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猿編程亮相2025中非互聯網發展與合作論壇,AI教育賦能全球青少年成長

2025-10-09 16:30

9月29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2025中非互聯網發展與合作論壇「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論壇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王京濤,科摩羅郵政、電信、數字經濟及公正透明部祕書長姆馬迪·卡帕奇亞,布基納法索駐華大使畢達伍,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國雲出席論壇並致辭。布隆迪通信與媒體部部長加比·布加加,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彥出席論壇。論壇還邀請了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非洲國家政府部門、福建省和廈門市有關部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以及眾多知名企業和智庫代表參會。會議圍繞人工智能發展和機遇、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人工智能治理的國際合作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研討。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中非互聯網發展與合作論壇已成為促進中非科技領域交流的重要橋樑。本次論壇上,「AI教育」作為賦能青少年成長、提升數字素養的核心議題,受到廣泛關注。作為AI教育領域的企業代表,猿編程創始人李翊受邀出席活動,並就「人工智能教育發展方向」作主題分享。他系統闡述了AI教育的理念演進與實踐路徑,為中非數字教育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李翊強調:「AI時代的教育變革,不僅是技術工具的升級,更是教育目標的重構——要從傳授單一技能,轉向培養與AI協作的能力,構建適應智能時代的核心素養。這一轉變對全球青少年的未來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猿編程創始人李翊在論壇上主題演講

深耕AI教育,「4C體系」助力構建青少年核心素養

本次論壇上,李翊分享了題為《培養人工智能時代下的科技少年》的主題報告,全面介紹了猿編程的AI教育理念及實踐。他表示,猿編程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培養人工智能時代下的科技少年」為核心定位,而非侷限於培養傳統意義上的程序員。他認為,隨着AI技術的快速迭代,純編程執行類工作未來易被人工智能取代,因此教育的重點應放在讓孩子深度理解AI運行邏輯、與AI實現平等並行協作,同時推動人類認知向更高層次突破,尤其注重創造力與學科融合能力的培養。

基於這種目標,以及多年實踐積累的教學經驗與行業洞察,猿編程行業獨創提升青少年AI核心素養的「4C體系」。該體系通過Cognition(底層認知能力)、Complex Thinking(複合思維能力)、Confidence & Driver(自我效能)、Cross-discipline(學科融合)四大核心維度,將AI教育從單一「技能培養」升級為深層「認知發展」,幫助學生構建起適應智能時代的核心素養,為行業提供了可落地、可複製的規範化實踐框架。

具體來説,編程學習的獨特價值在於提供即時反饋與可見成果,讓AI素養的提升可感、可觸。在猿編程的教學實踐中,學生通過「編寫-運行-調試」的即時反饋循環,能顯著提升專注力、工作記憶等底層認知能力,同時建立「發現問題-拆解問題-算法實現-迭代優化」的完整認知鏈條,強化自主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與此同時,算法設計鍛鍊邏輯與結構化思維,系統開發培養整體規劃意識,讓複合思維能力在實踐中自然生長。更重要的是,每完成一個貼近生活的編程項目,學生都會獲得實實在在的成就感,形成「學習-實踐-收穫」的正向循環,持續強化自我效能感。此外,「4C體系」中,跨學科融合也是關鍵一環,真實世界的問題往往突破單一學科邊界,而編程的天然跨學科屬性,使其成為知識融合的最佳紐帶。

「真正的AI教育不應止步於讓學生掌握編程代碼、操作智能工具等表層技能,而應深入到認知與思維層面,幫助他們建立起應對未來挑戰的底層能力。」李翊進一步解釋道,「4C體系」的形成源於猿編程八年教學實踐的沉澱,同時在設計之初,團隊就聯合教育心理學、認知科學領域專家,結合青少年認知發展規律,確保每個維度都能對應到具體的教學場景,讓抽象的「素養培養」轉化為可操作、可感知的教學環節。

猿編程創始人李翊分享AI教育實踐案例

李翊現場以學生完成的「智能追光板」項目為例,指出該項目需學生理解光電效應(科學原理)、運用光敏傳感器(技術應用)、設計雙向感應結構(工程思維),並通過代碼實現「光強對比-方向判斷」的數學邏輯。通過這類項目,學生能直觀感受到「編程是連接多學科知識的紐帶」——原本抽象的科學原理、數學邏輯,都能通過動手實踐變得可感知、可應用。這也正是猿編程「讓AI教育落地到具體場景」的核心思路。

共話全球協作,以AI教育照亮全球青少年成長之路

長期深耕青少年AI教育領域,猿編程不僅在國內構建了成熟的教育體系,也在國際合作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李翊在報告中指出,猿編程曾在沙特舉辦的聯合國互聯網治理論壇分享AI教育實踐,其AI教育課程產品成功入選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人工智能為兒童」典型案例,並與多所海外知名高校保持學術交流。這些實踐為猿編程深度參與全球AI教育協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談及AI時代的人才培養,李翊認為離不開全球範圍的積極對話與協同努力。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沒有國界,青少年核心素養的培養也需要各國攜手探索。作為中國青少年AI教育領域的積極參與者,猿編程希望以本次論壇為重要契機,與全球的政府機構、科研院所、企業夥伴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探索AI教育的創新方向與治理路徑,推動AI教育朝着更加健康、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李翊特別表達了對中非AI教育合作的期待,他表示:「非洲擁有眾多潛力無限的青少年,猿編程願意將‘4C體系’的實踐經驗與非洲夥伴共享,幫助當地孩子發展人工智能時代的核心能力,讓他們不僅能成為AI時代的受益者,更能成長為推動技術創新的創造者。」

自2017年成立以來,猿編程始終聚焦青少年AI教育賽道,依託「4C體系」,猿編程已構建起覆蓋「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校園AI教育」的完整產品矩陣:面向家庭用户推出C系列《編程應用與計算思維》、A+系列《高級算法與人工智能》課程,匹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水平,累計服務學員超600萬;面向校園場景,推出AR編程、實物化編程等創新產品,目前已覆蓋全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的3500余所學校。

為不斷提升課程的科學性和創新性,猿編程於2020年成立「少兒編程研究院」,匯聚腦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頂尖專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最強大腦》科學總顧問、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劉嘉擔任首席科學顧問,《最強大腦》科學評審、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擔任認知科學顧問,讓課程產品始終紮根科學前沿。

本次亮相2025中非互聯網發展與合作論壇,不僅是對猿編程AI教育實踐成果的認可,更讓中國企業得以站在國際交流的平臺上,傳遞中國AI教育領域的實踐經驗。未來,猿編程將持續深化AI教育理念創新與產品研發,在推動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全球AI教育的健康發展貢獻企業力量,讓AI教育的光芒照亮更多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