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9 07:23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看好中國AI芯片!高盛再度看漲中國半導體行業。
10月5日,國際知名投行高盛發佈的報告中,將中芯國際(688981.HK,00981.HK)、華虹半導體的H股目標價均上調至117港元/股,將中芯國際A股目標價上調至211元/股。
這是高盛在近一個月內第四次上調中芯國際的目標價。報告稱,DeepSeek近期發佈的實驗性新模型DeepSeek V3.2-Exp,顯著降低了訓練和推理成本,這將有效降低AI技術的應用門檻,推動其更廣泛的商業落地。此外,中國AI應用的爆發式增長,將催生對數據中心電源管理芯片等大量需求,中芯國際將從AI驅動的需求增長中獲得長期發展動力。
實際上,國慶中秋長假前期的三個交易日,中芯國際港股累計上漲了14.46%。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過去三個多月,中芯國際A股、H股股價均有明顯上漲,市值合計增長了超4000億元。
中芯國際是全球知名晶圓代工企業,向全球客户提供8英寸和12英寸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23.75億元,產能利用率達92.50%。
A股、H股市值之和達7805億
高盛繼續看漲中芯國際。
10月5日,高盛在由分析師Allen Chang等人發佈的報告中,將中芯國際H股的12個月目標價上調至117港元,A股目標價上調至211元。
這是高盛在一個月內第四次上調中芯國際的目標價。
公開信息顯示,2025年9月16日,高盛上調中芯國際目標價,H股目標價從63.7港元上調15%至73.1港元;A股目標價首次設定為160.1元。理由是,中國IC設計公司需求增長及人工智能趨勢推動,上調2028—2029年營收和每股收益預測(分別上調0.4%—2% 和3%—7%)。
9月23日,高盛第二次上調中芯國際目標價,H股目標價從73.1港元上調14.2%至83.5港元;A股目標從160.1元上調14.2%至182.8元。依據是,中國雲服務提供商增加資本支出預算,AI終端應用(如邊緣計算設備)需求激增,預計中芯國際將受益於本土 AI芯片平臺落地。
9月29日,高盛第三次上調中芯國際目標價,H股目標價從83.5港元上調13.8%至95港元;A股目標價同步上調至208元。原因是,國家補貼發放提振消費電子需求,疊加下游客户市佔率提升及AI功能加速部署,預計2028—2029年毛利率和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改善。
綜上所述,在不到一個月時間,高盛四次上調中芯國際的目標價,A股、H股上調幅度分別為31.79%、83.67%
對於第四次上調目標價,高盛在報告中表示,中國AI生態快速擴張,尤其是 DeepSeek V3.2-Exp模型降低AI應用成本,催生對電源管理芯片(PMIC)、圖像傳感器(CIS)等成熟製程芯片的巨量需求。
事實上,二級市場上,中芯國際表現較為出色。
H股市場上,2025年6月19日,中芯國際的股價為38.85港元/股,10月6日的收盤價為91.05港元/股,區間漲幅為134.36%。
A股市場上,2025年6月19日,中芯國際的股價為81.65元/股,9月30日收盤價為140.13元/股,區間漲幅為71.62%。
目前,中芯國際A股、H股市值之和為7805億元,其中,2025年6月19日以來,市值累計增長超4000億元。
收購中芯北方輸血擴張
高盛看漲中芯國際,與中國AI芯片的市場需求爆發式增長相關,也與中芯國際自身的競爭力相關。
高盛認為,中國AI模型技術突破,如華為昇騰、寒武紀芯片性能提升以及成本下降,將推動AI技術普及,進而拉動對中芯國際成熟製程的訂單需求。如邊緣AI設備對 PMIC、MCU等芯片的需求顯著增加,中芯國際在這些領域的產能利用率已回升至90%以上。
中芯國際自身也取得了突破。2025年上半年,中國芯片自給率突破30%,14nm良率穩定在95%以上。
中芯國際自身在快速擴張。2024年,公司的資本開支為73.3億美元,2025年的指引為76億美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資本開支為33億美元。
在2024年的業績説明會上,中芯國際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的資本開支,大約80%用來買設備,其他是用來買地、蓋房子、建立基礎設施等。
此前,中芯國際陸續宣佈了公司要擴建的項目,在北京、深圳、上海、天津等地擴產,將按照一定的節奏,大概每年增加5萬片12英寸的產能。
2025年9月,中芯國際籌劃通過發行股份方式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集成電路製造和裝備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收購中芯北方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芯北方」)49%的股權。交易完成后,中芯國際將持有中芯北方100%股權。
中芯北方是中芯國際位於北京的重要12英寸生產基地,專注於65nm至24nm的成熟工藝平臺,是一塊成熟且具備盈利能力的優質資產。
此舉,市場將其解讀為中芯國際借收購輸血自身的產能擴張。
中芯國際還有一部分資本開支是用於研發。近年來,公司基本上將營業收入的8%投向研發。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為23.75億元。截至2025年6月底,中芯國際累計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12342件。
2025年上半年,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23.48億元、23.01億元,同比增長23.14%、39.76%,均為穩步增長。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