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9 13:15
截至2025年10月9日 13:03,恆生醫療保健指數下跌3.31%。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腦動極光-B領漲7.79%,心泰醫療上漲3.52%,同仁堂國藥上漲3.37%;諾誠健華領跌9.78%,科倫博泰生物-B下跌8.23%,四環醫藥下跌7.69%。恆生醫療ETF(513060)上漲0.14%, 衝擊3連漲。最新價報0.74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9月30日,恆生醫療ETF近2周累計上漲1.24%。
流動性方面,恆生醫療ETF盤中換手15.52%,成交11.54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9月30日,恆生醫療ETF近1月日均成交21.75億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10月9日 13:04,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下跌4.58%。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石四藥集團領漲3.12%,華潤醫藥上漲1.23%,山東新華製藥股份上漲0.99%;諾誠健華領跌9.73%,榮昌生物下跌9.36%,科倫博泰生物-B下跌8.31%。港股創新葯精選ETF(520690)下跌0.49%,最新報價1.02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9月30日,港股創新葯精選ETF近2周累計上漲1.09%。
流動性方面,港股創新葯精選ETF盤中換手19.17%,成交8400.15萬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9月30日,港股創新葯精選ETF近1月日均成交1.58億元。
截至2025年10月9日 13:04,中證醫藥50指數下跌0.01%。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大博醫療領漲4.98%,聯影醫療上漲3.88%,貝達藥業上漲2.66%;新產業領跌2.99%,特寶生物下跌2.86%,百利天恆下跌2.66%。醫藥50ETF(159838)多空膠着,最新報價0.66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9月30日,醫藥50ETF近2周累計上漲1.69%。
流動性方面,醫藥50ETF盤中換手1.63%,成交280.84萬元。拉長時間看,截至9月30日,醫藥50ETF近1年日均成交535.12萬元。
【十一期間板塊要聞一覽】
1)創新醫療器械:微創醫療治理與業務整合提速
治理優化落地:上實資本、浦東創投核心管理層入局董事會,取代日方董事,治理結構更加本地化與市場化。
業務整合推進:心通醫療宣佈整合CRM業務,估值6.8億美元,並通過配股融資逾50億港元,為心律管理板塊注入增長動能。
政策助推:上海市發佈《高端醫療器械全鏈條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培育兩家百億級龍頭目標,強化政策與產業聯動。
2)創新葯出海:諾誠健華×Zenas達成超20億美元授權合作
諾誠健華將奧布替尼(自免領域)全球開發及商業化權益授權 Zenas,並附帶兩款創新分子(IL-17 抑制劑與 TYK2 抑制劑)。合作包含 1億美元首付款 + 700萬股股權 + 里程碑與銷售分成,總額超20億美元。
3)全球醫藥政策:輝瑞與美政府達成藥價協議
輝瑞與美國政府簽署「最惠國藥價」協議,Medicaid 獲得最低採購價,多個核心藥物降價 40–80%。公司承諾未來數年在美國追加 700 億美元研發與製造投資,並獲 三年關税豁免期。政策釋放短期盈利壓力但強化長期護城河,股價當日上漲超 6%。
4) 海外生科復甦:美股Biotech情緒全面回暖
節日期間 XBI 指數突破 100 點,顯示降息預期+政策出清共振效應。研發熱點聚焦 中樞神經系統(AD/PD/抑郁症)、自免細胞療法(CD19/BCMA)、RNA/小核酸療法,國內 fast-follow 企業受益顯著。
5)科學前沿: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獎項授予 Mary Brunkow、Fred Ramsdell、阪口志文,表彰其發現「外周免疫耐受與調節性T細胞機制」。研究揭示 Treg細胞(CD4⁺CD25⁺、Foxp3基因調控)在維持免疫平衡、防止自身免疫病中的關鍵作用,奠定現代免疫調節理論基礎。該成果有望開啟 自免與免疫重塑療法的新紀元,為下一代免疫治療提供長期賽道。
【機構解讀】
綜合假期要聞,預計節后A股/H股醫藥板塊情緒面偏積極,重點關注兩條主線:
1. 內部改善與政策支撐主線:醫療器械板塊,特別是龍頭公司,值得重點關注。消息顯示龍頭公司治理優化、戰略清晰化與政策扶持形成共振,基本面改善預期強勁。上海的行動方案進一步強化了高端製造的國產替代邏輯。
2. 創新與國際化主線:創新葯領域熱度延續。諾誠健華的出海成功再次驗證了國產創新葯的國際競爭力,尤其是自身免疫等前沿領域。假期美股生物科技板塊的強勢表現及密集的行業催化劑,有望直接提振國內創新葯板塊的風險偏好。
整體而言,持續關注創新葯械賽道,其中業績能見度高、有國際化進展的公司更易獲得資金青睞。
【相關ETF】
恆生醫療ETF(513060),場外聯接(博時恆生醫療保健ETF發起式聯接(QDII)A:014424;博時恆生醫療保健ETF發起式聯接(QDII)C:014425):跟蹤恆生醫療保健指數,一鍵覆蓋港股醫療保健(製藥/器械/服務)核心資產。
港股創新葯精選ETF(520690):緊密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聚焦港股創新葯龍頭與高研發屬性標的。
醫藥50ETF(159838):跟蹤中證醫藥50指數,一鍵覆蓋A股醫藥生物核心50強,兼顧創新葯、醫療服務與器械全產業鏈。
規模方面,恆生醫療ETF近2周規模增長1.27億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額方面,恆生醫療ETF近1月份額增長3.48億份,實現顯著增長,新增份額位居可比基金1/3。
資金流入方面,恆生醫療ETF最新資金淨流出3815.71萬元。拉長時間看,近16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1.57億元。
恆生醫療ETF緊密跟蹤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提供一項市場參考指標,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經營醫療保健業務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恆生醫療保健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百濟神州、信達生物、藥明生物、康方生物、中國生物製藥、石藥集團、京東健康、三生製藥、藥明康德、翰森製藥,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59.31%。
規模方面,港股創新葯精選ETF最新規模達4.40億元,創成立以來新高。
資金流入方面,港股創新葯精選ETF最新資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長時間看,近4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1494.02萬元。
港股創新葯精選ETF緊密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旨在反映可經港股通買賣,業務與創新葯研究、開發及生產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百濟神州、中國生物製藥、信達生物、石藥集團、康方生物、三生製藥、翰森製藥、科倫博泰生物-B、再鼎醫藥、諾誠健華,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72.15%。
醫藥50ETF緊密跟蹤中證醫藥50指數,中證醫藥50指數從醫藥衞生行業中選取規模大、經營質量好的50只龍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醫藥行業內龍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證醫藥50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藥明康德、恆瑞醫藥、邁瑞醫療、聯影醫療、片仔癀、愛爾眼科、長春高新、科倫藥業、新和成、華東醫藥,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59.46%。
(文中個股僅作示例,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產品風險等級為:中高(此為管理人評級,具體銷售以各代銷機構評級爲準)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