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撕開瀘州銀行「高增假面」:靠壓成本換利潤?資本已逼近監管紅線

2025-10-09 11:42

(來源:明見局)

報告期內,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降至8.01%,較年初下降0.26個百分點,而監管紅線為7.5%。

2025年上半年,瀘州銀行披露的財務數據呈現出一定的差異化特徵。

據公開數據顯示,該行歸母淨利潤實現同比11.65%的增長,在銀行業整體盈利面臨壓力的背景下,這一利潤增長態勢較為顯眼。不過,同期該行營收情況有所不同,數據顯示其營收為24.23億元,同比出現一定幅度下降。

從整體業績來看,這份半年報雖有利潤增長的亮點,但深入分析后可發現,該行在實現長期穩健發展過程中仍需關注一些潛在問題。

盈利模式的支撐因素與可持續性考量

瀘州銀行上半年淨利潤增長,從數據層面觀察,並非主要依靠業務規模的顯著擴張或服務價值提升所驅動,更多依賴於負債端成本的控制。

有公開信息提及,該行通過調整個人存款定價,將個人存款平均成本率從3.22%下調至2.71%,進而使計息負債平均成本率降至2.26%,較上年末下降0.42個百分點。

這種成本優化直接推動利息淨收入增長7.93%至18.97億元,成為支撐當期利潤增長的重要因素。

不過,這種以成本控制為核心的盈利支撐方式,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需關注可持續性。

隨着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居民儲蓄意願呈現波動,銀行業整體負債成本已處於相對低位,進一步壓降空間逐漸收窄。

對於瀘州銀行而言,若后續繼續推進成本壓降,不僅可能受到市場規律的制約,還需留意儲户結構變化帶來的潛在影響。一旦負債成本進入相對穩定階段,若缺乏收入端的有效支撐,利潤增長的動力可能會面臨考驗。

收入結構與資產端的現狀

在收入結構方面,2025年上半年瀘州銀行非利息淨收入表現有待改善,財報數據為5.26億元,同比下降51.24%,其中交易活動、金融投資等核心非息業務收益合計減少比例也相對較高。

這一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行在輕資本業務領域的佈局仍有提升空間,目前財富管理、投行業務等高附加值業務的規模相對有限,導致銀行在應對利差波動風險時,可藉助的非息收入緩衝作用較弱。

儘管同期手續費及佣金收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達到1.03億元,但該部分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比僅為4.23%,難以有效彌補其他非息業務的收入波動,也使得銀行對傳統利差收入的依賴度相對較高。

資產端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瀘州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長12.43%,客户貸款總額同比增長13.15%,整體展現出業務擴張的態勢。

但從貸款結構來看存在一定的集中性特徵,公開數據顯示對公貸款余額達1037.84億元,佔總貸款比例為88.26%,較年初上升2.01個百分點,且客户主要集中在成都、瀘州兩地。

這種區域與業務類型的集中,使得銀行經營業績與西南地區區域經濟走勢及當地房地產、基建等重點投放行業的發展狀況關聯度較高。未來若區域經濟增速出現波動,或相關行業面臨調整,可能會對該行資產質量產生影響,前期業務擴張所積累的資產也需持續關注風險管控。

資產質量與長期發展

隨着資產規模的擴張,瀘州銀行面臨一定的資本消耗壓力。報告期內,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降至8.01%,較年初下降0.26個百分點,距離7.5%的監管要求較近,資本補充需求已逐漸顯現。

作為區域性銀行,瀘州銀行內生資本補充能力相對有限,而資產擴張進一步加大了資本消耗。目前該行正推進定增項目以補充資本,但需考慮到港股市場流動性特點及審批流程可能存在的時間差異,資本補充進程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在資產質量方面,瀘州銀行表現出一定的風險抵禦能力,上半年不良貸款率微降至1.18%,撥備覆蓋率達411.53%,較高的撥備水平為應對潛在資產風險提供了保障。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高撥備也意味着資本的持續佔用,且資產質量的穩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區域經濟的景氣程度,尚未形成完全獨立於外部環境的可持續保障機制。

淨息差方面,該行上半年淨息差維持在2.44%的水平,在當前銀行業息差整體收窄的趨勢下這一表現相對突出。但深入分析可知,該淨息差水平主要得益於負債成本的大幅下降,而非資產端定價能力的顯著提升。

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優質資產稀缺的「資產荒」現象較為明顯,銀行資產端收益率整體呈下行趨勢。若未來瀘州銀行無法有效提升資產篩選與定價能力,僅依靠負債成本壓降維繫淨息差,一旦成本下降空間耗盡,淨息差優勢可能會減弱,進而對利潤增長產生影響。

從市場反饋來看,瀘州銀行當前估值處於相對低位,這一市場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資者對其增長可持續性、業務結構多樣性及資本壓力等問題的關注。

綜合來看,瀘州銀行的長期高質量發展仍需在拓展非息收入來源、優化資產區域與業務結構、突破資本約束等方面持續發力。唯有通過業務轉型與風險管控的雙重提升,才能更好地應對市場挑戰,實從而現穩健發展。

(內容來源於網絡公開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謹慎辨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