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8 19:24
10月8日,港股核電概念股再度逆勢大漲,板塊交投活躍。
截至收盤,中核國際(02302.HK)大漲22.4%,中廣核礦業(01164.HK)上漲7.82%,中廣核電力(01816.HK)跟漲。
事實上,自今年4月初行情啟動以來,港股核電板塊就已開啟一波穩健升勢。截至目前,核電概念指數累計漲幅超41%。板塊中,多隻個股受到資金青睞,漲勢可觀。
例如,中核國際表現最為突出,年初迄今累計漲幅達3.48倍;中廣核礦業股價同樣漲勢強勁,實現了1.37倍增長。
究其原因,核電板塊的持續走強,是多重利好共振的結果。尤其近期海內外核聚變領域密集傳出突破性消息,進一步強化了板塊向上動能。
多重消息刺激核電股大漲
9月30日,美國能源部「里程碑計劃」認證CFS 技術,SPARC 核聚變裝置的核心組件環向磁體通過嚴格性能測試驗證。
10月1日,位於合肥的核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建設取得關鍵突破。BEST裝置主機關鍵部件——杜瓦底座研製成功並順利完成交付,成功精準落位安裝在BEST裝置主機大廳內,標誌着項目主體建設正式啟動。
此外,10月13至18日,國際原子能聚變能大會將在成都舉辦,行業關注度升溫。
方正證券指出,聚變行業催化明顯較7-8月份更加密集,國際原子能聚變能大會或有重大國家和國際進展公佈,且國內BEST項目在Q4有望再次開啟第二次密集招標(包括第一壁、偏濾器、電源等高價值量產品),其它聚變裝置也有望啟動;巨頭入局與海外裝置點火重大進展。聚變年內第二次行情有望啟動。
AI狂潮助力「核電」復興
回到基本面,AI爆發式發展,帶來的全球能源結構性變化和需求挑戰,強化核電作為AI能耗重要能源類型的投資邏輯。
近幾年來,在AI技術浪潮下,大量數據中心涌現,給電力需求帶來爆發式增長。
據華為發佈的《智能世界2035》報告預測,到2035年全社會的算力總量將增長10萬倍,屆時數據中心用電量佔比或將大幅增加,對電力的需求有望急劇增長。
而排放極低,輸出穩定性較佳的核電,被視為破解AI能源困境的關鍵方向之一。業內不少專家發聲,「AI盡頭是核電」。
為應對電力危機,全球主要經濟體啟動了核電發展「競速賽」。
5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系列有關核能的行政命令,計劃在2030年前啟動10座大型核電站建設,並在2050年前將美國核電產能翻四倍。
在國內,核電項目審批迎來歷史性加速。4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浙江三門三期、福建霞浦壓水堆等5個核電項目,合計覈准10臺機組,總投資額超2000億元。
2025年9月發佈的《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再次強調「穩步推進核電開發」,明確要求安全有序推動沿海核電項目覈准建設。
當前,核電產業鏈的景氣度已向上遊天然鈾(核電原材料)傳導,年內鈾價呈現走強趨勢。
招銀國際最新研報指出,在美國核電站恢復的推動下,2026-2030年的核電需求可能會出現超預期上漲,而AI將在長期(2030年后)推動核電結構性需求增長。然而,在供應方面,預測現有鈾礦產量將在2027年達到峰值,而新礦的貢獻率將從2027年的4%上升到2030年的17%,這使得整體供應容易受到投產延迟的影響。這意味着,鈾價將受到供應緊張的支撐,且供應緊張的持續時間可能比預期更長,強化對鈾行業的樂觀看法。
摩根士丹利報告預計鈾價在2025年四季度將升至87美元/磅。該行認為,供應挑戰加劇、現貨需求穩定、潛在合同量上升,再加上「核能復興」的結構性支持,使得鈾市場基本面堅實,價格具備進一步上行潛力。
作者|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