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歐美普漲、港股呈現結構性行情,長假期間七大利好曝光……A股開盤前,這些「信息差」你都掌握了嗎?

2025-10-08 23:02

2025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全球市場與國內消費領域亮點紛呈。

海外市場方面,AI算力受OpenAI多筆重磅合作助推,金價首破4000美元/盎司創歷史新高。

國內方面,假期旅遊出行人次超預期,電影總票房已超2024年全年;此外,我國在固態電池、核聚變技術領域取得關鍵突破。

回顧今年的長假,歐美、日韓等海外股市呈現普漲格局,港股市場呈現結構性行情,科技、有色板塊領漲。目前,多家機構看好「紅十月」行情,認為科技成長仍是主線,疊加流動性寬松,A股節后或延續震盪偏強走勢,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及消費復甦板塊值得關注。

長假期間海外市場熱點紛呈

長假期間海外市場熱點紛呈

這個國慶中秋長假,海外資本市場熱點紛呈,受消息面刺激,以AI為代表的科技、以黃金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在海外市場掀起一輪投資熱潮。國內市場表現同樣可圈可點,長假期間,全國出行總量穩中有增,高於市場先前預測,預示國內消費市場有望迎來回暖。與此同時,我國在多個領域捷報頻傳,多項大國重器實現重要突破,引發積極關注。

一、AI算力:海外利好頻傳行業景氣預期強化

長假期間,以AI為核心的科技敍事在海外市場依然熱烈,資本市場的催化劑層出不窮。

在算力硬件層面,10月1日,OpenAI與韓國兩大芯片巨頭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達成初步協議,該協議旨在將這兩家在存儲芯片領域占主導地位的公司納入星際之門數據中心建設計劃。SK集團在聲明中強調,這一預測需求是當前全球高帶寬存儲器(HBM)產能的兩倍多。另外,韓國政府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韓國9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長12.7%,達到659.5億美元,創下三年零六個月以來的最高紀錄。從出口產品看,9月份半導體出口同比增長22%,達到166億美元,創下月度歷史最高紀錄。此外,10月6日,OpenAI與AMD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未來數年部署總計6GW的AMDGPU算力。

在AI應用方面,國慶假期前后,OpenAI進行了一系列產品發佈、戰略合作簽約並舉辦開發者大會,業內認為將對AI的商業化閉環與應用端繁榮產生深遠影響。9月30日,OpenAI發佈Sora2模型SoraAPP,其中Sora2最大的突破是由「視頻生成器」進化為「世界模擬器」,生成的內容在物理上更加精準、逼真,此外,「聲畫一體」以及模型可控性也有進步。這些突破使得SoraApp登頂APPStore。

東方證券計算機團隊認為,APPsinsideChatGPT帶來的巨大Token消耗,以及Sora等新爆款應用,都將對算力產生持續拉動。

與此同時,最近,國內AI應用也有新進展,例如,混元圖像3.0在文生圖榜單登頂。對此,申萬宏源策略團隊最新觀點認為,隨着產業趨勢進一步得到驗證,半導體景氣趨勢預期將進一步強化。

二、黃金:金價首次突破4000美元/盎司

十一長假期間(10月1日~10月7日),國際金價繼續攀升,10月7日,COMEX黃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隨后,倫敦現貨黃金價格也於10月8日突破4000美元/盎司,均創出歷史新高。10月1日,美國政府正式關門,根據美國國債期權定價顯示,政府關門至少會持續10天,最長則將達到29天。市場預計,這一政治不確定性有望提升黃金的避險吸引力。 

全球商品市場10月1日~10月7日的市場表現 圖片來源:長江證券金屬團隊

全球商品市場10月1日~10月7日的市場表現 圖片來源:長江證券金屬團隊

高盛日前將2026年12月金價預期從此前的每盎司4300美元上調至4900美元,理由包括西方市場ETF資金流入強勁,以及各國央行有望持續購金。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數據顯示,中國9月末黃金儲備報7406萬盎司(約2303.523噸),環比增加4萬盎司(約1.24噸),為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

據民生證券金屬團隊統計,黃金在除美聯儲外央行的儲備佔比,自1996年以來首次超過美國國債,包括中國在內過去三年持續購買黃金,拋售美債,部分央行直接要求黃金儲備比例提升到30%。預計全球央行加大黃金資產配置的趨勢仍將持續。

展望金價后市,民生證券金屬團隊最新觀點指出,金價從2019年到現在的漲幅約為1.5倍,但回顧歷史70-80年代金價漲幅約18倍、00-11年漲幅5.5倍,如果目前是一輪世界貨幣信用的重構,那麼漲幅不應該低於70-80年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破滅的漲幅,所以4000美元絕對不是黃金的高點。當然,黃金的上漲一定不是一蹴而就,未來也一定會出現今年4-8月的半年周期維度的震盪行情。

與此同時,長假期間,比特幣價格一度突破12.6萬美元,並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來,比特幣已大漲超30%。

三、固態電池:重要技術進展落地新能源車充電量創歷史新高

固態電池領域在長假期間亦取得重要技術突破。10月7日,據新華社消息,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黃學傑團隊聯合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等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陰離子調控技術,解決了全固態金屬鋰電池中電解質和鋰電極之間難以緊密接觸的難題,為其走向實用化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相關研究成果已於7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發展》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長假期間,新能源汽車充電量創歷史同期新高。據媒體報道,10月1日零時至10月3日18時,全國高速公路充電量達到4380.93萬千瓦時,同比增長51.33%,日均充電量是平日的2.54倍。

四、核聚變:我國核聚變裝置取得關鍵突破概念股大漲

據媒體報道,10月1日,中國核聚變裝置BEST建設取得關鍵突破,重達400余噸的底座成功安裝就位,標誌着這一大國重器主機全面開建。未來,該裝置有望在2030年通過核聚變點亮第一盞燈,首次驗證演示核聚變發電。

長假期間,港股市場的核聚變概念股中核國際、上海電氣、中國核能科技、東方電氣等紛紛大漲。

五、諾貝爾獎動態:量子領域斬獲諾獎

10月7日,約翰·克拉克等三人因「發現電迴路中的宏觀量子力學隧道效應和能量量子化」獲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國金證券機械團隊分析指出,克拉克等人利用精巧的超導電路,證明了包含大量電荷載流子的宏觀系統,依然能像單個微觀粒子一樣,展現出純粹的量子行為,為量子計算工程化提供實驗依據。三位獲獎者核心工作分別為超導電路測量、高保真量子比特測控(超導計算機主流架構)、約瑟夫森結量子計算機,均與量子計算強相關。看好由諾獎帶領的技術革命以「實驗室突破-技術迭代-產業爆發」實現突破。美股市場相關公司RigettiComputing(RGTI)、D-WaveQuantum(QBTS)、IONQ近5日漲幅達47%、45%、29%。

六、長假出行消費:長假全國出行人次高於預期

2025年國慶與中秋疊加,形成連續8天的「超長黃金周」,公眾出遊意願顯著提升。據國泰海通統計,今年9月30日~10月6日,全國出行總量穩中有增,七天累計20.68億人次,同比增長約5.2%,高於交通運輸部先前預測的3.2%。

據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截至9月23日,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國內航線機票預訂量突破871萬張,日均預訂量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3%。

此外,據媒體報道,今年國慶期間,民航預計執行客運航班總量達13.9萬班次,日均超過1.7萬班次,同比增長5.7%。其中,國內航班同比增長4.9%,國際航班增長11.9%。

七、電影市場:年內全國電影總票房已超2024年全年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10月1日~10月7日,2025年國慶檔票房達17.26億元,同比下降17.8%,《志願軍:浴血和平》《731》《刺殺小説家2》票房居前。今年國慶檔電影種類豐富,涵蓋歷史戰爭、奇幻冒險、家庭喜劇等。據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以來的全國電影總票房已超2024年全年,中國電影市場整體復甦態勢明顯。

長假期間科技、有色領漲港股

長假期間科技、有色領漲港股

回顧長假期間全球股市,10月1日~10月7日,歐美股市普漲,同期英國富時100指數漲1.4%,法國CAC40指數漲1%,德國DAX指數漲2.1%。美股方面,標普500指數漲0.4%,納斯達克指數漲0.6%,道瓊斯工業指數漲0.4%。日經225指數、韓國綜合指數分別大漲6.7%、3.6%。國際金價、銅價也均實現上漲,但原油有所下跌。

全球大類資產10月1日~10月6日的市場表現 截圖自:申萬宏源證券研報

全球大類資產10月1日~10月6日的市場表現 截圖自:申萬宏源證券研報

10月1日~10月6日,美股、港股行業漲跌幅排名截圖自:華金證券研報

10月1日~10月6日,美股、港股行業漲跌幅排名截圖自:華金證券研報

10月1日~10月6日,美股、港股行業漲跌幅排名截圖自:華金證券研報

據華金證券統計,長假期間,美股市場漲幅前三的行業分別為醫療保健、公用事業、信息技術;港股市場漲幅前三的行業分別為原材料業、信息科技業、醫療保健業。

具體到個股層面,據Choice數據,10月2日~10月8日,港股通標的中漲幅前10的個股分別為大眾公用吉宏股份赤峰黃金、先健科技、中廣核礦業、MIRXES-B、微創醫療、上海電氣、山東黃金江西銅業股份,科技、有色板塊仍然佔據行情主導。 

港股通標的10月2日~10月8日累計漲幅TOP20

港股通標的10月2日~10月8日累計跌幅TOP20

展望四季度行情,申萬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師傅靜濤最新發布觀點指出,「大勢研判不變:紅十月,看好四季度和跨年行情。2026年春季前,科技產業催化顯著多於順周期催化的格局不變,同時,科技成長可能會有中短期性價比問題,但距離長期性價比低位還有差距。科技成長可能延續趨勢行情,最終演繹到長期低性價比區域。」

「紅十月和跨年行情后,2026年春季可能是階段性高點,但大概率不是2026年全年高點更不是本輪全面牛市的高點。牛市還有縱深,隨着時間的推移,全面牛市演繹的條件會越來越充分。」他進一步指出。

在華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看來,節前部分投資者擔心的地緣衝突風險實際未發生,部分投資者擔憂的流動性收緊風險也未發生。隨着短期流動性可能維持寬松、風險偏好可能回升,預計A股節后可能延續震盪偏強的慢牛走勢。

對於節后市場流動性,鄧利軍給出判斷,「一是節后宏觀流動性可能維持寬松:首先,CME對10月降息的預期接近100%,美元指數繼續低位震盪;其次,歷史經驗上節后國內央行多加大逆回購力度,而今年央行也已公告將於10月9日開展11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二是節后融資等資金大概率迴流A股:首先,覆盤歷史,節后融資和外資等資金多回流A股;其次,慢牛趨勢下,今年節后融資和外資大概率迴流A股,且新發基金規模也可能進一步回升。」

而對未來行情結構性的判斷,傅靜濤指出,「科技主線+少數有供給邏輯的周期」的結構展望不變。科技主線關注AI應用、半導體制造、存儲。海外算力中期beta依然向上,但短期有擾動。創新葯、儲能、固態電池、特斯拉機器人光刻機等已累積了一定漲幅的方向,2026年春季前還有空間。順周期的投資重點仍是獨立邏輯明確的有色金屬(貴金屬、銅)。此外,反內卷是結構牛向全面牛轉化的關鍵結構,可關注光伏和化工。同時繼續中期看好港股,中期港股可能繼續受益於全球寬松和新經濟產業趨勢發酵,港股龍頭代表性較強。

此外,鄧利軍也認為科技成長仍將是行情主線,「當前來看,節后科技成長佔優的風格可能延續。一是節后政策和外部事件依然偏積極:首先,節后四中全會即將召開,'十五五'規劃可能繼續大力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積極的政策持續;其次,短期中美貿易談判繼續,節后外部事件也可能偏積極。二是節后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產業趨勢大概率不斷上行。三是節后國內外流動性大概率維持寬松。四是當前TMT成交額佔比和估值歷史分位數處於中性偏高水平。日曆效應來看,節后科技成長和部分核心資產等表現可能相對佔優,建議繼續逢低配置:一是政策和產業趨勢上行的電子(消費電子、半導體)、有色金屬(稀有金屬、貴金屬、銅、鈷)、通信(算力)、機械設備(機器人)、傳媒(遊戲)、計算機(AI應用)等行業;二是基本面可能有所改善的電新(固態電池、儲能、風電)、醫藥(創新葯、CXO)、食品、軍工等行業。」

記者|王海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