游操作趨於謹慎,短期實際成交有限。截至928日當周,LME鈷期貨均價為34550美元/噸,月內+3.6%,同比+42.2%。⑤鎳:9月供應端受印尼政府制裁,以及銅礦事件擾動,存在收緊趨勢;需求端下游剛需採購,對價格接受度有所上浮。截至928日當周,LME鎳期貨收盤均價為15270美元/噸,月內持穩,同比-8.9%。貴金屬方面,⑥黃金:截至928日當周,COMEX黃金期貨收盤均價為3789.1美元/盎司,月內+9.5%,同比+41.5%。一方面,9月美聯儲FOMC會議如期下調聯邦基金利率25bp,正式步入降息周期。並且9月點陣圖顯示,到25年底美聯儲將累計降息75bp,高於6月顯示的50bp。另一方面,海外地緣局勢依舊複雜,無論是俄烏衝突還是巴以衝突局勢都存在進一步緊張的趨勢。在此背景下,黃金價格持續走強。

3)航運:9月進出口需求延續平穩。截至928日,9月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的周均值分別為26211.3萬噸、650.9萬噸,環比分別-0.4%-0.1%,同比分別+5.7%+6.7%,較前值的+5.8%+6.2%基本持穩,進出口需求仍具韌性。

9月地產板塊基本面回顧

總結:9月商品房成交熱度弱復甦,一線城市改善較多;地產投資仍處低位,建材需求維持疲弱

1)房地產:9月商品房成交市場呈現弱復甦特徵,城市間延續分化行情,其中,一線城市在政策利好和新盤供給質量提升的背景下,改善較多。9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24.31萬平方米,環比+16.4%,同比+5.8%,較8月的-9.9%邊際改善。結構上,一線、二線、三線城市9月日均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分別+16.1%、+9.8%-12.3%(前值分別為-23.1%-1.8%-7.4%)。一線城市成交面積同比改善顯著。這一方面源於去年同期的低基數;另一方面也在於今年8月以來一線城市新一輪地產松綁政策效用的顯現。以上海為例,上海受8月底出臺的「滬六條」政策推動,市場活躍度在9月明顯提升。其中,上海外環市場在「取消購房套數限制」利好下,9月外環外一手房在售項目日均成交環比+40%;除此以外,9月一線城市新房項目供給質量提升,熱盤集中入市也為購房需求的回暖「添一把火」。

2)建材:①水泥方面,截至928日當周,水泥價格指數均值為104.8,月內大致持穩,同比-10.3%。根據Mysteel數據,當前水泥市場凸顯出「供給提價、需求不跟」的矛盾。9月基建項目進度受天氣與資金雙向制約表現弱穩;房建新項目增量有限,難掩整體低迷;民用市場採購較為謹慎。水泥需求維持疲弱。截至928日當周,水泥周度出庫量259.05萬噸,同比-18.3%;其中,建水泥直供量156萬噸,同比-6.0%。②鋼鐵方面,截至928日當周,螺紋鋼、線材、熱軋、冷軋表觀需求量分別為220.44萬噸、84.01萬噸、321.68萬噸、89.39萬噸,月內分別+7.9%-2.1%+0.3%+7.2%,同比分別-13.7%-15.8%+1.0%-0.2%,伴隨「金九銀十」旺季來臨,鋼鐵需求邊際上呈現季節性回暖特徵,但從同比增速來看,整體需求依舊平淡。

9月金融板塊基本面回顧

總結:A股交易熱度再創新高,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增速延續上行,社融數據略好於預期

1)非銀金融:①券商方面,9A股成交額再創歷史新高。截至930日,9月萬得全A日均成交金額2.42萬億元,較8月的2.31萬億元繼續提升,再創單月曆史新高。②保險領域,8月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累計達4.80萬億元,同比+9.6%,增速較前值的+6.8%繼續穩步提升

2)銀行:8月社融數據略高於預期。8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25693億元,高於Wind一致預期的24873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5900億元,略高於Wind一致預期的5814億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為8.8%,前值9.0%M2存量同比增速為8.8%,前值8.8%

9月中游製造板塊基本面回顧

總結:機械設備內外銷增速依舊亮眼,重卡銷量增速進一步提升

1)機械設備方面,9月公佈的8月銷售數據顯示,8月銷售各類挖掘機16523台,同比+12.8%;其中,8月國內銷量7685台,同比+14.8%,國內設備更新政策的持續發力、基建項目的逐步落地,以及「金九銀十」開工旺季的臨近,釋放了國內挖掘機市場的需求潛力;8月出口量8838台,同比+11.1%。今年以來,歐洲市場需求邊際好轉,東南亞、中東、南美、非洲等區域月度出口銷售持續表現較優,帶動我國挖掘機出口銷量的走強。20251-8月,共銷售挖掘機154181台,同比+17.2%;其中,國內銷量80628台,同比+21.5%;出口73553台,同比+12.8%

2)重卡方面,8月,我國重卡市場銷量9.16萬輛,環比+7.9%,同比+46.7%,前值+45.6%。重卡市場自4月以來實現銷量同比的五連漲。1-8月,重卡市場累計銷量達71.57萬輛,同比+14.4%。環保政策的推進(25318日三部委發佈「關於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對國三、國四排放標準營運貨車報廢和更新實施差別化補貼)、以及基建項目的逐步落地對重卡銷量存在拉動。

9月消費板塊基本面回顧

總結:服務消費景氣度略有回落,利好政策逐步落地;商品消費動能減弱,大宗消費品高基數下銷售同比增速回落

1)服務消費:9月公佈的8月服務零售額數據來看,8月服務零售額累計同比+5.1%,增速較7月的+5.2%繼續呈現小幅下滑趨勢,這一方面源於「九三閲兵」活動的舉行對短期商務出行存在影響;另一方面,也在於8月暑期出行消費景氣度的邊際回落。但對比商品消費而言,服務消費景氣度相對較優。8月服務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速依舊高於同期社零累計同比的+4.6%。步入9月,由於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皆落在10月,9月出行淡季,服務消費整體延續走弱趨勢,但行業供需格局邊際改善。具體來看,①航空——9月國內、國際日均執行航班量12984.03架次、1807.80架次,環比-11.3%-3.3%,同比+1.5%+10.1%,前值+1.6%+10.9%。行業供需格局來看,9月公佈的85大航司(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中國國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運營數據顯示,85大航司合計RPK同比+5.8%ASK同比+5.0%,其中,國內RPK同比+3.2%ASK同比+2.2%;國際RPK同比+14.0%ASK同比+13.7%,儘管供需增速邊際上皆有放緩,但行業供需格局延續改善。②觀影——9月日均觀影票房為8871.30萬元,伴隨暑期檔的結束,環比-54.1%,回落較為明顯,但同比+82.9%,增速較前值的+48.7%進一步上行。③快遞——截至928日當周,9月快遞周均投遞量在38.62億件,環比+6.7%,同比+12.5%,增速較前值的+17.3%有所回落。行業供需格局來看,9月公佈的8月快遞龍頭運營數據來看,8月順豐、圓通、韻達、申通快遞業務量同比分別+34.8%+11.1%+8.7%+10.9%;單票收入同比分別-15.3%-0.9%-3.5%+3.0%,價格同比降幅收窄。④政策——95日,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從政策具體內容來看,主要涉及對服務消費供給端的提質擴容,需求端的刺激力度相對較小,略低於市場此前樂觀預期。

2)商品消費:消費動能繼續減弱,城鎮零售額增速繼續跑輸鄉村。9月公佈的8月社零當月同比+3.4%,增速較前值的+3.7%繼續回落,且為年內最低,消費動能繼續減弱。拆分城鎮、鄉村社零表現來看,8月城鎮社零當月同比3.2%,低於鄉村社零當月同比的+4.6%8月(城鎮-鄉村)當月社零同比增速的差值為-1.4個百分點,較前值的-0.3個百分點走擴。

3)大宗消費品:受補貼政策調整及去年同期高基數的影響,銷售同比增速繼續收窄。①家電方面,零售端——8月家用電器實現零售額861億元,同比+14.3%,低於7月的+28.7%,受補貼政策對家電購置需求的前置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家電零售額增速自5月以來持續回落。步入9月,由於補貼政策的頻繁調整(如部分地區暫停發放、部分改搖號機制)、以及高基數效應的影響,家電零售額的同比增速依舊存在較大回落壓力。根據奧維雲網預測,排除基數因素,259-12月家電零售額較239-12月增長約+3%,低於一季度、二季度以及7-8月的+4.4%+3.8%+3.5%。同比來看,較249-12月或下降16.4%,對整體消費由正向拉動變為負向拖累。排產端——三大白電:空調、冰箱、洗衣機9月排產同比分別為-12.0%-6.3%-1.1%10月排產同比分別為-18.0%-5.8%-1.6%,增速較弱。拆分內外銷數據來看,以10月排產數據為例,空調、冰箱、洗衣機內銷排產同比分別-11.5%-0.5%-4.1%;外銷排產同比分別-9.4%-4.4%-0.5%,內需不強、外需受海外補庫周期結束、美國鋼製家電關税政策影響下,內外銷排產同比皆為負增長。②汽車方面,「反內卷」號召下,8月全國整體乘用車市場優惠幅度2.65萬元,較7月減少1032元,環比-3.7%。步入9月,市場終端折扣維持穩定,政策規範下價格體系趨於穩定。銷售端,儘管9月為汽車銷售的傳統旺季,然而各地以舊換新政策的調整與收緊,以及地方補貼政策偏向於補貼高價車型,推出分檔補貼的政策對主流車市的銷售存在抑制。后續市場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與不確定性。乘聯分會預測9月狹義乘用車零售總市場預計為215萬輛,環比+6.5%,同比增長+2.0%,其中新能源零售可達125萬輛,滲透率58.1%

9TMT板塊基本面回顧

總結:國內外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領域催化較多

人工智能:9月以來,國內外人工智能領域迎來利好不斷。國內方面,包括:①DeepSeek發佈實驗性大模型V3.2-Exp,該模型在長文本處理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通過引入自主研發的DeepSeek Sparse Attention(DSA)稀疏注意力機制,新模型在保持性能穩定的同時,顯著提升了訓練與推理效率。②阿里巴巴2025雲棲大會上CEO吳泳銘發表演講,釋放了包括公司會在3800億元資本開支基礎上增加更多投入,通義千問的目標是打造AI時代的安卓系統,以及公司與英偉達達成重磅AI合作等重磅信號。海外方面,③英偉達與OpenAI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並向OpenAI投資至多1000億美元,用以支持后者的AI數據中心計劃。④OpenAI發佈Sora2,標誌着AI視頻生成技術邁入新的發展階段。OpenAI官方表示,新模型在物理精準度、逼真度以及可控性方面均有大幅進步,並且首次實現了同步音頻的生成。這意味着Sora2能夠生成更具沉浸感、更貼近現實的視頻內容。

人形機器人:9月以來,人形機器人領域催化較多。包括:①特斯拉CEO馬斯克於912日買入超250萬股特斯拉股票,總價值約10億美元。此前,特斯拉董事會向馬斯克提出一份全新的薪酬方案,潛在價值接近1萬億美元。根據協議,特斯拉董事會向馬斯克授予最多4.237億股限制性股票,約佔公司調整后總股本的12%,將分12批次發放。解鎖萬億美元薪酬的運營目標之一是要求累計交付100萬台人形機器人。②英國首臺工業用途的人形機器人亮相。③FigureBrookfield合作開發人形機器人數據集等。

9月新能源板塊基本面回顧

總結:儲能需求旺盛,鋰電池排產向好,固態電池量產有望提前;光伏內需偏弱,「反內卷」政策推進下,價格整體持穩

1)鋰電池:9月新能源車銷量增速平穩,儲能需求旺盛,鋰電排產向好,產業鏈價格整體回暖。①整車方面,91-27日,全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103.9萬輛,同比去年9月同期+9%,略高於8月的+7.5%。②儲能方面,海內外需求持續釋放。國內8月儲能系統招標延續高增,根據北極星儲能網數據,國內1-8月儲能系統累計招標規模達到133.4GWh,同比+147%。今年以來,國內儲能系統保持較高的訂單需求。9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提出27年國內累計裝機為180GW,進一步夯實國內的儲能建設增長。海外而言,美國「大而美」法案生效,儲能税收抵免時限從2032年延長至2036年,中國供應鏈年內或提高發貨量;除此以外,歐洲大儲裝機高增,德國大儲1-8月累計裝機746MWh,同比+89.1%。全球儲能需求加速釋放下9月以來部分儲能設備生產企業已經處於滿產狀態。③鋰電池方面,9月公佈的8月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達62.50GWh,環比+11.8%,同比+32.4%,維持較高增速;其中,三元材料佔比17.4%,磷酸鐵鋰電池佔比82.6%,佔比較前值提升2.2個百分點。根據鑫欏鋰電數據,9月樣本企業中電池排產124.8GWh,環比+7.4%,正極15.0萬噸,環比+6.4%,負極15.2萬噸,環比+8.2%,隔膜16.4億平,環比+7.6%,電解液9.7萬噸,環比+6.6%,整體環比提升。④產業鏈價格來看,9月產業鏈價格漲跌互現。截至928日當周,正極材料——三元811、三元523、磷酸鐵鋰均價分別為14.78萬元/噸、12.06萬元/噸、3.38萬元/噸,月內分別+1.3%+1.1%-5.3%;負極材料——中、高端人造石墨價格分別為3.17萬元/噸、4.83萬元/噸,月內分別+0.6%-0.4%;隔膜——濕法、干法隔膜價格分別為1.13/平方米、0.43/平方米,月內持平;電解液——六氟磷酸鋰價格為5.82萬元/噸,月內+4.3%。⑤固態電池領域:9月以來催化較多。包括——政策方面,工信部發布《電子信息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支持全固態電池技術方向基礎研究。技術層面,孚能科技預計在今年年底建成設計產能達0.2GWh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中試線,並計劃在2026年將全固態電池產能擴大至GWh級別。長安汽車預計在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裝車驗證,2027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能量密度達400Wh/kg億緯鋰能固態電池研究院成都量產基地已揭牌,並有「龍泉二號」全固態電池下線。

2)光伏:國內終端需求支撐偏弱,組件出口增速回暖,「反內卷」政策推進下,價格整體持穩。①內需方面,9月公佈的8月新增裝機數據顯示,1-8月光伏累計新增裝機230.61GW,同比+64.7%,增速較7月的+80.7%繼續回落。單月數據來看,8月當月新增光伏裝機7.36GW,環比-33.4%,同比-55.3%。「5.31」搶裝結束后,國內終端需求支撐較弱。②出口來看,8月組件、逆變器出口金額分別為29.21億美元、8.78億美元,環比+31.4%-3.6%,同比+19.9%+1.9%,組件出口回暖。③產業鏈價格來看,光伏「反內卷」政策推進下,9月硅料價格繼續上行,硅片、電池片、組件價格整體持穩。截至928日當周,硅料——緻密料均價51/kg,月內+10.9 %;硅片——N182*210mm/130um硅片均價1.40/片,月內持穩;電池片——雙面Topcon電池片均價0.30/w,月內持穩;組件——雙面Topcon組件182mm均價0.69/w,月內持穩。

總結

綜觀9月行業信息數據,經濟總體平穩運行,結構上出口維持韌性、內需在「金九銀十」旺季的帶動下邊際回暖,但各行業表現冷熱不均。供給側治理與產業升級先行見效,對應上游資源品與新興製造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景氣度先行佔優;需求側刺激與消費信心修復滯后使得傳統原材料、消費板塊「旺季不旺」。展望后續,若財政支出加速、更多穩地產&促消費的需求側配套支持政策能夠落地,則傳統原材料、消費板塊景氣度有望回暖,行業間分化格局趨於收斂。反之,上游資源品階段性佔優的格局可能持續。與此同時,受益於國內產業升級、海外製造業修復的製造業方向有望維持較高景氣。

數據基於公開數據整理,可能存在信息滯后、不全面的風險。以上數據根據公開數據等整理,可能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信息不全面的風險。

證券研究報告:9月行業信息回顧與總結:「金九銀十」旺季中行業分化的特徵與邏輯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10月09日

報告發布機構: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分析師:牟一凌

SAC執業編號:S1130525060002

郵箱:mouyiling@gjzq.com.cn

證券分析師:沈心怡

SAC執業編號:S1130525070002

郵箱:shenxinyigjzq.com.c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