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9 17:42
國慶收假首日開市,A股如期強勢上漲。
截至收盤,滬指收漲1.32%,報3933.97點,突破8月前高並創2015年7月以來新高。深成指、創業板指也分別上漲1.47%和0.73%,也均創階段新高。
板塊表現中,除了在假期中被顯著搶跑的貴金屬和有色板塊強勢大漲外,可控核聚變、超導、金屬新材料等新賽道也表現較為出色,盤中漲幅都超過了5%。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不少這些賽道股都是在科創板上市,由此科創板50ETF(588080)今天也大漲2.86%,領跑寬基ETF。
盤面來看,今天的A股可控核聚變板塊堪稱爆發漲停潮。
截至收盤,西部超導、國光電氣、哈焊華通、英傑電氣、中洲特材等多股20CM漲停,天力複合、愛科賽博、久盛電氣漲超13%,還有上海電氣、浙富控股、融發核電、海陸重工等大量個股漲停。
消息面上,10月1日,位於安徽合肥的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項目建設迎來關鍵突破,裝置主機的核心部件杜瓦底座已成功研製並順利完成交付安裝。此次杜瓦底座的精準落位,不僅標誌着BEST裝置主機安裝工作即將全面展開,也意味着項目主體工程建設邁入了新階段。
除BEST裝置取得進展外,可控核聚變領域在近期利好頻頻。中核集團於9月24日正式亮相其新成立的中國聚變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高達150億元,明確以2050年實現聚變能源商用為目標,將依託上海、成都兩地的研發資源,並計劃在上海新建「中國環流四號」高温超導聚變裝置。
有分析指出,技術突破標誌可控核聚變主體工程進入新階段,有望縮短商業化時間;國際大會提升市場樂觀情緒,吸引資本流入。整體看,消息面利好產業鏈各環節,從材料到設備企業均或受益,板塊估值提振潛力顯著。
比如今天20CM漲停的西部超導、國光電氣均為市場認可度較高的科創板核電概念龍頭。
西部超導是全球唯一NbTi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全流程企業,2024年超導產品收入同比增32.41%,已為GE、SIEMENS及上海聯影重要供應商。據2025年5月20日互動易,公司的超導線材已用於可控核聚變項目,屬「人造太陽」關鍵材料。
而國光電氣公司則長期為「EAST」、「HL」系列等國內聚變科學裝置配套關鍵專用部件,並跟進「BEST」、「HL-3」等項目,具備偏濾器、第一壁等核心部件製造能力,處於可控核聚變產業鏈關鍵位置。
此外,還有合鍛智能涉足核聚變設備製造及部件技術;永鼎股份專注超導材料在聚變能領域應用;哈焊華通提供關鍵焊接材料;上海電氣承接大型聚變裝置工程建設,等等。這些企業都迎來了強勢漲停。
除了核電產業鏈外,今天的芯片半導體板塊在盤中的表現也尤為搶眼。其中燦芯股份強勢20CM漲停,燕東微、晶合集成、芯原股份、華虹公司等芯片巨頭盤中一度衝擊20CM漲停。而萬億市值的芯片巨頭中芯國際也盤中一度大漲超9%創歷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迎來重大突破的可控核聚變板塊,還是盤中全線大漲的芯片半導體板塊,它們當中大多數都是在科創板上市的核心企業,這也導致了科創板相關指數在今天表現中大幅跑贏了三大指數。
歷史已無數次驗證,每當牛市行情來臨,資金都更願意去配置更高彈性的資產以博取更高的α收益。而這一波牛市中,集中了核電、超導、半導體等熱門新賽道核心資產的科創板就很好滿足了資金的訴求。
科創板50指數在歷史上的業績堪稱優異。在去年9·24以來的上漲行情中,截至2025年10月9日,科創板50指數漲超139%,大幅跑贏同期創業板50、科創100、中證2000、滬深300等指數。
國慶假期前后,OpenAI接連公佈了幾項進展,攪動了整個資本市場,具體來看主要有這麼幾件:1、Sora2發佈垂直App工具引發瘋狂下載;2、與三星、SK海力士就存儲芯片開發達成合作;3、與AMD達成合作,未來將採購大量AMD芯片。
根據應用情報提供商Appfigures的最新數據,Sora在上線首周獲得了62.7萬次iOS下載,比ChatGPT(60.6萬次)還多,僅花三天便躍居美國AppStore總榜第一名,超過了所有主流AI應用。
從Sora2的App端表現來看,當前多模態理解與生成技術已突破具備商業化價值的臨界點。
AI生成的視頻中動作可控性與內容觀賞度均顯著提升,因此用户的創作、付費、分發意願大幅提升。
在此基礎上,OpenAI正一邊持續突破多模態與智能體等模型邊界,一邊強化商業化路徑與C端生態佈局。
對投資更具借鑑意義的是,AI正從生產力工具加速演進為內容與交互的基礎平臺,帶動多模態生成、實時交互等高頻應用涌現,必然整體推高模型調用與Tokens消耗,為算力與平臺層開啟新一輪增長周期。
這就跟OpenAI的芯片版圖牽上線了,因為目前的計算和存儲資源仍然跟不上新產品+新功能的需求,本來可以更加爆款的產品現在沒辦法進一步火爆,所以我們還沒看到算力和存力的天花板。
算力芯片很早地成爲了AI投資的主線,OpenAI爲了滿足未來的推理需求,在收入遠未覆蓋芯片資本開支的情況下不斷融資鋪排,今年已經先后和甲骨文、英偉達、博通、AMD達成合作。
而存力,得益於產能結構性調整步入了漲價周期,現在市場一邊惜售一邊擔憂斷供互相擠壓,更加劇了這種供需失衡,導致價格飛昇。Sora2的出圈證明了,對於未來多模態的實時推理場景,存儲芯片的價值同樣不可小覷。
正因如此,存儲芯片方向的發酵近期令到相關公司股價迎來快速上漲,成為芯片板塊持續強勢的另一大動力。
而國內算力方面,國產算力的適配工作已經滲透到AI大模型研發的更早期階段。此前,國內大模型廠商公佈的更新版本,都迅速與國產芯片進行了適配。
DeepSeek發佈的DeepSeek-V3.2-Exp,支持國產開發生態tilelang語言,並實現與寒武紀、海光、昇騰等芯片的首日適配,展示了開放協同的算力兼容能力。阿里巴巴於10月4日發佈並開源的Qwen3-VL系列多模態模型也實現昇騰芯片的0Day適配,加速國產硬件生態落地。
當前AI應用落地的競爭核心從單一語言智能轉向多模態生成與理解能力,國內頭部廠商正快速補齊這一關鍵環節並在國際基準測試中嶄露頭角。
快手可靈2.5Turbo於10月2日在全球視頻生成模型榜單中登頂圖生視頻與文生視頻雙榜首,體現其在視頻生成與內容質量上的國際領先水平。字節跳動於10月2日與UCLA推出Self-Forcing++視頻生成技術,可生成4分15秒高清視頻,視覺穩定性提升至2.6倍。
隨着多模態生成與實時推理場景不斷豐富,國產算力+存力方向,遍及整個半導體產業鏈,有望進入內生驅動的新一輪成長周期。
四季度的投資主線,依然還會是以科技與周期為主。
我們觀察到,節后資金從積極追逐多數細分主題集中到少數景氣方向,其中國產替代作為輪動線索,雖然芯片板塊近期加速上漲,但是持續的賺錢效應進一步加強了市場「算力為先」的信仰。
但半導體多數龍頭公司在科創板和港股上市,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有門檻,如有佈局需要可以留意下科創板50ETF(588080)和芯片ETF易方達(516350)。
科創板50ETF(588080)是跟蹤科創板50指數的ETF產品,今年以來的規模增長超178億元,最新規模達767.6億元,規模同指數第一,也是跟蹤科創板所有指數ETF中規模最大的;其綜合費率0.2%/年,屬於股票型ETF最低一檔。
該指數由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股票組成,「硬科技」龍頭特徵顯著,高度聚焦芯片及其相關產業鏈,半導體權重佔比高達66%,包括寒武紀、中芯國際、海光信息、瀾起科技、中微公司等龍頭公司。
而芯片ETF易方達(516350)近5日連續「吸金」,資金淨流入額超1億元,其跟蹤中證芯片產業指數,涉及芯片設計、製造、封裝與測試等領域公司,聚焦AI芯片,成分股中既包含中芯國際等成熟龍頭,也涵蓋寒武紀、海光信息等AI芯片領域高成長企業,兼顧產業穩定性與創新活力;綜合費率0.2%/年,同類最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