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高盛:無需擔憂美國科技股存在泡沫

2025-10-08 20:09

  對於當前漲幅強勁的美國科技股,現在擔憂其存在泡沫還為時尚早。

  這是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策略師彼得・奧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的觀點。他表示,科技巨頭股價創下紀錄的漲勢,伴隨着強勁的盈利增長;而在過去的泡沫時期,市場上漲主要由投機行為推動。

  奧本海默及其團隊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科技行業的估值正逐漸偏高,但尚未達到與歷史泡沫時期相符的水平。」

  不過,這位策略師仍重申了其建議:投資者應尋求多元化投資,以規避美國股市窄幅上漲(僅少數股票領漲)及人工智能領域競爭加劇帶來的風險。

  英偉達(Nvidia Corp.)、博通(Broadcom Inc.)、微軟(Microsoft Corp.)等少數科技巨頭推動美國股市創下歷史新高 —— 投資者押注這些公司將實現持續盈利增長,且人工智能將提升其生產效率。

  儘管高盛、巴克萊集團(Barclays Plc)等銀行近期發佈的持倉數據顯示,投資者對股市進一步上漲的前景仍持樂觀態度,但部分市場參與者對人工智能領域高額投入的回報開始持謹慎態度。

  周二,納斯達克 100 指數(科技股權重較高)出現下跌,此前有報告稱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雲計算業務的利潤率低於多數人的預期。與此同時,彭博社整理的數據顯示,近幾周新聞報道中提及 「科技(tech)」 與 「泡沫(bubble)」 的頻次大幅上升。

  科技股估值也在持續走高。目前納斯達克 100 指數的預期市盈率為 28 倍,而 10 年平均水平為 23 倍;相比之下,剔除美國市場的全球所有國家指數(All-Country World Index ex-US)市盈率僅為 15 倍。

  高盛的奧本海默指出,當企業平均價值飆升至遠超其隱含未來現金流的水平時,泡沫往往會形成。但他表示,此次表現最佳的科技股擁有 「異常強勁的資產負債表」。

  此外,他在報告中寫道,股票和信貸市場整體估值上升,這意味着 「當前情況與其説是科技領域存在泡沫,不如説是低利率、全球高儲蓄率及經濟周期延長等整體環境所致」。

  奧本海默稱:「若市場對增長的信心減弱,這些科技股確實可能面臨回調風險,但這種回調不太可能僅由科技領域泡沫破裂引發。」

  2024 年,這位策略師曾採取逆向投資立場,主張投資者從估值過高的美國股票轉向長期表現滯后的國際市場。從今年表現來看,標普 500 指數的漲幅已落后於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剔除美國的全球指數(MSCI ACWI ex-US)。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