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新能源板塊假期熱度不減 多重利好催化下再度走強

2025-10-08 16:34

財聯社10月8日訊(編輯 馮軼)國慶假期期間,港股新能源板塊延續節前熱度。今日,鋰電、儲能、電力設備等方向再度集體走強。

截至收盤,中國安儲能源(02399.HK)、東北電氣(00042.HK)雙雙漲超10%,贛鋒鋰業(01772.HK)、金風科技(02208.HK)等細分行業龍頭也都明顯跟漲。且短線來看,板塊不少個股國慶假期期間均收穫兩位數漲幅。

image

消息面上,國際能源署7日發佈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報告預測,儘管面臨供應鏈和資金壓力、電網整合挑戰和政策不確定性等不利因素,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仍將強勁增長,預計未來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將達到之前5年增量的兩倍。2025至2030年期間,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增加4600吉瓦,大致相當於中國、歐盟和日本當前裝機容量總和。

中信建投也分析稱,全球儲能需求在新能源滲透率提升、儲能系統成本價格下降雙重驅動因素下同步爆發,國內外儲能需求實現共振,帶動板塊進入新周期。

此外,市場關注已久的固態電池概念近日也有利好傳出。據報道,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團隊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突破,為解決界面阻抗大、離子傳輸效率低的難題提供了新路徑。

國信證券在10月8的最新報告中還指出,行業層面,固態電池產業化加速推進,疊加歐洲新能源車需求持續向好,建議關注需求持續向好背景下估值較低的鋰電行業領先企業。數據顯示,9月歐洲九國新能源車銷量31.12萬輛,同比增長34%、環比增74%。

值得一提的是,節前隨着鋰、鈷等關鍵材料的漲價,市場對新能源板塊的關注度就處於加速升溫狀態。綜合來看,疊加假期期間利好催化,后續炒作情緒也或進一步走高。

尤其是,近期不少鋰電材料企業持續斬獲長期大單,也反映了產業鏈的景氣修復的動能較強。

具體來看,9月22日,天賜材料與瑞浦蘭鈞達成超5年累計超80萬噸電解液供貨協議;9月29日,廈鎢新能與中偉股份達成三年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預計在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固態前驅體、富鋰錳基前驅體等產品以及循環回收和鋰產品的合作量約11.5萬噸/年;9月29日,華友鈷業旗下衢州新能源也與LGES簽署協議,約定2026-2030年間向其供應三元前驅體7.6萬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