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滬指時隔10年再破3900點,貴金屬「沸騰」,金銅共舞點燃市場!

2025-10-09 11:50

節后首個交易日,A股迎來開門紅。

周四,滬指突破3900點整數關口,續創10年新高,年內累漲超17%;科創50指數漲幅飆超5%,年內累漲超59%

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90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

市場聚焦的熱點中,成長與周期板塊共舞,貴金屬、黃金、銅等有色金屬板塊炙手可熱。

截至發稿,四川黃金、中國中冶、浙富控股、雲南銅業、江西銅業、白銀有色等多股漲停,山東黃金、中金黃金、銅陵有色等大漲超9%。


金銅共舞


回顧來看,剛剛過去的「國慶期間」全球部分資產表現,貴金屬表現十分亮眼。

假期中(10月1日-8日,受「高市早苗交易」刺激,日經225指數累漲7.15%,位居全球主要資產漲幅排行榜第一位。

金價不斷刷新歷史新高。COMEX黃金假期累漲4.45%位居第二,成功站上4000美元/盎司大關;現貨黃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關,續創新高,年內大漲近1400美元/盎司,漲幅超52%。

比特幣累漲3.99%位居第三,LME銅累漲3.93%位居第四,韓國KOSPI指數累漲3.64%位居第五。

貴金屬、有色金屬持續爆發背后,是多重邏輯的共振。

首先,美國政府停擺加速美元信用衰減。隨着美元指數短線承壓,黃金則在全球主要貨幣中表現突出。

其次,9月美聯儲正式宣佈降息,貨幣政策轉向直接引爆了黃金交易。市場普遍預計,10月將迎來年內的第二次降息。

全球央行「去美元化」持續購買黃金成為上漲的另一催化因素。

此前黃金在全球各國央行的儲備佔比29年來首次超過美國國債。中國9月末黃金儲備報7406萬盎司,環比增加4萬盎司,為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

銅市則因供給端緊張預期持續強化。降息預期與供應危機下,倫銅價格飆升至15個月新高。

另外,全球AI投資競賽白熱化支撐AI的底層電力基礎設施缺口日益突出,電力基礎擴張對銅需求構成直接拉動。

后市怎麼看?


一場席捲全球的避險浪潮,正將貴金屬、有色金屬市場推向「沸騰」的頂點。

中信建投指出,美元信用加速衰減,金銅共舞續有色盛世。

國慶期間,Comex黃金價格成功站上4000美元/盎司大關,美國政府停擺加速美元信用衰減,央行購金和黃金ETF的持續買入推動金價大幅上行。

全球AI投資競賽白熱化進程中,支撐AI的底層電力基礎設施缺口日益凸出,電力基礎擴張對銅需求構成直接拉動,而供應端包含Grasberg、KK在內的礦山因事故導致生產停滯,加劇了供需的不平衡,銅價突破10500美元/噸。

美元弱化、競爭式經濟發展與資源保護主義同行,資源價格保持強勢。

近期,高盛喊出:銅將成為AI時代的「新石油」電網升級、AI與新能源三大需求形成「三重共振」,正在重塑銅的需求格局。

該行指出,石油曾支撐工業時代的發展,而銅將支撐數字時代的能源與科技革命——這正是銅成為「新石油」的核心內涵。

基於資源限制及關鍵行業的結構性需求增長,高盛將2026年的銅價預測由每噸10000美元上調至10500美元,維持對2027年每噸10750美元的預測,並料2025年余下時間銅價維持於10000美元水平。

花旗也表示,供應鏈中斷問題及宏觀經濟利好因素,有望推動銅價在未來18個月內創下歷史新高。

該機構目前預測,到2026年上半年,銅價將達到每噸1.2萬美元。

至於A股后市,多家機構仍持積極看法。

東吳證券指出,傳統日曆效應下,國慶節后市場多呈「漲多跌少」的格局。

浙商證券認為,預計上證指數有兩種運行路徑:一是直接突破前高形成日線5浪結構;二是先進行區間震盪,此后再行突破。

從資金面看,節前最后兩個交易日兩融余額維持較高水平,市場平均擔保比例回升,表明多頭資金整體看好節后走勢。

從假期海外情況看,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股市多數上漲,A股節后存在一定補漲空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