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打擊行動正悄然重塑貨運市場

2025-10-09 00:50

  現貨貨運市場正發生一件出人意料的事:運價已迅速上漲。儘管有人將其歸因於第四季度初的運量壓力或運力洗牌,但這只是部分原因。近期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ICE)在芝加哥地區開展的突襲行動,或許纔是這一變化的導火索。

  另一部分原因則藏在一些數據中,這些數據似乎指向一個不同尋常的影響因素:司機正退出部分運輸線路,整片區域正被悄然避開。而這背后的原因並非燃油成本、天氣或常規季節性趨勢,而是恐懼 —— 對移民執法的恐懼

  儘管社交媒體上還在爭論執法焦點是移民問題,還是與海外機構相關的非法電子行車記錄儀(ELD)系統,但真正關鍵的是后續影響:當貨運卡車一夜之間 「消失」,受衝擊的不只是幾個貨運配貨平臺,而是整個貨運運力的平衡。

改變運輸線路的執法打擊

  過去幾周,ICE 的執法行動已大幅升級,貨運行業正切實感受到其影響。據律師與司機均證實的消息,執法人員在路邊檢查中重點排查非本地註冊的商業駕照(CDL)持有者,德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俄克拉荷馬州等南部州是排查重點區域。

  俄克拉荷馬州一次備受關注的大規模排查行動中,超過 100 名卡車司機被拘留 —— 其中有人有違規記錄,有人則無。無論如何,消息已迅速傳開。

  貨運調度員與經紀人的反饋揭示了此事的連鎖反應:部分司機拒絕承接前往南部州的貨運訂單,有些則乾脆停駛。一名司機解釋稱,自己 「只在被認為‘安全’的州跑運輸,主要是威斯康星州、伊利諾伊州與東海岸之間的線路」。

  另一位調度員也證實:「司機們拒絕去得克薩斯州和其他南部州,這導致部分公司的業務無法正常開展。」

  即便持有有效工作許可的司機,也被移民律師建議暫時待業或完全停止上路,直至局勢緩和。

對貨運市場的影響

  對於貨運從業者而言,此事的影響體現在以下方面:

  當恐懼導致特定區域的貨運從業者數量減少時,貨運需求並不會消失 —— 反而會因訂單 「突然被拒」 而出現瓶頸。無論是司機不願冒風險接單,還是因恐懼而直接棄用運輸設備,都會加劇這一問題。

  具體影響包括:

  • 多個地區的現貨貨運市場波動性大幅上升
  • 受規避的運輸線路上,競爭減少導致運價上漲
  • 整體運力先出現區域性轉移,隨后擴散至全國範圍

  因此,若你想知道為何運價似乎一夜之間飆升(尤其是從中西部或東海岸出發的線路),這並非單純的市場波動,而是由運力短缺驅動的真實結構性變化。運力從不在意原因,一旦它消失,運價就會隨之變動。

  不妨想想當前貨運系統的脆弱性:現貨貨運市場已連續近兩年處於運力過剩狀態,就在市場剛趨於平穩時,執法行動開始將從業者 「清退出場」—— 而這些從業者此前正是靠極低的運費接單,才勉強維持運營。

  當這些低價運力被移除(即便只是中西部關鍵線路上的一小部分),市場會立刻感受到衝擊。

別被誤導:這未必是長期上漲(至少目前不是)

  儘管部分分析師稱此次運價意外上漲 「令人驚訝」,但數據與一線司機的行為是吻合的。但需明確的是:這並非市場復甦,而是運力轉移。目前的貨運量尚未增長到足以支撐當前現貨運價的水平。

  若執法行動進一步升級或擴大範圍,關鍵市場的運價可能會繼續上漲;但如果局勢緩和,或持有工作許可的司機獲得更明確的法律保護,市場可能會迅速恢復正常。

  因此,精明的貨運從業者需做到以下幾點:

  1. 按線路追蹤運價,而非僅關注全國整體行情
  2. 關注移民從業者佔比較高羣體的司機情緒
  3. 密切留意與 ICE 相關的政策變化 —— 目前這些政策對貨運市場的影響,已超過柴油價格

常見問題解答(FAQs)

Q:這是孤立事件,還是更大規模變化的開端?

  這是開端。執法部門不會在某個羣體上投入如此多精力后輕易收手,這是一個信號。預計未來會有更廣泛的排查行動,重點打擊電子行車記錄儀(ELD)造假與非法運營行為。

Q:這會以多快速度影響現貨運價?

  若當前執法力度持續,幾周內中西部部分線路的運價可能會出現顯著上漲,尤其是受影響從業者此前集中運營的高運量線路。

Q:這對合規經營的小型貨運公司有利嗎?

  有利 —— 前提是他們應對得當。那些始終合規運營的公司,將成為急於重建覆蓋網絡的經紀人的首選合作對象。

Q:小型貨運公司現在可以慶祝嗎?

  目前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他們應認清此事的意義:運力過剩情況緩解、市場更趨平衡,最終,市場或許會開始為 「合規運營的成本」 提供合理回報。

結語

  如果你合規經營、資質齊全且準備好承接業務 —— 那麼現在或許是你在新線路上抓住機遇的時機。當前的市場變化,可能是貨運市場真正重新向從業者傾斜的序幕。儘管類似的説法此前也出現過,但如今不同的是,當前存在 「運力大規模退出市場」 的現實威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