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熱潮帶來電價飆升 美國家庭正遭遇「電力危機」…

2025-10-09 14:25

財聯社10月9日訊(編輯 劉蕊)隨着AI熱潮下算力需求激增,美國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正在飆升,推動美國居民電價正以遠超通脹的速度飆升,使得電費賬單正在成為美國普通民眾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AI熱潮下美國出現電價漲上天

近幾年來來,美國各地的居民用電價格一直快速上漲,並且增長趨勢似乎沒有放緩的跡象。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過去10年,美國居民平均電價攀升32%。自2022年以來,居民電價漲幅已超過通脹率,預計這一趨勢至少將持續到2026年。

image

美國電力價格近幾年快速增長(資料來源: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

自2020年以來,美國居民平均電價已上漲超過30%,遠超過先前温和的漲幅。

事實上,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自2000年至2020年期間,美國家庭的總體能源支出實際上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然而,近幾年來,尤其是2024年之后,美國的電力價格增長速度明顯加快,使得美國家庭愈發不堪重負。

上個月,美國電力研究協會發布了一份報告,其中計算出2024年美國平均每户家庭在能源方面的年度支出為5530美元(約合人民幣39405.67元)。在這筆支出中,汽油的佔比最大,為每户2930美元(約合人民幣20878.59元),而電力的支出為1850美元(約合人民幣13182.73元)。

AI熱潮是幕后元兇?

美國電價上漲背后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冠疫情后電力需求反彈、燃料價格波動、通貨膨脹、關税、輸電線路建設放緩以及新增發電設施在電網中的安裝延迟,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美國電費的大幅上漲。

但更凸出的一個新因素是:人工智能熱潮的推動。

這一點從數據中心地區附近的電價漲幅就能明顯看出來:美國電價漲幅最大的地區都靠近數據中心熱點地區。

據美國能源數據分析平臺GridStatus對全美數萬個地點的批發電價進行的跟蹤和分析,發現在美國數據中心密集區域附近,現在一個月的電費甚至比五年前高出267%——這一漲幅遠超出其他地區的電價漲幅。

image

美國各州自2020年以來的電價漲幅

據BNEF預測,到2035年,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佔比預計將超過4%。換句話説,如果這些設施是屬於一個國家,它們的用電量將位居全球第四,僅次於中國、美國和印度。

據該機構預測,到2035年,美國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將翻一番,佔美國電力總需求的近9%。一些人預測,這將是自20世紀60年代空調普及以來美國能源需求的最大增幅。與此同時,美國電網已經難以更新老化的基礎設施並適應氣候變化。

「電力可靠性危機已經到來,這並非遙不可及,」前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主席馬克·克里斯蒂(Mark Christie)表示。他表示,負荷預測(即電網對電力的預期需求)是推高成本的一個關鍵因素,而成本上漲的驅動力主要就是來自數據中心的需求。

電價短期內難以降温

美國電費對美國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羣體來説,絕對不是好事。高昂的電費不僅影響美國消費者,還會波及美國的整個經濟領域,擾亂製造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等各個行業。

在去年美國大選競選期間,特朗普曾承諾要在18個月內將美國的能源價格降低一半,但如今,他上任九個月后,美國的電價卻不跌反升。

對於這一問題,特朗普的選擇不是提高電力供應,反而是歸咎於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並通過「大而美法案」削減對太陽能和風電場等新能源的支持。一些專家認為,這將進一步增加家庭平均能源支出。彭博能源研究機構BNEF預測,到2035年,新增太陽能、風能和儲能設施的年度部署量將比沒有「大而美」法案時減少23%

此外,特朗普還在大力支持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地位,這意味着數據中心對於電力的強勁需求在短期內將持續上漲。

美國最大電網運營商PJM互聯公司(PJM Interconnection)表示,他們正面臨人工智能熱潮帶來的巨大壓力。

據該公司的獨立市場監測機構顯示,自今年6月起的12個月內,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導致從伊利諾伊州到華盛頓特區的消費者成本增加超過93億美元。明年這一成本將進一步上漲。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克萊曼能源政策中心的高級研究員約翰·奎格利(John Quigley)表示,上述因素短期內都不會改變趨勢,所以美國人的電費很可能在未來會進一步上漲:「所有這些因素正在共同促成一種局面,即電價可能會出現長期的逐年上漲。」

美國貧困家庭如何過冬?

高電價對美國最貧困的家庭影響最為嚴重,因為電費支出佔其收入的比例更大。

事實上,自今年年初以來,由於未繳電費導致的家庭停電情況在美國已經持續增加。

據美媒稱,目前有近8000萬美國人不得不在支付電費和其他開支(如醫療保健和住房)之間做出選擇,而提供電力的公用事業公司卻正要求監管機構批准進一步提高電費費率。

根據美國非營利公用事業監管機構PowerLines最新報告,今年上半年,美國公用事業公司已申請監管部門批准了總計290億美元的電費上調,同比激增142%。

奎格利表示:「對於很大一部分家庭——低收入家庭,甚至是中等收入家庭來説,這(電費過高)已經是一場危機了。

而更雪上加霜的是,對於美國家庭來説,電費只是眾多能源費用之一。美國家庭可能還需要為取暖和烹飪支付天然氣費用,以及為轎車或皮卡支付汽油費用——而這些能源的價格可能也難以降温。

眼下寒冬將至,高昂的電價可能會成為不少美國家庭眼前的一道坎。

專家表示,美國政府急需採取措施來減輕高電價對弱勢家庭的衝擊。比如,加強對低收入家庭的能源援助,或是要求數據中心自行發電,讓他們避免與家庭爭奪電網中的現有電力資源。

奎格利表示:「這些數據中心是所有有關電力成本上升的擔憂的源頭所在,毫無疑問,它們理應自行配備電力供應。」

Generate Capital 首席執行官、前拜登政府能源官員戴維·克蘭(DavidCrane)表示:「如果不採取緩解措施,美國數據中心這將使其他美國人的生活成本變得非常高昂。」

他預測,美國電力需求的飆升有可能在未來一兩年內導致美國部分電力市場出現限電情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