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個性化趨勢明顯,出境旅客「低齡化」:長假凸顯旅遊業迭代|華夏雙節觀察

2025-10-09 14:45

專題:國慶假期消費市場觀察

(王瀟雨 攝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 北京報道

國慶中秋雙節疊加的8天「超級黃金周」正式收官,旅遊市場熱度如此前的預測一樣再創新高。據交通運輸部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累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24.32億人次,日均3.04億人次,同比增長6.2%。

在人們出遊熱情持續釋放,全行業各項指標顯著增長的背后,從諸多出遊行為、消費選擇以及與以往長假期間出行習慣等諸多方面變化相比,可以瞥見在經過數十年發展轉型之后,每一個公眾假期出遊熱潮都成為中國旅遊產業升級迭代的「舞臺」。在社會經濟變遷和民眾生活方式的演進中,旅遊正逐步從標準化、團體化的「千篇一律」轉向個性化、碎片化的「沉浸式參與」,消費模式從精英階層的奢侈享受轉向全民參與的大眾休閒。

「愛玩」到「會玩」

「在返鄉探親和大眾旅遊雙重需求疊加的背景下,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長線跨省、跨境旅行趨勢明顯,整體呈現走得更遠、玩法更多、品質更高的特徵。」同程旅行10月8日發佈的《2025國慶中秋假期旅行消費報告》顯示。在「短途高頻次,長線高品質」的假期旅行主基調下,用户的消費潛力也得到了持續釋放。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多居室、高品質的住宿產品,以及私家團、定製遊的跟團遊產品預訂熱度持續走高。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國慶中秋假期,同時預訂2個及以上城市的用户佔比,同比增長超過20%,連住2天及以上的國內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過52%,國內非一線城市的高品質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過90%。從同程旅行度假門店在假期的發團情況來看,非一線城市用户預訂國內和出境跟團遊產品的花費,同比增長超過33%。

國內遊方面,機票長距離航段增速顯著,高速、高架、高鐵新線路的開通,不僅提升了跨省旅行的效率,也將沿線熱門景區串珠成鏈,形成區域黃金旅遊帶;而簽證政策的優化,以及國際航班的增加,使得出入境市場供需兩旺。

「每年長假身邊親戚朋友大部分都會選擇出遊,包括出國或是國內遊,出行方式也包括搭乘飛機、高鐵或者自駕,去的也大多是耳熟能詳的目的地或者城市,但今年感覺有點不一樣了,大家似乎更喜歡去一些不是那麼知名的城市或者景點,尤其是出境遊的朋友很多時候發現他們發朋友圈定位的地方我完全都沒聽説過,大家的旅行地圖也更是擴展到像什麼非洲、南美甚至北極圈。」生活在上海的外企職員小何10月8日剛從一場東南亞潛水之旅歸來,在與《華夏時報》記者交流時表示,從一個時期以來的觀察,發現越來越多人出遊開始變得跟以前不一樣,「比如我這次假期選擇了一個印度尼西亞不太出名的海島,因為交通比較輾轉所以在國內潛水愛好者圈子里並不是熱門目的地,之前去即便是國內長假期間也很少見到國內遊客,但這次走在當地街頭、餐館或是坐船出海一路遇到太多國內同胞,甚至恍惚間以為自己在海南潛水。」

在線旅遊服務平臺去哪兒網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長假期間,23到40歲人羣已經成為出境遊的絕對主力,佔到平臺購買出境機票旅客近七成,其中13到17歲首次購買出境機票的青少年增幅達到63%。

去哪兒網方面透露,中國遊客在境外預定酒店覆蓋城市達到4588個,「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放假了」這樣的説法毫不誇張。

在北京經營一家俬營旅行社超過二十年的旅遊業資深人士在長假期間與《華夏時報》記者交流時坦言,「以前那種比較模式化的線路和項目設計基本上已經沒什麼競爭力了,如今的跟團遊客已經完全放棄了被安排的那種打卡拍照的旅行模式,會提出很多碎片化的需求,甚至很多遊客還會帶着明確的主題或者目的來找旅行社定製線路,成團的規模也更多以十人以內的小規模為主。」

攜程發佈的「2025國慶中秋雙節旅遊報告」顯示,遠途旅行與深度體驗成為今年國慶旅遊主要趨勢,國內長途遊訂單佔比較去年提升3個百分點,出境長線遊也受到遊客熱捧,多個歐洲目的地訂單翻倍。同時還有不少小城憑獨特魅力成功出圈。攜程數據顯示,湖北恩施包車遊訂單增長3倍、山西運城包車遊訂單增長57%,還有因「雞排哥」更加火熱的景德鎮整體旅遊訂單量增長近40%。

攜程研究院指出,訂單增長的背后,反映了旅客對旅行意義的理解正不斷深化——從熱門到小眾,從觀光到沉浸,從規劃路線轉向表達情緒,中國遊客的消費選擇,正越來越清晰地體現「為情緒買單、為體驗付費」這一價值認同。

阿里巴巴旗下旅遊平臺飛豬於10月8日發佈的《2025國慶中秋假期出遊快報》中也指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多目的地「串游」趨勢明顯,遊客足跡進一步擴大,覆蓋超180個國家和地區,較去年大幅增長。遊客玩得更深入,國內三線及以下城市增長尤為強勁;東亞、東南亞以及澳新、歐洲的中小城市也翻倍增長,旅行興趣呈現出從經典目的地向小眾目的地加速分散的趨勢。

從遊客結構來看,飛豬數據顯示,1995年至1999年出生的95后扛起了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出遊的大旗,預訂人次佔比最高,達到近四分之一;2005年以后出生的05后也開始了獨立旅行,預訂人次同比去年大增61%,佔比也提升最快。

雙向「進化」

「旅遊不是爲了征服大自然,而是爲了與自己和解。」在臺州神仙居,乘坐電梯實現「無痛上山」的遊客王先生道出了許多旅行者的心聲。無論是電梯上山、滑梯下山,還是緩降型蹦極或酒店躺平,都是松弛型旅客的「舒適區」。在臺州神仙居、莽山五指峰、寧波象山靈巖等景區,配備了電梯或索道等助力遊客輕松上山的設備,假期間其門票訂單同比增幅在20%至100%不等。

還有一批秉持「省更多的力、看更多的風景」理念的旅客,紛紛選擇司導包車遊。平臺數據顯示,在境內,北京包車遊假期訂單同比增長75%,四川阿壩等風景勝地包車訂單增長翻倍;出境包車遊更是呈現深度化趨勢,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20%,其中日本市場總GMV增長180%,斯里蘭卡市場GMV同比增幅超300%。

取代傳統「到此一遊」式觀光的還有環島騎行、非遺體驗、夜遊演藝、城市解謎打卡等體驗式玩法,遊客對於行程的期待不再停留在景點本身,而轉向內容與情緒的滿足。

在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免通行費的政策刺激下,自駕遊用户規模進一步拉高。飛豬數據顯示,假期租車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約60%,其中乘坐飛機/高鐵落地后再租車自駕的趨勢尤為明顯。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前夕,由高速、高橋、高鐵組成的「三高」線路密集上新,串聯紅色、月色、秋色等主題景區和旅遊產品,使得出遊半徑在300公里左右的旅行頻次更高,體驗更加豐富;假期小客車免費通行全國收費公路,以及全國各地推出的文旅活動和消費補貼,進一步刺激了國內文旅市場的消費熱度。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9月,最新開通的高速、高鐵和高橋項目包括九綿高速、襄荊高鐵、沈白高鐵、花江峽谷大橋、常泰長江大橋等。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在花江峽谷大橋通車的帶動下,國慶中秋假期,花江大峽谷景區搜索熱度同比增長178%,與此同時,黃果樹、萬峰林等沿線景區搜索熱度提升明顯,其中黃果樹景區門票搜索熱度同比增長227%。

早已經成為出遊「主力軍」的大學生們也不再侷限於就近城市的「特種兵式」旅遊,轉而探索更多玩得久、體驗深入的長線目的地。飛豬數據顯示,大學生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63%,其中國際機票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110%。在該趨勢帶動下,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大學生的人均預訂金額較去年提升31%。

「夜遊經濟」的蓬勃發展,是遊客出行節奏改變的另一個直觀體現。假期期間,「夜遊」在攜程上的搜索熱度環比增幅超200%。

許多異地旅客在白天遊覽過景點風光后,又在夜晚品味城市別樣的文化脈搏與生活氣息:開設了夜間場次的展館門前大排長龍,上海浦東美術館、南京博物院等多家場館夜間熱度同比漲超5倍。同時,無人機煙花秀等視覺盛宴也頗為「出圈」,無錫禪意小鎮·拈花灣、重慶歡樂谷等景區熱度增長超30%。此外,假期間全國舉辦的300多場大型燈光秀,進一步鞏固了夜遊作為目的地吸引力關鍵要素的地位。

紅色文博遊、賞秋户外遊、觀景賞月遊,以及主打「閤家歡」的主題樂園親子游,成為假期旅行的主流玩法。國內部分非一線城市以知名景區為核心吸引力,憑藉便利的交通,以及豐富的日遊和夜遊活動,形成了層次豐富、主題多元、玩法多樣的「小城熱景」,一些熱門景區兼具紅色和賞秋、賞月屬性。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國慶中秋假期,在小城旅遊中搜索熱度最高的紅色景區、賞秋景區和夜遊景區分別是延安市延安革命紀念地景區、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景區、上饒市望仙谷。在中秋閤家歡氛圍的烘托下,以主題樂園為代表的親子游項目備受熱捧,荊州方特東方神話位居主題樂園假期預訂熱度之首。

價格「堅挺」

長假集中出遊在激發文旅出行市場同時,帶來的另一個問題遊客出行成本的飆升。

「幾個月前就計劃好和幾個朋友一起去日本旅遊,但當時考慮到可能有變數就沒有跟他們一起定機票,結果臨到出發前兩周發現直飛的機票已經漲到六七千元,即便選擇時間更長的轉機也需要四五千元,而朋友們早幾個月買的同樣線路只花了不到兩千元,」在北京工作的公司白領張先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按照以往的經驗,臨近出行時間機票很可能會來一波‘跳水’,結果等到假期快結束,價格還是一直‘堅挺’,考慮到綜合成本太高也就放棄了這次計劃中的旅行。」

實際上,此前多個長假出現的機票「尾盤跳水」現象並沒有在今年國慶長假重現,使得很多「等等黨」最終沒能贏得勝利,很多不得不花費更高的價格才得以成行。

根據航班管家10月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國慶期間,民航預計執行國際航班超1.6萬班次,日均航班量恢復至2019年的92.9%。航班集中於東南亞與東亞等地,兩者佔比75.4%,日韓泰三國為熱門目的地國家;航班恢復率上,TOP20國家中,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阿聯酋、英國、哈薩克斯坦、老撾、意大利、哈薩克斯坦等國日均通航頻次超過2019年水平。從機票價格水平來看,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國內機票(經濟艙)均價849元(含燃油附加費),與歷年國慶票價相近,同比2019年微降1.4%,同比2024年微增0.3%,整體票價水平穩定。

在返鄉探親和外出旅行兩大客流疊加下,國慶中秋假期的長線跨區需求明顯增加。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航段距離在400-800公里、800-1200公里,以及3200公里以上的國內機票佔比均超過20%,其中3200公里以上的航段量同比增長14%,增速在納入統計範圍內的全部航段中位居第一,新疆成為3200公里以上的航段量的熱門始發地和目的地。

不僅是機票,在國內遊客開始追求高品質出遊的整體趨勢下,在住宿方面的花費也進一步推升。長假旅遊出行產品價格的堅挺也使得很多遊客轉變出遊的方式,攜程數據顯示,今年假期分段式錯峰出行依然受到歡迎,許多遊客通過拼假方式,選擇在9月25日至30日提前出發,或在節中、甚至節后開啟旅程。

選擇錯峰出行,不僅提升了旅行體驗,也為消費者節省了可觀的出行成本。比如10月9-10日,上海-重慶、西安-呼和浩特等多條航線較假期降價超5成。截至目前,10月9-10日,多地錯峰出遊訂單漲幅明顯,例如石家莊、武漢、西安的訂單分別同比去年增長100%、68%和40%。

攜程研究院認為,長假集中出行模式帶來資源緊張與成本上漲問題,而「分段式」錯峰出行作為一種理性的選擇,可以有效疏解行業在高峰期的承載壓力,優化資源配置,也能緩解旅遊消費者的痛點。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