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突發!一則「報道」引爆?

2025-10-08 10:27

港股開盤大跌!

10月8日,港股開盤大幅回調。恆生科技指數一度跌超2%,人工智能概念股普跌,百度集團-SW跌超5%,商湯-W跌近4%。恆生指數、A50跌幅皆超1%。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

分析人士認為,可能還是與外圍美股昨晚殺跌有關。周二,The Information報道稱,甲骨文計劃購買數十億美元Nvidia芯片,作為雲提供商出租給OpenAI等客户,此舉引發了人們對這一計劃的質疑,隨后甲骨文股價出現下跌。報告援引內部文件稱,截至8月的三個月里,甲骨文旗下英偉達雲業務的銷售額為9億美元,毛利率為14% 。這遠低於甲骨文約70%的整體毛利率。

  集體回調

  今早,香港恆生指數開盤跌0.21%報26900.64點,恆生科技指數跌0.11%,恆生中國企業指數跌0.09%。隨后,跌幅迅速擴大。恆生指數跌超1%,恆生科技指數一度跌超2%,A50跌幅亦快速擴大至1%以上。

  人工智能相關個股集體下跌。萬國數據一度跌超7%,百度集團一度跌超5%,明源雲、商湯、瑞聲科技上海復旦金山軟件皆一度跌近4%。阿里巴巴、中芯國際、京東等跌超2%。

分析人士認為,美股昨晚全線殺跌,芯片等人工智能相關股票跌幅居前,費城半導體指數跌超2%,甲骨文股價一度暴跌超7%,這可能是港股大幅回調的主因。而導致這一變化的是一則「報道」。

  當地時間周二,The Information的一篇報道對甲骨文公司購買數十億美元Nvidia芯片並作為雲提供商出租給OpenAI等客户的計劃提出了質疑。報告援引內部文件稱,截至8月的三個月里,甲骨文旗下英偉達雲業務的銷售額為9億美元,毛利率為14% 。且14%的毛利率已計入數據中心人力、電力及部分設備折舊成本,而其他未明確的折舊費用還會進一步侵蝕7個百分點的利潤。該業務過去一年毛利率平均約16% ,且未來公司整體毛利率將從近年的70%大幅下滑。

  另外,前五大AI雲客户貢獻約80%業務,近季度3170億美元雲協議幾乎全來自OpenAI。業務對少數客户過度依賴、數據中心多為租賃,成本控制能力弱。總體核心矛盾是高營收預期與低利潤率現實的失衡,增收不增利。

  甲骨文今年9月表示,其積壓的雲合同(稱為剩余履約義務)在一年內增長了359%。該公司預測,2030年雲基礎設施收入將達到1440億美元,高於2025年的100多億美元。該公司股價因此大幅飆升。

  別跟趨勢對着干?

歷史上,創新的邏輯基本上都是資本開支的邏輯。而當下,這個邏輯似乎仍在向前演繹。

  除了中美之外,據印度《經濟時報》當地時間周三(8日)報道,Google計劃在印度首度大手筆投資100億美元,擬在安得拉邦維沙卡帕特南(Visakhapatnam)打造1吉瓦(1GW)數據中心與其附屬電力基礎設施,總投資金額比7月底傳出的60億美元投資規模更為龐大,顯示Google正加速佈局印度雲端基礎設施市場。

  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到2029年,僅「超大規模計算公司」的資本支出就將達到2.8萬億美元,而同期的全球相關資本支出總額更是高達5.5萬億美元。摩根士丹利也預測,未來5年全球用於支持人工智能的數據中心的支出將達到約3萬億美元,這個數字和法國2024年全年的GDP相當。

  高盛董事總經理兼資深交易員Bobby Molavi認為,這種資本投入的勢頭像一艘巨輪,啟動和停止都需要時間,絕非一夜之間就能轉向。因此,在未來五年的投資周期中,一個季度的表現幾乎無關緊要。

  Molavi撰文表示,儘管市場充斥着泡沫跡象,但驅動本輪長牛的核心支柱——尤其是AI引發的巨大資本開支——趨勢明確。他認為,在AI的長期敍事落地之前,對抗其帶來的資本洪流是徒勞的。「現在很難與資本開支對着干,如果你過早看空或判斷失誤,將難以倖存。」

  上版:王璐璐

對:高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