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券商聚焦】國泰海通:四季度港股有望創年內新高 結構上科技仍是行情主線

2025-10-09 12:15

金吾財訊 | 國泰海通證券研報指出,今年上半年,港股表現優異,漲幅在全球市場中居於前列,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最大漲幅分別達到33%、49%。6月中旬至8月底港股股指階段性表現弱於A股,港股科技板塊跑輸現象更為明顯,這一現象或與港股權重科技稀缺資產表現不佳存在一定關聯。一方面,海內外科技巨頭持續加碼算力資本開支,對算力硬件端提振較大。另一方面阿里、京東和美團在外賣業務加大補貼,科技巨頭盈利增速一致預期持續下修,疊加近期AI應用軟件端的催化相對較少,使得港股權重科技龍頭股表現不佳。進入9月以來,伴隨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大廠在AI領域的樂觀情緒發酵,互聯網敍事逐步轉向「AI賦能」,港股指數表現明顯回暖,其中科技板塊彈性更大。

港股自2024年初后已處於牛市氛圍中,今年以來也維持了震盪上行的格局。儘管港股市場前期積累的漲幅已經較為可觀,但目前估值仍不算高。尤其港股科技板塊低估優勢更加明顯,性價比或相對更高。當前港股估值處歷史中位水平,並且略低於A股。截至2025/09/30(下同),萬得全APE(TTM,下同)為22.5倍,處05年以來從低到高78%分位;上證指數PE為16.6倍,處70%分位。而港股恆生指數PE為12.1倍,處63%的分位;恆生科技PE(TTM)為24.6倍,處有數據以來37%分位。行業層面,港股科技等板塊估值吸引力更高。

往四季度看,港股科技更加受益當下產業趨勢,美聯儲降息背景下外資迴流或超預期,疊加南向資金持續增持,港股四季度有望續創新高,其中恆生科技空間最大。首先,港股互聯網巨頭受益AI敍事發酵,港股資產結構優勢有望凸顯。產業+政策催化下AI產業趨勢加速,港股科技龍頭更加受益於AI產業變革紅利。其次,伴隨美聯儲重啟降息,港股外資力量回流存在超預期可能。目前市場預期10月美聯儲仍將降息25BP。若四季度美聯儲降息持續,流動性環境轉松,中美貿易關係繼續趨穩,外資迴流港股趨勢或得到鞏固。最后,南向資金有望繼續流入。展望四季度,機構力量推動下年內南向資金或仍有增量空間,有望推動港股行情繼續向上。若低估科技龍頭股估值修復至成分股估值分位數均值的位置,未來或能推動恆生科技指數上漲約15%左右。結構上,AI驅動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線。此外,港股紅利受益於政策強化分紅+低利率,港股新消費、創新葯資產較A股同樣稀缺,下半年或也值得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