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7 11:01
(來源:聚烯烴人)
作為聚乙烯共聚單體、聚烯烴彈性體(POE)及高端合成潤滑油(PAO)的核心原料,線性α烯烴(LAO)的技術突破與產能擴張正重塑全球化工產業鏈格局。綜合來看,到2025-2026年,中國規劃中的LAO總產能將超過150萬噸/年,其中C6及以上的高碳LAO產能佔比超過56%。
線性α-烯烴(LAO)是化工領域一種關鍵的基礎原料和高端聚烯烴的核心共聚單體,其碳數分佈(C4、C6、C8、C10+等)決定了不同的應用領域。其中,C6(1-己烯)、C8(1-辛烯)及以上等高碳LAO是生產高性能聚乙烯(LLDPE/HDPE)、聚烯烴彈性體(POE)、高性能合成潤滑油(PAO)的關鍵,技術壁壘和產品附加值極高。
然而,全球LAO產能高度集中。北美(主要在美國墨西哥灣)憑藉豐富的乙烷原料和先發技術優勢,佔據全球近一半的產能。雪佛龍菲利普斯(CP Chem)、殼牌(Shell)、英力士(Ineos)等前五大生產商壟斷了全球約86%的專產產能。長期以來,中國LAO產業呈現「低端過剩、高端空白」的局面,名義產能雖超百萬噸,但90%以上為C4分離法生產的1-丁烯,用於高端共聚單體的C6+高碳LAO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嚴重製約了下游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自2021年前后,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央企率先在乙烯齊聚工藝上取得突破,開啟了國產高碳LAO的產業化進程。隨后,一批具備強大乙烯原料優勢的民營煉化巨頭紛紛入局,推動中國LAO產業進入投資高峰。
01
已投產裝置:國產化邁出關鍵一步
萬華化學:2024年,萬華化學10萬噸/年LAO裝置投產,採用乙烯齊聚工藝,標誌着國內高碳LAO(C6+)實現零突破。該裝置依託煙臺大煉化基地,實現乙烯-LAO-POE產業鏈一體化,成本優勢顯著。
中石油/中石化:中石油吉林石化、中石化鎮海煉化等企業通過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建成5萬噸/年1-己烯裝置,採用選擇性三聚工藝,產品純度達99%以上,滿足高端聚乙烯生產需求。
02
在建/擬建裝置:2025-2026年產能集中釋放
衞星化學:連雲港基地規劃40萬噸/年LAO裝置,配套10萬噸/年POE項目,採用乙烷裂解制乙烯路線,成本較石腦油路線低30%。2025年一期20萬噸/年裝置投產,2026年全面達產。
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投資521億元,建設40萬噸/年LAO裝置,採用Shell SHOP工藝,產品覆蓋C4-C12全系列,預計2026年投產。
中石化天津石化:南港120萬噸/年乙烯項目配套20萬噸/年LAO裝置,與英力士合作引進催化裂解技術,2025年試車。
浙石化/榮盛石化:舟山基地規劃30萬噸/年LAO裝置,採用乙烯二聚與選擇性齊聚組合工藝,2026年投產。
中國LAO產業,特別是高碳LAO,正站在從「0到1」突破邁向「從1到N」爆發的歷史性節點,國產化浪潮已不可逆轉,2025-2026 年的產能投放高峰將徹底改變我國高端聚烯烴原料依賴進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