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9 17:10
(來源:老張投研)
寧德時代,再度向鋰電上游產業出手!
就在9月29日,富臨精工公告,將與寧德時代牽手對自家子公司江西昇華增資擴股,預計構成資產重組。其中,富臨精工擬增資10億,而寧德時代出手更為闊綽,約26億!
增資完成后,寧德時代將一躍成為江西昇華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從約19%提升至51%,富臨精工相應股權比例則降至47.4%。
顯然,對於富臨精工來説,本次合作十分利於進一步導入戰略股東資源,可謂「背靠大樹好乘涼」。
事實上,這是自2021年3月以來,富臨精工與寧德時代第九次「牽手」!單是2025年,富臨精工就已與之簽署了5項相關合作文件,涉及鋰電正極材料戰略佈局、增資擴股、預付款等。
例如,2025年6月,富臨精工宣佈,獲寧德時代5億支持用於鋰電正極材料基地建設,並且未來2025年-2029年的相關產能至少80%將由寧德時代承諾採購。
9月18日,富臨精工再發公告,子公司江西昇華與寧德時代簽訂《預付款協議》,獲資15億,用於鎖定供貨寧德時代以及自身基地建設。其中5億已經支付,剩余10億將在11月結清。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寧德時代願意與江西昇華長期綁定並最終將其收入囊中呢?
答案就是,高壓密磷酸鐵鋰材料。
隨着電動化轉型加速以及技術的不斷進步,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時長、續航里程被提出了更高要求。
涉及到電池方面,主要就是圍繞能量密度、安全、循環壽命等角度去突破,這自然就使得不可或缺的高性能電池正極材料——高壓密磷酸鐵鋰,需求非常旺盛。
這種材料之所以備受歡迎,原因無外乎兩方面。
一方面,能有效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體積利用率。
經過特殊的工藝製備,高壓實磷酸鐵鋰在壓制或填充過程中能達到更高的壓實密度,相同體積內可裝入更多活性材料,從而提升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
另一方面,保持了傳統磷酸鐵鋰的原有優點。
即便提升了壓實密度,高壓實磷酸鐵鋰仍然保留了熱穩定性好、循環壽命長、環境友好的優勢。
而富臨精工的子公司江西昇華,恰好就是高壓實磷酸鐵鋰領域的佼佼者!
目前,能夠實現量產高壓實磷酸鐵鋰的企業只有富臨精工、湖南裕能、龍蟠科技等。
相較同行,富臨精工技術獨特,製備工藝採用的是草酸亞鐵法,國內首創。該技術以二價鐵源為原料,與其他採用三價鐵源的路線比較,工藝更為簡單,產品特性更優,可降低單噸能耗15%,並使得顆粒尺寸均勻度提升30%,粉末壓實密度上限更高。
目前,公司已批量交付四代磷酸鐵鋰,即壓實密度為2.6g/cm³的產品。同時,寧德時代已與公司2.7g/cm³鐵鋰用於神行電池二代及大容量儲能等進行磋商,第五代產品后續有望逐步導入量產。
隨着行業回暖,磷酸鐵鋰正極核心原材料碳酸鋰價格逐步穩定,與寧德時代深度綁定的富臨精工,業績實現高增長。
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公司鋰電正極材料營收39.58億,同比增長約100%,佔總收入比重約70%。具體來看,出貨10.5萬噸,同比大增120%,公司接近滿產。
相應地,同期內富臨精工營收、淨利潤分別為58.13億、1.75億,分別實現增長約62%、32%,大有王者歸來的氣勢。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公司鋰電正極材料營收體量不小,但盈利能力較弱,毛利率很低,2025上半年只有5.24%,2024年更是低至3.89%。顯然,若只將重心放在鋰電正極材料這一個籃子里似乎不妥。
所以,富臨精工還「押寶」了另外兩塊業務。
一個是,新能源汽車配件。
據統計,2025年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約49%,尚未觸及天花板。隨着廠商技術實力、品牌、客户認知度的快速提升,這一塊仍有可觀發展空間。落實到具體,富臨精工相關汽配業務或許之后主要發力在兩點。
首先,空氣懸掛系統。
相較傳統式懸掛,空氣懸掛能進一步提升駕駛舒適性,之前因成本高常用於高端車型。近年來隨着國產替代逐步推進,這一系統正向中端車加速滲透。2024年一季度,20-30萬的車型空氣懸掛系統滲透率還僅在0.5%,2025年一季度這一數字已達4.3%。
富臨精工,目前就已實現了空氣懸掛核心組件CDC電磁閥300萬支的產能,可配套75萬輛車,併成功取得比亞迪、嵐圖等相關廠商項目定點,2025年放量在即。
其次,熱管理系統。
相較傳統車,新能源汽車對熱管理的需求強化,單車配套系統價值量更高,從約2000元增至6000元以上。
現階段,富臨精工的汽車熱管理產品已由零部件向集成化轉變,相關產品獲得奇瑞、賽力斯等知名廠商認可。
可見,除了鋰電正極材料,富臨精工也早已在空氣懸掛、熱管理這兩大細分領域提前卡位,穩穩坐上了新能源「順風車」。
另一個是,人形機器人。
毫無疑問,這又是一塊巨大的蛋糕。2025年2月,富臨精工聯合智元機器人、巨星新材料等共5家公司,各持股20%成立了人形機器人合作項目。
此次合作,富臨精工主要擔任電關節模組供應商,產品如諧波減速器、行星減速器等。需要指出的是,切入人形機器人領域不久,富臨精工就做出了成績!8月份,公司就已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相關產品已經實現客户交付。
具體來説,富臨精工在人形機器人的先發優勢較為顯著。
其一是技術協同。因為公司此前是專注汽配業務,有成熟的精密零部件生產體系,這便與人形機器人零部件製造存在較高的技術共通性。
其二是客户優勢。富臨精工主要客户涵蓋新能源汽車主機廠、動力電池企業、傳統車企如上汽、比亞迪、賽力斯等,這些企業均在人形機器人積極佈局。而富臨精工與上述客户之間長年穩定的合作關係自然使其未來有望橫向切入相關供應鏈體系。
所以,如果只把富臨精工當做一家鋰電上游材料供應商,那可就把它看扁了!
實際上,無論是新能源還是人形機器人,富臨精工,都已精準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