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雲跡港股打新分析,酒店服務機器人龍頭

2025-10-09 11:34

(來源:郭二俠説財)

2023年3月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新增第18C章,為特專科技公司提供了新的上市途徑。

特專科技,主要是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及軟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食品及農業技術這5類行業設置,在降低對盈利要求的同時對營業記錄、預期市值、收益、研發、第三方投資這些方面有一些特殊要求。

符合條件的公司,即使在沒有盈利的情況下也能上市,類似此前的18A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雲跡科技是繼晶泰科技、黑芝麻智能、越疆科技之后,第四家依據第18C章上市的特專科技公司。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況

雲跡科技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北京市,是一家機器人服務AI賦能技術企業,主要提供機器人及套件、輔以AI數字化系統的服務。

2024年雲跡科技在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以6.3%的份額排名第一,在中國酒店場景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更是以13.9%的份額位居首位,超過第二名至第五名的份額總和。

截至2025年5月31日,雲跡科技的產品已覆蓋全球超3.4萬家酒店及150家醫院,服務華住、錦江、如家、開元、洲際等頭部酒店集團。2024年,公司與美團外賣達成合作,向萬家酒店提供全程閉環配送聯動服務。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雲跡科技營業收入從1.61億元增至2.4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3.2%。2025年前五個月,營收進一步達到0.88億元,相較於2024年同期增長18.9%。

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但淨虧損已從2022年的3.65億元收窄至2024年的1.85億元。2025年前五個月淨虧損為1.18億元,較2024年同期有所擴大,公司解釋這是由於上市開支因素導致。

一臺臺智能機器人在酒店走廊中穿梭,為客人遞送外賣、拖鞋、礦泉水等物品,這展現了雲跡科技的收入高度依賴於酒店場景的特點。這一特點既是其顯著的優勢,也是潛在的風險點。

2022年至2024年,酒店場景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70.1%、95.1%和83.0%,2025年前五個月佔比進一步升至93.2%。公司嘗試拓展醫療、工廠等新場景,但尚未形成第二增長曲線。

雲跡科技在IPO前經歷了8輪融資,累計融資額約12億元人民幣。其投資機構陣容豪華,包括騰訊、阿里巴巴、聯想、攜程等知名投資機構。2021年12月,最后一輪(D輪)融資的投后估值為40.8億元人民幣,最近四年都沒有融資,説明資本市場對其發展前景比較看淡,這次也是前期融資籤的對賭協議快到期了,硬着頭皮衝擊港股上市。

三、綜合點評

競爭格局方面,中國酒店機器人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2023年前五大參與者合計佔據27.6%市場份額。雲跡科技以13.9%的份額居首,其他主要競爭者包括高仙、擎朗、獵户星空等。行業競爭激烈,部分企業採取以價換量的市場策略。

發展前景方面,中國酒店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從2023年的11億元增至2028年的3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6.4%。雖然增速很高,但這個市場規模太小了,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

未來的看點在於,雲跡能否在保持酒店市場優勢的同時,成功開拓醫療、樓宇、工廠等新場景,真正實現從「酒店機器人公司」到「服務智能體平臺」的轉型。

市場上沒有專做酒店機器人的上市公司可以類比,但其高達24倍的市銷率,會讓價值投資者望而卻步。

雲跡本次IPO發行股份佔全部股份比例的10.04%,按招股價95.6港元算,募資6.6億,沒有基石投資者都是流通盤,這個盤子很大。

雲跡總市值65.7億港元,其H股流通市值為58.9億。隨着港股市場持續升溫,預計年底港股通納入市值門檻將上調至100億,上漲70%即可納入,難度相對較小(比起那些動輒需要漲幾倍的新股來説),而且中信作為保薦人是一個加分項。

四、預測中籤率

雲跡目前孖展737倍,最終大概率會超購4000倍,啟動回撥至20%,甲乙組各13800手。考慮到打新資金與軒竹生物和海西新葯衝突,會分散部分打新人,按照15萬人申購算,預估一手中籤率2%,甲組全部抽籤。

公司此次發行機制為18C回撥機制,即香港公開發售5%,10倍或以上但少於50倍回撥10%,50倍或以上回撥20%。

雲跡乙組按照5000人申購算,預估1600手(乙組第三檔)才能穩中一手。

五、新股評級

這隻票的評級是梭哈!(拿命干>滿倉干>梭哈>偷雞>放棄)

雲跡基本面不佳,其新股分配方式為機制A,中籤率相對較高,散户手里貨多。也就是説基本面和資金面兩頭不佔,只有情緒面的港股打新熱情仍然高漲。在當前還有其他新股可供選擇的情況下,需要對新股進行取捨,因此只能將雲跡的優先級降低。

打新軒竹生物資金退回來還可以接着申購海西新葯,但是打了雲跡就打新不了另外兩隻新股,雲跡夾在中間挺尬的。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