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記者直擊北京南站雨夜歸程:他們為旅客暖心「撐傘」

2025-10-08 23:16

轉自:北京日報客户端

10月8日晚,北京南站北廣場燈光映在雨幕中,反射出一片微黃的光。隨着一趟趟列車抵達,大批撐傘的旅客匆匆出站,行李箱輪子摩擦地面的聲音馬上淹沒在雨聲里。

國慶假期最后一天,返京客流最高峰,疊加連綿不斷的降雨,各大火車站壓力驟增。北京南站也迎來最繁忙的一夜。面對26萬到達客流和降温降雨,南站地區各部門迅速響應,鐵路、交通、公安、城管等多方聯動,展開「撐傘」幫扶等行動,在雨夜中全力守護旅客順利回家。

深夜接力,1200輛黨員車隊出租車循環兜底

夜色深沉,出租車調度通道內卻仍人流如潮。黨員車隊的出租車一輛接一輛魚貫駛入。

「北方共產黨員陽光車隊」「北京市紅十字雷鋒車隊」「的士之花公益車隊」……12面鮮紅的旗幟,醒目地掛在南站西地下出租車調度區。每一面旗幟背后,都是一支黨員車隊。

「您彆着急,我來幫您放行李。」來自銀建公司的黨員司機陳師傅一把提起旅客的行李,迅速放入后備箱。這已是他第七年參加南站國慶運輸保障了。「從早上十點出車到現在,中途就歇了半小時。越是節假日,越是下雨天,我們越得頂上。」他説。

當晚,南站地區的黨員車隊有近1200輛出租車循環運營,實行「分鍾級」信息調度。車輛剛送完一名乘客,馬上就奔南站返,接着排隊接客,形成接力式運轉。

「晚上十一點半以后地鐵延時,但仍有許多帶孩子、拖行李的旅客選擇打車。尤其是今天下雨,乘客對出租車需求更大!」市重點站區管委會南站辦副主任王淼申一直密切注視着客流變化,「北樞紐A、B、C、D四條通道都啟用了,保障乘車秩序與通行順暢。雖然雨下得急,但現場秩序一直平穩。」雖然氣温驟降,但王淼申的額頭上還是在冒汗。

北京南站西地下出租車調度區黨員車隊循環接客。北京市重點站區管委會供圖 北京南站西地下出租車調度區黨員車隊循環接客。北京市重點站區管委會供圖

雨中穿梭,志願者遞上2萬件雨衣和熱姜湯

夜間氣温降至13℃以下,冷風裹着雨水灌進出站口。幾名穿着單薄的旅客明顯凍得直抖。

這時,幾位身着藍白色馬甲的志願者冒着雨,給旅客們分發姜湯、雨衣和方便食品。「喝上兩口熱姜湯,暖和暖和!」

北京南站站區安保人員為旅客發放雨衣。

王淼申介紹,當天市重點站區管委會南站辦共準備2萬余件一次性雨衣和不間斷的熱姜湯,在出站口、公交樞紐、出租車調度站和志願服務崗亭設置發放點;同時儲備八寶粥、火腿腸、方便麪等食品,免費提供給夜間抵京旅客和出租車司機。

「我剛從天津回來,本來又冷又餓,剛下車就收到熱姜湯和八寶粥。」旅客鄒先生説,「這趟旅程雖然趕上雨,但一下車就感受到北京的温度。」

地下換乘大廳里,近50名「旅客身邊人」志願者分佈在關鍵點位,手里拿着自制的換乘卡片,主動上前指引旅客換乘、幫提行李。雨夜中的站區燈光亮着,姜湯熱氣騰騰,讓寒冷的夜晚多了幾分安心與温情。

調度員在北京南站北樞紐出租車調度站A通道為旅客送上熱姜湯。

優化流線,讓旅客更快「進出」

南站地區持續優化旅客流線。國慶前夕,南站北環路新設兩條社會車輛落客車道,並在導航平臺同步上線「北進站口落客區」,私家車、網約車可即停即走,乘客下車即可進站。

「以前送人要繞一大圈,現在導航能直接定位,幾分鍾就能到。」網約車司機張師傅説。據統計,自9月28日試運行以來,北環路落客區累計落客5.5萬輛次,高峰日達7000輛次。

鐵路北京南站同步擴容北進出站口,新增安檢通道1條、檢票通道4條、出站通道1條,整體通行效率提升約五成。「快停快走、快檢快進」同步實現,讓進出更順暢。

相關新聞

雨中長假返程交通保障大考

七站兩場數萬人堅守崗位守護旅客回家路

「旅客身邊人」志願者在北京南站為旅客引導乘車方向。北京市重點站區管委會供圖 「旅客身邊人」志願者在北京南站為旅客引導乘車方向。北京市重點站區管委會供圖

今天,全市共迎來108萬名抵京旅客。在這場全市同步的返程大考中,北京「七站兩場」都在雨中堅守。面對降雨天氣,北站地區在雙節前夕新開通的「的士之家」燈光明亮,提供開水、如廁、簡便餐飲、休憩等服務,並配置了AED急救儀,為忙碌的司機師傅們做好保障;西站地區在六個安檢互認口各增派1名保安,專職發放雨傘,旅客服務中心延長了服務時長;清河站地區在人流密集區域「清青便民角」、青年文明號提供暖心服務,並出動6台應急幫扶車協助旅客搬運大件行李,提供雨衣發放及「撐傘」幫扶行動。

凌晨兩點,北京南站仍燈火通明。車燈閃爍、傘影交錯,在這場雨夜中,數萬名一線工作者堅守崗位,用行動守護着返京旅客。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