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9 16:20
AI總結
中國創新葯企憑藉七年來政策、資本和人才的積累,迎來「DeepSeek時刻」,在研發能力和臨牀數據質量上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跨國藥企爭相合作的對象。
創新葯「質變」顯著。2025年ASCO年會上,近三分之一的重要研究成果來自中國企業,中國藥企在新葯療效和臨牀研究可信度方面取得突破。
南方東英恆生生物科技ETF(3174.HK)匯聚康方生物、科倫博泰等龍頭企業,為投資者把握中國創新葯高速成長提供便捷工具。
今年港股生物科技投資,繞不開專利出海,跨國藥企愈發青睞中國藥企的新葯專利。
從默默無聞到站上世界舞臺,中國創新葯企以「DeepSeek式」的突破——低成本、高性能——重新定義全球醫藥格局。在過去七年的資本紅利與政策紅利積累下,中國藥企的創新葯研發能力及臨牀數據質量,已可媲美國際先進水平,中國創新葯專利成為跨國藥企爭相買入的香餑餑。
這個故事指向一項投資機會:南方東英恆生生物科技ETF(3174.HK)。該ETF投資於香港上市的30間最大生物科技公司,康方生物、科倫博泰等領先中國生物科技藥企,助力投資者輕松把握這難得的增長契機。
士別七載
三重積累創造創新葯「DeepSeek時刻」
中國創新葯能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離不開政策、資本、人才的多年積累。
時間回溯2018年,中國醫藥行業有兩大里程碑事件——
一是政策層面,國家組織藥品談判採購制度,帶量採購政策極大壓縮仿製藥的利潤空間,推動藥企將目光轉向創新葯研發。
二是資本市場層面,港交所《上市規則》第18A章橫空出世。18A通過豁免傳統盈利/收入測試、聚焦研發進展與技術壁壘,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融資,這為眾多初創藥企開啟關鍵資金通道。
再加上近年來越來越多跨國藥企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大批海外科研人才迴流,共同為中國藥企注入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全面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
三重積累下,中國藥企「內修」功力大升,在效率和成本上優勢顯著。中國創新葯研發走上了發展新紀元。
進入2025年,跨國藥企在專利懸崖迫近和降價壓力下尋求收購新葯專利,發現了中國藥企的寶藏資產,有助於實現「降本」與「提速」的雙贏——
這些專利成本低,合作首付款通常較國際同業低60%至70%,整體交易規模亦小40%至50%ⅰ,為全球合作提供高性價比的起點。
高效的研發亦可助解燃眉之急,中國擁有龐大且多元的患者羣體,能極大加速臨牀試驗的患者招募;再結合國內成熟的產業鏈與日益普及的AI輔助技術,使得新葯研發從早期發現推進至進入臨牀階段的周期,可較國際同行縮短30%至50%ⅱ,
如果只有低價高效,或許還無法改變對中國藥企資產的刻板印象。這次歷史性轉變最關鍵的是「質變」。
刮目相看
中國創新葯「質變」驚人
在2025年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接近三分之一的重要研究成果展示來自中國企業,其中包括73場權威口頭報告及11項被列為「突破性進展」的研究——而在2015年,中國僅有1項研究入選。
艾昆緯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腫瘤新葯臨牀研究中的參與度大幅提升,中國腫瘤臨牀試驗佔比從2014年的5%躍升至2024年的39% ⅲ。
中國創新葯的「質變」主要源自兩大方面,一是新葯療效,二是臨牀研究的可信度。
例如康方生物的Harmoni-2的研究,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在「頭對頭」臨牀試驗中擊敗明星抗癌藥K藥,證實了其卓越療效ⅳ。
圖表:中國生物科技在ASCO上實力的跨越性提升
數據源:醫藥魔方,Jefferies研究
在同類首創(First-in-Class,FIC)和同類最優(Best-in-class,BIC),越來越多中國藥企嶄露頭角。
自2022-2025年間,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已開發出639種同類首創(FIC)候選藥物,較2018-2021年間的137種增長360%,增速快於美國、歐盟和日本企業開發的FIC候選藥物100-150%的增幅ⅴ。
而同類最優(BIC)藥物,科倫博泰的ADC新葯SKB264是傑出代表。SKB264憑藉其創新技術,在確保強效殺傷癌細胞的同時,顯著降低傳統化療的毒副作用,這一優勢使其展現出超越同類在研藥物的巨大潛力。這吸引了跨國藥企默沙東與之達成高達93億美元的合作,並已為其佈局14項全球三期臨牀試驗。
在臨牀研究的可信度方面,康方生物的創新葯依沃西(AK112)完成里程碑式的正名。
過去,國際學術界對中國自主開展的臨牀實驗數據常持懷疑態度,認為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全球患者。而康方生物的臨牀試驗——HARMONi研究——徹底打破這一成見。該研究在中國患者中取得的優異療效數據,與后續在全球多中心臨牀試驗中得出的結果高度一致。
這首次向全球證明,在中國嚴格執行的臨牀研究,其數據真實、可靠,且其結論能推及全球人羣,為中國創新葯走向世界掃清關鍵障礙。
士別七載,當刮目相待。中國創新葯正迎來「Deepseek時刻」,產業在效率、成本及療效層面展現全球競爭力。對於投資者而言,南方東英恆生生物科技ETF(3174.HK)匯聚康方生物、科倫博泰等領先中國生物科技藥企,是參與這一歷史性機遇的便捷工具。
ⅰJefferies Research
ⅱMcKinsey
ⅲIQVIA
ⅳ公司公告
ⅴPharmCube, Jefferies Research
本文件僅供一般參考,並不構成投資或任何方面的意見,亦不應被視為要約或遊說投資於任何投資產品。 如欲獲取投資之意見,請諮詢閣下的專業法律,税務和財務顧問。 投資涉及風險。 投資者應仔細閲讀有關基金的銷售文件及產品數據概要,以獲取進一步資料,包括當中所載之產品特色及所有風險因素。 投資者不應僅憑本文件作出投資決定。 本文件不適用于禁止其分發或發送的司法管轄區。 本文件並不具法律約束力。 南方東英對本文件概不負責,並表明不會就因本文件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件並不授予收件人任何使用所載信息的版權或知識產權(不論是直接,或非直接,或暗示)。 在未經南方東英書面同意下,不得複印,分發或複製本文件內之任何數據或任何部分。
本文件所述產品或面臨地域、市場、行業或投資工具集中風險。相比具有更多元化投資組合的基金,本文件所述產品的價值波動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