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9 06:54
來源:智能製造之家
工業自動化戰場硝煙再起,這次不是傳統巨頭併購,而是AI資本對物理世界的降維打擊。
全球工業自動化領域迎來一場地震級交易。2025年10月8日,ABB集團宣佈將旗下機器人業務以53.75億美元出售給日本軟銀集團。這一交易不僅重塑了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的競爭格局,更揭示了AI巨頭向物理世界滲透的戰略意圖。
為何是軟銀?為何是此時?
ABB機器人業務作為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2024年營收約為23億美元,約佔集團總收入的7%,運營息税攤銷前利潤率為12.1%。與集團其余業務之間的技術與商業協同效應有限,是ABB決定剝離的主要原因。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工業機器人行業正面臨臨界點。傳統機器人市場增速放緩,而AI驅動的下一代機器人需求激增。ABB首席執行官馬騰指出:「機器人業務與集團其余業務所面對的市場需求和發展周期亦不盡相同。」
軟銀的收購報價顯示出其對「物理AI」戰略的堅定決心。孫正義早已在多個場合闡述其對「人工超級智能」與機器人技術融合的願景,而ABB機器人業務提供了理想的物理載體和應用平臺。
與2017年美的集團收購庫卡相比,軟銀此次收購更具戰略協同性。美的看重的是庫卡在中國市場的自動化潛力,而軟銀看中的是ABB機器人在AI時代的接口價值。全球工業自動化巨頭如何佈局?
面對這一交易,全球工業自動化巨頭不得不重新評估自己的戰略定位。
發那科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一直採取相對保守的戰略,專注於傳統工業領域。但其在AI和機器學習方面的投入明顯落后於時代需求。發那科需要警惕的是,軟銀獲得ABB的渠道優勢后,可能快速推出AI集成的解決方案。
安川電機在伺服電機和運動控制領域擁有深厚積累,但其機器人業務始終難以突破第一梯隊。安川正在加大對協作機器人和行業專用解決方案的投入,但進展緩慢。
庫卡被美的收購后,在中國市場獲得了顯著增長,但在技術革新上步伐不大。庫卡需要面對的是,軟銀可能借助ABB的全球網絡,快速推廣AI集成的機器人解決方案。
西門子和羅克韋爾自動化作為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另一極,更專注於軟件和數字孿生領域。西門子通過Xcelerator平臺構建生態系統,而羅克韋爾則專注於智能機器和生命周期管理。兩者都可能成為軟銀未來的合作伙伴或競爭對手。
三菱電機、歐姆龍等日系廠商在特定領域有深厚積累,但整體競爭力與「四大家族」仍有差距。這些公司可能會尋求與AI企業的合作,以應對變局。ABB的戰略重構:聚焦核心還是放棄未來?
ABB此次剝離機器人業務,是其持續聚焦電氣化與自動化核心業務的決定性一步。交易完成后,ABB將獲得約53億美元的現金淨收益,併產生約24億美元的非經營性税前賬面收益。
ABB集團董事長傅賽表示:「該報價充分反映了機器人業務的長期優勢,此次出售將為ABB的股東創造直接且可觀的價值。」 但業內不乏質疑聲:ABB是否過早放棄了下一次工業革命的門票?
調整后,ABB將精簡為三大業務領域。機器自動化部門將被併入過程自動化業務領域。這一調整使得ABB能夠更集中資源,鞏固其在電氣化和過程自動化等領域的領導地位。
但從長遠看,機器人業務正是連接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的關鍵節點。放棄機器人業務,可能使ABB在未來工業數字化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安世銘的離開也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作為領導機器人與離散自動化業務近十年的功勛高管,他在構建ABB從工業機器人到協作機器人的全面產品組合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的離職可能引發進一步的人才流失。軟銀的「物理AI」版圖與行業影響
孫正義毫不掩飾其對「物理AI」的憧憬:「通過與ABB機器人的聯合,我們將把世界級的技術和人才匯聚在我們共同的願景之下——融合‘人工超級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推動一場將引領人類前進的顛覆性革命。」
軟銀並非將ABB機器人僅僅看作一個傳統的工業硬件製造商,而是將其視為實現其AI戰略至關重要的物理載體和應用平臺。長期以來,軟銀通過其願景基金在AI、物聯網和機器人領域進行了廣泛投資。
收購ABB機器人后,軟銀可能從以下幾個方向重塑行業:
技術融合方面,軟銀可能會將其在AI算法、大數據分析方面的優勢與ABB的硬件能力結合,開發出能夠自主學習和適應環境的下一代機器人。
商業模式創新,軟銀可能推動機器人行業從「產品銷售」向「服務訂閲」轉型,通過AI服務持續創造價值。
生態系統構建,軟銀可能將ABB機器人作為開放平臺,吸引開發者構建應用,形成類似蘋果App Store的機器人應用生態。
行業整合加速,這一交易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其他科技巨頭如谷歌、亞馬遜可能尋求與剩余機器人巨頭的合作。中國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作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中國在這一變局中面臨獨特機遇與挑戰。中國目前每萬名工人僅有17臺機器人,遠遠低於韓國的365臺和日本的211台。
新松機器人、埃斯頓等本土廠商有望在變局中尋找市場縫隙,但需要快速提升技術實力。美的集團作為庫卡的所有者,需要重新評估其機器人戰略,應對軟銀帶來的新競爭態勢。
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在AI領域有深厚積累,可能會加快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佈局。他們有可能尋求與發那科或安川電機的合作,以對抗軟銀的領先優勢。
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智能製造和工業升級,這一交易可能促使中國加快在工業AI和機器人領域的自主創新步伐。未來五年行業走向預測
軟銀收購ABB機器人業務,將加速工業機器人行業的顛覆性變革。未來五年,我們可以預見以下趨勢:
AI與機器人深度融合,到2028年,大多數新部署的工業機器人將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和決策能力。
行業格局重塑,「四大家族」的概念可能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AI原生」機器人企業與傳統企業的競爭。
新興應用場景爆發,在醫療、物流、服務等非工業領域,機器人應用將快速增長。
人才競爭白熱化,同時掌握AI技術和機器人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將成為最稀缺資源。
監管和倫理問題凸顯,隨着智能機器人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標準將逐步建立。寫在最后
軟銀收購ABB機器人業務,標誌着工業自動化進入新紀元。這不僅是資本與技術的結合,更是兩種商業邏輯的碰撞與融合。
對於傳統工業自動化企業,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AI時代的定位。對於科技巨頭,這一交易展示了向物理世界擴展的路徑。
孫正義的「物理AI」願景能否實現,取決於軟銀能否有效整合ABB的工業底藴與自身的AI優勢。但可以肯定的是,工業自動化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所有玩家都需要重新洗牌。
未來的競爭不再是硬件性能的比拼,而是生態系統和AI能力的較量。這場剛剛開始的革命,將決定未來幾十年全球製造業的格局。
責任編輯:楊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