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每日機構分析:10月9日

2025-10-09 18:59

轉自:新華財經

•野村證券:外資殺回,日元跌破150大關在即

•高盛:美聯儲降息與企業盈利改善預期支撐風險資產

•牛津經濟研究院:西班牙經濟增長或延續至明年

【機構分析】

•牛津經濟研究院分析師表示,西班牙至少在短期內能夠繼續表現優於其歐洲鄰國。這個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在過去幾年里一直表現亮眼,這得益於后疫情時代的旅遊業繁榮、強勁的就業市場以及對歐盟投資基金的充分利用。西班牙快於歐洲同行的增長應會持續到明年。較低的能源成本幫助工業行業表現優於同行,而更強勁的增長則導致對勞動力的需求激增,西班牙通過強勁的移民流入滿足了這一需求,從而提振了可支配收入和消費者支出。

•澳洲聯邦銀行(CBA)外匯策略師指出,美元兑日元漲勢強勁,短期難擋。高市早苗確認出任日本首相,疊加日本央行10月貨幣政策會議,可能成為日元進一步走弱的關鍵催化。若高市早苗明確鴿派財政策略,且日央行釋放短期內不加息信號,將加劇利差優勢,推動美元兑日元繼續上行。

•澳洲聯邦銀行(CBA)策略師指出,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紀要符合預期,未改變市場對年底前降息兩次的預期。儘管美國政府停擺導致關鍵經濟數據延迟發佈,增加10月決策難度,但投資者仍預計12月前累計降息約44個基點。

•荷蘭國際集團(ING)策略師指出,當前歐元區政府債券市場波動性低迷,疊加歐洲央行的支撐作用,使得法、意等國與德國之間的國債收益率息差極具投資吸引力。Tradeweb數據顯示,10年期法國和意大利國債與德債的息差分別為82個基點,雙雙處於收窄狀態。

•荷蘭國際集團(ING)策略主管表示,法國總統馬克龍預計將任命新總理,這一政治進展可能為歐元帶來喘息機會。市場此前擔憂將舉行分裂性選舉,而新總理任命被視為積極意外,有助於縮小法德國債收益率利差,提振市場信心,進而為歐元提供支撐。

•摩根士丹利預計,受AI半導體上行周期和非科技產品需求支撐,韓國出口在2025年底前將維持積極態勢,四季度內存需求有望延續動能,但10月受假期和提前發貨影響或暫時走弱。

•高盛交易員稱,全球股指穩居關鍵均線之上,流動性充裕支撐風險資產,買家持續入場,策略應為「風險未變前追逐風險」。他預計降息與盈利改善將推動市場,關注財報季及FOMC會議,並看好長久期資產。

•摩根士丹利報告稱,算力投入10倍增長或於2026年催生AI模型能力非線性躍升,構成未被重視的「催化劑」。儘管存在「規模牆」等風險,但新研究緩解模型崩潰擔憂,若實現將重塑AI基礎設施至全球供應鏈的資產估值。

•野村策略師稱,日元疲軟推動日本股市延續漲勢,外資正迴流,預期市盈率達安倍執政以來高點17倍。成長股領漲反映流動性預期升溫。若日本新政府干預日元或10月不加息,美元兑日元若跌破150,「高市行情」或失動能。

•三菱日聯分析師指出,泰國宏觀環境温和,央行釋放寬松信號,疊加財政支持,推動股市升至高位。儘管亞洲貨幣波動有限,但AI買盤與科技股反彈支撐新興亞洲股市上行趨勢。

編輯:馬萌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