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8 11:20
(來源:傳媒產業大視點)
重點公司基本狀況
備註:股價取自2025年10月7日收盤價;大麥娛樂財年截至3月31日。
一、公司概況:TOP TOY是中國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
TOP TOY創立於2020年,2024年於中國內地實現GMV人民幣24億元,其中自研產品收入佔比接近50%,為中國潮玩集合品牌中最高。2022年至2024年,公司GMV複合年增長率超過50%,是中國增長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亦是年GMV突破人民幣10億元大關歷時最短的中國潮玩品牌。2025年7月,TOP TOY完成總額約5940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淡馬錫等機構,投后估值達13億美元(約102億港元)。2024年及2025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9.09億元、13.60億元,分別同增31%、59%;分別實現經調整淨利潤2.94億元、1.80億元;分別同增38%、27%。
二、行業:泛娛樂商品空間廣闊,TOPTOY位居前列。
(1)規模:全球泛娛樂商品行業的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448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822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2.9%。中國佔比由2019年的10.5%增長至2024年的15.3%,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0.1%。中國潮玩行業零售額2024年達587億元,CAGR5達23.2%,預計到2030年達2133億元(CAGR5達20.9%)。全球潮玩行業零售額2024年達380億美元,CAGR5達13.9%,預計到2030年達1047億美元(CAGR5達15.8%)。
(2)格局:按零售額計,2024年中國潮玩行業CR5達20.7%,TOP TOY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2.2%。
三、業務:IP價值最大化為核,搭建全產業鏈一體化平臺。
(1)IP運營:自有IP、授權IP、他牌IP三輪驅動。截至2025年9月,公司擁有17項自有IP,超40項授權IP和超600項他牌IP。①自有IP:代表IP有卷卷羊、糯米兒、大力招財、尼尼莫等;2024年、25H1,公司由自有IP開發的產品分別實現收入680萬元、610萬元。②授權IP:代表IP有迪士尼系列、三麗鷗系列、豬豬俠系列等;2024年、25H1,公司由授權IP開發的產品分別實現收入8.89億元、6.15億元。
(2)產品:自研產品為核心,聚焦手辦、拼裝、毛絨三大品類。①產品結構:2024年、25H1,公司自研產品分別實現收入8.96億元、6.21億元,分別佔比49%、47%。②產品品類:25H1,公司手辦產品、搪膠毛絨產品分別實現收入8.6億元、1.5億元,分別佔比66%、11%。③產品開發:內部設計團隊驅動,致力於IP二創和產品共創。
(3)渠道:零售門店為基石,直營+加盟共同推進。2024年,直營門店、TOP TOY合夥人(加盟商)、線下經銷商、線上渠道分別實現收入1.73億元、5億元、10.08億元、1.4億元,分別佔比9.5%、27.4%、55.3%、7.7%。①TOP TOY門店:25H1末,公司有293家TOP TOY門店,其中10家位於海外(25年9月達15家)。TOP TOY合夥人模式融合加盟模式與直營連鎖模式的優勢,助力門店快速複製。截至25H1末,公司共有70名加盟商,平均單個加盟商帶店量達3.6家。②經銷商渠道:主要包括與品牌定位相符的連鎖超市、專業玩具零售商及成熟零售連鎖企業。25H1末,公司共有53名經銷商(含名創優品)。
風險提示:產品迭代不及時風險、IP矩陣老化風險、渠道管理不及預期風險、海外業務不及預期風險、IP維護不力風險、測算偏差和研報更新不及時的風險。
1
TOP TOY:潮玩集合品牌龍頭,潮玩全產業鏈
一體化
TOP TOY是中國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2024年,公司於中國內地實現GMV人民幣24億元,其中自研產品收入佔比接近50%,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為中國潮玩集合品牌中最高。2022年至2024年,公司GMV複合年增長率超過50%,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TOP TOY是中國增長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亦是年GMV突破人民幣10億元大關歷時最短的中國潮玩品牌。
1.1 IP:發展歷程:20年品牌初創,24年出海拓店
2020年:品牌初創。背靠名創優品集團深厚的消費者洞察及強大的零售基因,在集團內部成功孵化孕育了TOP TOY品牌。首家門店於2020年12月開業,隨后於一年內新開設近90家門店。利用名創優品集團成熟的全球零售網絡、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及深厚的數字化與消費者洞察積累,迅速切入並引領高速增長的潮玩行業。
2021年~2023年:高速增長。專注於生命周期長、粉絲基礎廣泛的國際知名IP的深度運營及二創。通過不斷打磨和迭代自研產品,持續孵化自有IP,已實施自研、外採雙輪驅動戰略,自研產品佔比及毛利率持續提升,並藉此於2023年實現年GMV超過人民幣10億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TOP TOY是中國潮玩品牌中達成這一成就歷時最短的公司。
2024年~2025年:全球化拓展。依託持續強化的產品力、品牌勢能及經驗證的商業模式,開始拓展海外市場,已進入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等市場,並持續推動全球化戰略。截至2025年9月,已在海外開設15家門店。
1.2 股權結構:背靠名創優品,管理層經驗豐富
自名創優品分拆上市,淡馬錫領投PreIPO。TOP TOY創立於2020年,作為名創優品集團全資子公司,自首店開業以來逐步構建起覆蓋產品研發、IP運營、渠道拓展的完整產業鏈。2025年7月,TOP TOY完成總額約5940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淡馬錫等機構,投后估值達13億美元(約102億港元)。在IPO前,名創優品集團持有公司86.9%股份。此外,Emei Investments(淡馬錫間接全資附屬公司)、True Light(淡馬錫間接全資持有)、Oakwise三家投資公司分別持有TOP TOY3.2%、0.8%、0.6%;SunYW holding Limited、YXJ Holding LIMITE及TOPTOY MANAGEMENT HOLDING LIMITED共持有公司8.4%的股份。
管理層經驗豐富,員工股權激勵充分。董事會主席葉國富與首席執行官孫元文均是經驗豐富的玩具領域創業者。葉國富是名創優品創始人,在中國經濟轉型期積累了深厚的潮流時尚品味,並通過捕捉社會優質消費升級的契機,將新的商業模式引進中國市場;孫元文曾先后在優衣庫、名創優品等公司從事業務運營工作,他於2020年10月成立TOP TOY品牌,並自此領導該公司,將對流行玩具趨勢的商業洞察力轉化為引領公司綜合類流行玩具組合的獨特見解。公司管理團隊與核心技術團隊相關從業經驗豐富,許多成員在公司成立初期加入,關係緊密。公司對核心員工薪酬激勵及股權激勵充分,深度綁定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利益,有效提高了中高層管理人員積極性。
1.3 財務分析:增長進入快車道,規模效應待釋放
收入端迸發強勁增長態勢,利潤端規模效應待釋放。
1)營收規模:2022、2023、2024、25H1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79億元、14.61億元、19.09億元、13.60億元,23、24、25H1同比分別+115%、+31%、+59%。
2)經調整淨利潤:2022、2023、2024、25H1公司分別實現經調整淨利潤-0.38億元、2.13億元、2.94億元、1.80億元,24、25H1同比分別+38%、+27%。
3)盈利能力:2022、2023、2024、25H1公司毛利率分別為19.9%、31.4%、32.7%、32.4%,經調整淨利率分別為 -5.6%、14.6%、15.4%、13.2%。橫向對比來看,龍頭泡泡瑪特2024年毛利率和經調整淨利率分別為66.8%、26.1%,較TOP TOY分別高34.1pcts、10.7pcts。
2
行業:泛娛樂商品空間廣闊,TOPTOY位居前列
2.1 規模:全球泛娛樂商品市場規模近9百億美金,中國市場增速快
泛娛樂商品行業是指以IP為核心、圍繞實物商品展開的一系列產業,這些產業通過多種娛樂形式進行內容創作並從中獲利。泛娛樂商品行業中的IP主要分類為以電影、電視劇、漫畫、文學等形式呈現的敍事IP,以及側重角色塑造而非敍事性的IP。泛娛樂商品行業致力於圍繞IP內容打造多元化的文化娛樂產品。泛娛樂市場的核心板塊已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未來文化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以IP為主題的泛娛樂商品更容易引起目標受眾的共鳴,從而獲得市場認可。泛娛樂商品主要分為玩具、配飾、家居飾品等。玩具注重娛樂體驗,以實物形態承載IP價值,兼具互動性、趣味性、場景化等特點,滿足用户娛樂、收藏及社交需求。其核心屬性在於與IP的情感聯結、多維度互動性及收藏價值。
全球泛娛樂商品行業的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448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822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2.9%。展望未來,該行業將受益於IP全球化進程推進、品類拓展不斷深化和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948億美元,2025年至2030年複合年增長率達13.1%。中國是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得益於涵蓋原創、粉絲二創和商業二創的強大IP生態圈,加之消費者對情感價值的付費意願日益增強以及最先進的全渠道零售基礎設施支撐,中國泛娛樂商品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佔比由2019年的10.5%增長至2024年的15.3%。展望未來,隨着本土IP持續崛起以及電商和沉浸式零售的創新不斷深化,預計到2030年,中國泛娛樂商品產業在全球市場的佔比將達到20.1%。
中國潮玩行業零售額由2019年的人民幣207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人民幣58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23.2%。展望未來,隨着IP滲透至多元化產品領域,消費者體驗也逐漸演變為沉浸式、多感官的互動體驗。隨着零售店作為核心購買場景不斷擴展升級,提供卓越的情境化零售體驗和更深層次的IP驅動互動,該行業預計將由2025年的人民幣825億元增長至2030年的人民幣2,133億元,實現20.9%的複合年增長率。
全球潮玩行業市場規模已由2019年的198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38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3.9%。全球潮玩行業持續向IP驅動型內容和沉浸式消費場景演進,逐漸從單一玩具產品蜕變為傳遞情感的文化載體。預計全球潮玩行業市場規模將由2025年的503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1,047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5.8%。
2.2 格局:中國市場格局分散,TOP TOY排名領先
中國潮玩市場競爭格局分散,TOP TOY系最大潮玩集合零售商。按2024年的零售額計,中國潮玩行業的市場規模達人民幣587億元。按零售額計,中國潮玩行業前五大潮玩零售商的市場份額合計達20.7%,呈現相對分散的市場格局。其中,TOP TOY2024年在中國的零售額達人民幣13億元,在中國潮玩行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2.2%。在中國潮玩行業按零售額計的前五大潮玩零售商中,按2020年至2024年複合年增長率計,TOP TOY在零售額增幅及門店數量增幅方面均位居中國首位。按零售額計,中國潮玩行業的前五大潮玩集合零售商的合計市場份額達5.3%,呈現較為分散的市場格局。2024年,TOP TOY在中國的零售額為人民幣13億元,以2.2%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潮玩行業的潮玩集合零售商中位居首位。
2.3 趨勢:「擴圈」正當時,出海帶來增量
(1)多IP協同與生態圈擴張:領先企業正從追求單IP主導權,轉向發展多IP組合戰略,並探索多種方式實現IP聯動,讓不同類型IP共生共存,並形成消費者流量互補互惠。自有IP能為品牌創造長期價值並引發情感共鳴。授權IP則依託全球或區域知名品牌,助力品牌觸達現有粉絲羣體並 提升品牌吸引力。同時,通過與其他品牌、藝術家或文化品牌合作開發的聯名IP,則能為品牌注入新鮮感、獨特性及媒體熱度。
(2)全球化與文化輸出:中國潮玩產業藉助文化自信與全球化浪潮,推動本土品牌走向世界:一方面提煉傳統文化符號並融合現代流行文化,塑造獨特文化標識;另一方面通過社交媒體傳播、海外線下體驗空間搭建、跨區域 IP 合作等策略,觸達全球消費者,將中國潮玩文化轉化為國際市場差異化競爭優勢。這一趨勢不僅實現中國潮玩從產品輸出到文化輸出的升級,還通過本土品牌與全球流行文化的深度互動,重新定義其國際市場價值定位,引領行業向全球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3)沉浸式購物體驗與消費者互動:中國潮玩行業正從傳統以產品為中心的零售模式,轉向更具沉浸感、體驗驅動的消費模式,實體店也從單純銷售點升級為集購物、社交互動、藝術展覽與共創體驗於一體的多功能社區化文化樞紐,通過互動裝置、藝術家見面會及限時獨家商品等在情感層面吸引消費者以培養對品牌的深厚忠誠度。這種沉浸式零售模式融合娛樂性、審美性與參與性,將潮玩消費從單純交易性購買提升爲情感與文化聯結,從而增強長期消費者互動。該趨勢不僅能強化客户忠誠度與品牌情感聯結,更精準迴應了消費者對個性化表達、文化共鳴及生活方式認同的多維需求。
(4)產品創新與供應鏈升級:中國潮玩行業產品創新正從簡單靜態手辦轉向融合可動關節、混合材質和模塊化組件的混合設計,這增加了設計、生產和零售環節的複雜性,使端到端整合至關重要。對此,龍頭企業通過升級供應鏈以提升靈活性、精準度和集成度;製造商開發可處理小批量多品種訂單的模塊化生產線,並整合跨材料加工能力以支持多元化設計元素。同時,高精度 3D 打印、AIGC 等新興技術能加快原型製作、提高藝術復刻精度、縮短開發周期,助力創意概念精準轉化為實物。技術革新驅動的供應鏈升級趨勢持續推進,不僅能幫助品牌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與新奇感的需求,更能在日益活躍的市場環境中構築更高市場進入壁壘,強化長期競爭優勢。
3
業務:IP價值最大化為核,搭建全產業鏈一體
化平臺
3.1 IP運營:自有IP、授權IP、他牌IP三輪驅動
TOP TOY是業內少有的實現從IP孵化、運營到直接消費者互動的潮玩產業鏈全覆蓋並在全產業鏈中佔據領先地位的品牌之一。公司強大的IP運營能力使其能夠創造出與消費者產生共鳴的產品,並通過全渠道網絡與消費者建立情感聯結。作為潮玩全產業鏈一體化平臺,公司建立了強大的合作伙伴生態體系,形成多方良性循環,驅動IP價值最大化,並推廣潮玩文化的發展。
「自有IP+授權IP+他牌IP」協同,構建全面且動態的IP矩陣。截至2025年9月,公司擁有17項自有IP,超40項授權IP和超600項他牌IP。①自有IP:公司成立原創IP孵化團隊,並孵化出眾多廣受歡迎的自有IP形象,發力原創IP的推廣,擴大其多元市場的覆蓋範圍,深化受眾參與度,並推動可持續增長。公司亦通過挖掘並簽約有才華的設計師和藝術家,通過設計-生產-銷售全鏈路進行賦能,挖掘小眾IP價值,同時保留IP選擇的靈活度。②授權IP:公司與三麗鷗、迪士尼及蠟筆小新等全球頂級IP合作伙伴及豬豬俠等中國知名IP合夥人建立長期穩定的深度合作關係。熱門IP在市場中沉澱了龐大粉絲羣體與高認知度,助力公司快速觸達全球消費者並滿足多元市場需求,同時有效規避因單一IP熱度波動帶來的風險。2024年,公司前5大IP的收入佔比40%。公司對授權IP進行二次創作,包括高度原創圖庫等。公司擁有使用該等二創成果的專有權,IP方主動將其納入全球資源庫。公司亦通過高頻多元化IP聯名、藝術家聯名、品牌聯名,持續挖掘IP價值。
(1)自有IP:公司完全掌握創作主導權與商業控制權,從而能夠實現靈活產品開發、與粉絲直接互動,及開展長期品牌建設。截至25年9月,公司擁有17項自有IP。2024年、25H1,公司由自有IP開發的產品分別實現收入680萬元、610萬元。
①卷卷羊:承載廣府文化精髓,截至25H1,已延伸至5個產品系列,如喵記糖果屋系列和咩記乾果鋪系列。
②糯米兒:融合東方文化與全球潮流,具備專利設計,已擴展至15個產品系列,累計GMV約5000萬元。
③大力招財:對傳統招財貓進行俏皮改動,超大右臂誇張造型設計,象徵其超凡的招財納福能力。大力招財象徵着積極進取與勤勉不懈的精神,累計GMV達3500萬元。
④尼尼莫:以多元獨特的題材與鮮明色調為特色,確保每個角色皆擁有獨樹一幟的風格。這些人偶以精緻複雜著稱,配有華麗的奇幻主題服飾。
(2)授權IP:橫跨國內外市場,迎合不同年齡層的多元化顧客羣。通過IP合作獲取擁有龐大粉絲羣體、深厚情感紐帶及商業成功案例的IP組合。例如,已成功與三麗鷗合作,推出從凱蒂貓、美樂蒂到庫洛米等經典角色;同時與迪士尼攜手,推出從史迪奇、米老鼠、小熊維尼到怪獸大學及瘋狂動物城等經典角色。公司在IP授權領域的獨特優勢在於其核心競爭力:差異化創意二創、高頻次深度運營,以及全球領先IP授權方的開發權。特別是,公司內部設計團隊專精於IP二創,通過原創藝術作品、城市限定款及其他創新產品形式,對數十個授權IP進行二次創作。2024年、25H1,公司由授權IP開發的產品分別實現收入88930萬元、61530萬元。
① 三麗鷗系列:公司搪膠毛絨最暢銷的IP。2024年7月上市的三麗鷗搪膠毛絨「拿鐵寶寶」系列於截至2025年6月30日產生GMV超5700萬元,成為門店引流及復購的核心單品。公司亦已拓展三麗鷗主題拼裝模型。庫洛米半機械大體拼裝玩具套盒已成為TOP TOY拼裝模型系列的標誌性產品,在潮玩市場中建立品牌效應。
② 迪士尼系列:與迪士尼合作推出多款以迪士尼IP角色為主題的產品系列。每個產品系列皆具備獨特的設計風格與特色。「史迪奇搞怪日記」系列融合先進的材料技術,如熱敏變色巫師帽、夜光幽靈殼。公司亦在產品設計與尺寸方面探索了多元化的產品可能性,例如「史迪奇 • 626 實驗室組裝人偶」,一款採用機械結構的40公分高級收藏品。
③ 豬豬俠系列:主要包括手辦及搪膠毛絨,經典手辦系列往績期間GMV達人民幣1980萬元。開發豐富多樣的豬豬俠產品系列。豬豬俠產品陣容主要包括手辦及搪膠毛絨。例如,經典手辦系列兼具觀賞魅力和懷舊情懷的獨特組合,使該系列深受粉絲追捧,累計GMV達1980萬元。豬豬俠豬咪系列將角色的俏皮個性與令人難以抗拒的柔軟貓咪造型設計融為一體。
3.2 產品:自研產品為核心,聚焦手辦、拼裝、毛絨三大品類
產品結構:自研與外採相結合。公司產品的核心是自研產品,是公司通過積極參與設計過程而開發的產品,且基於公司的自有IP以及與知名IP授權合作。此外,公司通過供應商協議直接採購產品以豐富產品種類,該等產品為直接銷售,或與已有所需IP授權的供應商共創。
①自研產品:基礎產品由基於自有或授權IP開發的自研產品組成。整個開發周期全程掌控產品設計,並與值得信賴的價值鏈合作伙伴緊密協作,確保產品在質量與設計一致性方面堅持高標準。產品開發策略涵蓋創新性IP表達、優質材料及飾面應用以及天生的可收藏性。
②外採產品:除自研產品外,公司亦直接從第三方採購部分產品,將該等外採產品所生成的IP稱為他牌IP。截至25H1末,他牌IP總數已超過600個。許多采購的產品亦通過公司平臺獨家推出(例如機動戰士高達)。直接採購不僅能補充產品線,亦能助力探索新產品領域,同時積累寶貴的消費者洞察。例如,公司是率先引入火影忍者等日本主流動漫IP的搪膠毛絨的企業之一。採購產品的定價遵循供應商設定的國內市場零售價。對於國際銷售,供應商通常提供建議零售價。未售庫存通常不可退換,營銷成本責任需與供應商協商確定。
產品品類:聚焦手辦、3D拼裝模型及搪膠毛絨三大核心品類。手辦是公司最暢銷的產品類別,公司通常將產品作為系列的一部分推出,在每個系列中提供各式各樣的風格和款式。3D拼裝模型擁有最廣泛的客户羣體,除熱門IP主題系列外,公司亦推出滿足不同創意需求的其他拼裝產品線。日常創意系列包含模塊化花藝和城市景觀設計,對於偏好主題創作的拼搭者,公司提供涵蓋太空探索、軍事裝備等主題的套裝。搪膠毛絨是目前增長最快的產品類別。公司許多系列產品都配備可拆卸服裝和靈活可動關節等亮點功能,能激發創意玩法和故事創作,該等互動元素使公司的搪膠毛絨既適合創意把玩,亦適合作為藏品陳列。在覈心品類的同時,公司積極拓展BJD人偶及一番賞等品類,以響應消費者不斷變化的偏好。
產品開發:內部設計團隊驅動,致力於IP二創和產品共創。公司內部設計團隊是一支由富有遠見的藝術家與產品設計師組成的跨學科團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05名產品開發人員,專注於產品設計以及平面和3D設計。在自有IP開發中,採用「設計先行」的整體理念,打造角色與世界觀時在基礎設計語言中融入產品潛力。處理獲授權IP時,會開展深入研究,挖掘未被開發的創意機會,如區域限定款或開拓全新產品品類。公司戰略的核心是通過富有創意的產品開發重新創作獲授權IP,充分挖掘其新的商業潛力。公司超越傳統授權模式,將每個IP視為創新平臺-通過本土化二創、品類拓展與全新設計敍事,對角色與故事進行二次創作。公司保留對該等二創作品的獨家使用權,這使其得以構建自有設計庫,成為極具競爭力的資產。這種模式不僅幫助IP方拓展新市場與產品領域,亦讓公司商品在競爭中因差異化脫穎而出。公司與IP授權方的端到端合作遵循結構化流程:IP識別與提案開發-產品規劃與2D設計-3D建模與工程設計-生產執行。
3.3 渠道:零售門店為基石,直營+加盟共同推進
渠道結構:門店銷售為主,多渠道觸達消費者。公司通過全面而廣泛的銷售及經銷網絡銷售產品,主要包括直營門店、TOP TOY合夥人(加盟商)、線下經銷商、線上渠道。公司及TOP TOY合夥人經營的TOP TOY門店是主要銷售渠道,零售門店是公司開展業務及與粉絲建立聯繫的重要渠道,公司利用零售門店聚集大量粉絲、試驗新產品、升級購物體驗及提高品牌知名度。
(1)TOP TOY門店:公司線下銷售主要通過公司或TOP TOY合夥人經營的TOP TOY門店進行,TOP TOY門店是經銷及品牌戰略的核心部分。除推動銷售外,實體店亦有助於加強市場影響力及與社區建立有意義的聯繫。門店是舉辦粉絲活動、測試新產品、引入創新購物體驗及提升整體品牌知名度的重要場所。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以及2025年6月30日,公司網絡內分別有117家、148家、276家及293家TOP TOY門店。海外業務拓展亦實現強勁增長,TOP TOY門店數量由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4家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0家,截至2025年9月達致15家。①旗艦店是門店網絡的核心亮點,它們並非傳統零售門店,而是作為文化地標存在,門店平均面積為約870平方米。②主流門店選址佈局於人流量大的城市購物中心,以最大化曝光度與到店客流,平均面積為約240平方米。③快閃店是測試市場的實驗室,通常用於為特定IP產品系列開展營銷活動、發佈新品,或在進入新的地理市場時建立初步立足點。
TOP TOY合夥人模式融合加盟模式與直營連鎖模式的優勢,助力門店快速複製。在此模式下,公司以門店管理及諮詢服務的形式為零售合作伙伴提供運營指導。TOP TOY合夥人動用資源,在優選位置開設並運營門店,承擔相關資本支出與運營費用。公司則向TOP TOY合夥人提供門店管理及諮詢服務並收取費用,同時保留門店庫存所有權直至產品售予消費者,並按事先約定比例獲取銷售額分成。門店管理及諮詢服務通過優化並統一關鍵運營環節,確保各門店在品牌形象、消費體驗及產品定價上保持一致。公司與TOP TOY合夥人的合約期限通常不超過3年。公司通常會選擇具備財務實力及強大當地商業關係的TOP TOY合夥人,他們能夠為新店物色最佳地段。TOP TOY合夥人模式代表着公司與TOP TOY合夥人之間的互惠互利關係,公司藉此實現門店網絡快速擴張,並保持一致的品牌形象和消費者體驗。
(2)經銷商渠道:主要包括與品牌定位相符的連鎖超市、專業玩具零售商及成熟零售連鎖企業,通過其自有零售門店或向其他零售商供貨。藉助經銷商的成熟零售網絡與本地市場專業知識,公司可迅速擴大地域覆蓋範圍,同時降低建立直銷渠道的成本。公司經銷商亦帶來地區法規、消費者偏好及零售關係方面的知識,確保產品在不同市場有效定位。
風險提示
產品迭代不及時風險
作為一間IP玩具公司,跟隨消費者不斷變化的喜好和行業趨勢,調整產品組合非常重要。倘若公司未能及時實現產品迭代,可能無法吸引及留存客户,從而會對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IP矩陣老化風險
公司的現有IP矩陣不一定會持續受市場歡迎,並且公司可能無法成功獲得、開發或商業化新的IP,或公司可能無法充分實現授權IP的利益。
渠道管理不及預期風險
公司不一定可以有效地管理及擴展多渠道銷售及分銷網絡。
海外業務不及預期風險
公司面對與海外市場銷售相關的風險,並在擴大國際業務上面臨挑戰。
IP維護不力風險
倘公司無法獲取、維持及保護公司的知識產權(尤其是商標及版權),其競爭能力可能會受到影響。
測算偏差和研報更新不及時的風險
作者:
康雅雯 | SAC編號:S0740515080001 | 郵箱:kangyw@zts.com.cn
晏詩雨 | SAC編號:S0740523070003 | 郵箱:yansy@zts.com.cn
本篇報告全文請參照中泰傳媒互聯網團隊10月7日外發的《IP行業專題報告:估值超百億港元,TOP TOY衝刺港交所》,內容以正式報告爲準。
特別聲明:
李昱喆:香港城市大學碩士。2022年8月加入中泰證券研究所,主要覆蓋出版、虛擬現實、娛樂消費等板塊。擅長細分產業及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榮獲新浪財經金麒麟菁英分析師(2023年、2024年,團隊核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