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價突破4000美元背后的三大支撐因素

2025-10-09 18:02

(來源:ETF鍊金師)

  近期國際金融環境的變化使得黃金的避險和儲備屬性愈發明顯,金價再次迎來了歷史性時刻。根據Wind的數據,截至10月7日,紐約期金首次觸及4000美元/盎司的關口,日內上漲0.55%,年內累積漲幅超50%。與此同時,現貨黃金價格報3976.94美元/盎司,10月8日現貨黃金更是站上了4040美元/盎司,再次刷新歷史高位。

  在這一背景下,港股市場的黃金股票也表現強勁,赤峰黃金股價上漲13.26%,山東黃金漲幅達到7.60%。進入10月9日,中證滬港深黃金產業股票指數開盤時大幅上漲超過5%。光大證券的宏觀首席分析師趙格格指出,金價上漲的背后有三大新變量在發揮作用,分別是美國政府停擺、歐日政壇變局以及資金流入黃金ETF。

  首先,美國政府的停擺持續時間超出歷史平均水平,這引發市場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及其債務信用的擔憂。政府停擺期間,經濟數據發佈暫停,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會繼續維持寬松政策,這進一步推動資金流入黃金,以提前押注未來的降息預期。

  其次,歐日政壇的變動削弱了市場對主權貨幣的信心。日本自民黨新任黨首高市早苗的當選推動了財政貨幣政策的「雙寬松」立場,這加劇了市場對日元貶值及日本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而法國總理勒科爾尼的辭職則使得法國的財政整頓計劃面臨再次受阻,進一步推高了歐洲的主權債務風險。

  最后,最近美歐市場的資金大量流入黃金ETF,顯示出避險需求正在向私人投資領域擴散。隨着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下降,而地緣政治動盪和發達經濟體的債務風險上升,則促使私人投資者加大黃金配置以對衝信用貨幣體系的不確定性,成為推動金價上漲的新動力。

國信證券的宏觀分析師邵興宇指出,未來2-3年內,全球貨幣信用體系的重構、去美元化趨勢、各國央行持續購金以及供需結構的失衡等多重因素,將為黃金價格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儘管短期內金價的上漲動能有所釋放,但美聯儲的寬松政策、地緣政治風險的常態化及市場投資需求的持續流入,仍將使金價維持在高位震盪偏強的態勢。

中信期貨的分析師朱善穎提到,未來需關注美國政府停擺的進展,以及停擺結束后非農和通脹數據的發佈,這可能對短期降息預期造成擾動。同時,價格波動率的變化也值得注意,若后續價格波動顯著放大,可能會引發價格調整風險的加劇。

  此外,中信建投的深策略分析師夏凡捷認為,政府關門帶來的擾動及未來降息和衰退預期,進一步加劇了全球投資者對美元信用和美國主權債務的擔憂,這推動了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及比特幣價格的上漲。同時,受供給短缺和算力革命邏輯影響,銅價近期也有明顯上漲,投資者應關注金銀銅等有色板塊的投資機會。

  整體而言,雖然市場對金價表現短期偏謹慎,但長期前景依然樂觀。隨着金融市場對「安全資產」定義的變化,黃金的迴歸或許將標誌着一種新秩序的開始。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公募基金提供了兩種佈局黃金資產的工具,分別是黃金商品ETF及聯接基金,以及黃金股ETF及聯接基金。

  首先,黃金商品ETF主要投資於現貨黃金,市場上有14只此類ETF。例如華安黃金ETF(基金代碼:000217.OF),其主要投資於上海黃金交易所掛牌的Au99.99合約。得益於黃金配置需求的增長,華安黃金ETF的規模從2024年底286.8億元迅速擴大至2025年9月30日的682.6億元。

  其次,黃金股ETF則相較於黃金價格,具有更高的業績彈性,因此在金價上漲的背景下,黃金股成為主要受益對象。市場中存在跟蹤黃金股指數的ETF,例如國泰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對應聯接基金:021673.OF),該ETF涵蓋了紫金礦業、山東黃金和中金黃金等多家黃金股。

  需要強調的是,黃金作為高波動性資產,歷史上曾經歷過較大回撤,投資者在配置黃金資產時需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合理選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