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8 12:43
(來源:伏白的交易筆記)
前言:10月6日,AMD宣佈與OpenAI達成6GW算力協議,為OpenAI下一代AI基礎設施提供多代AMD Instinct GPU支持;
該合作協議有望為其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新增收入,消息公佈后,AMD美股大漲23%,市值突破3300億美元。
一. AMD公司介紹
超威半導體(AMD)1969年成立於美國加州,目前為全球高性能計算領域領導者,提供CPU、GPU、AI加速器等芯片解決方案。
1.1 發展歷程
(1)技術積累期(1969-2003年)
早期以第二供應商模式為Intel代工,通過Intel專利交叉授權協議,逐步建立技術基礎,並推出自研x86處理器。
(2)低谷與轉型(2006-2014年)
面臨次貸危機、英特爾訴訟及產品競爭、市場需求下滑,以及內部管理不善、財務狀況惡化等緣故,市場份額下跌。
(3)復興與擴張(2017年至今)
2014年蘇姿豐上任后聚焦技術創新,扭轉性能劣勢:
發佈Zen架構Ryzen處理器,搶佔CPU市場份額;發佈EPYC服務器處理器,開拓數據中心市場。
2021年開始,發佈多款CPU和GPU,強化高性能計算領域佈局;並於2022年收購賽靈思(Xilinx),拓展FPGA市場。
1.2 主營業務及產品
(1)計算與圖形:Ryzen(鋭龍)系列CPU、Radeon顯卡;全球PC處理器及獨立顯卡份額第二。
(2)數據中心:Instinct系列AI加速器(如MI300)、EPYC(霄龍)系列服務器CPU;AI芯片全球份額第二。
(3)嵌入式:自適應SoC、FPGA,聚焦工業、汽車等領域。
1.3 與英偉達比較
(1)技術路線:AMD採用Zen架構(CPU)+RDNA架構(GPU);英偉達採用Ada Lovelace 架構(CUDA)。
(2)戰略差異:AMD聚焦開源與產品性價比;英偉達CUDA生態壁壘更高,壟斷高端AI訓練市場。
二. AMD供應鏈
AMD採用無晶圓廠(Fabless) 模式,專注芯片設計及架構研發,將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環節交由合作伙伴完成。
(1)晶圓代工:臺積電(3nm/4nm等先進製程)、格羅方德(成熟製程)。
(2)封裝測試:通富微電(佔據80%以上訂單)、Amkor(安靠)、ASE。
(3)PCB:勝宏科技(顯卡PCB)、滬電股份(服務器主板)、深南電路(封裝基板)、一博科技(測試用PCB設計)。
(4)模組:健策精密(散熱模組)、領益智造(散熱模組)、祥碩科技(USB/PCIe控制器)、三星電機。
(5)分銷:Arrow Electronics、Avnet、中電港、香農芯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