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7 21:54
10月7日,我們已步入第三季度的收官階段,能源市場整體依舊偏弱。今年以來,國際油價較去年同期整體下跌約 15 美元/桶。FPG財盛國際表示,市場普遍擔憂 OPEC+ 加快解除減產計劃所帶來的潛在供應過剩,而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貿易摩擦升溫等因素則進一步壓抑需求,使得供應端充裕局面持續延伸。非 OPEC+ 國家增產同樣推高庫存水平。多家華爾街機構近期警示,油市可能在未來數月內重陷供過於求局面。高盛預計,2026 年油市可能出現每日 190 萬桶的供給過剩,這一判斷強化了市場對油價下行的預期。部分投行甚至認為,明年油價可能跌至每桶 50 美元區間,加深當前的弱勢格局。
然而,部分分析機構的觀點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方向。標準渣打銀行(StanChart)預測,未來一年油價有望回升,動力來自於需求端回暖及各經濟體推出的刺激政策。FPG財盛國際認為,這一預期雖較為樂觀,但並非完全沒有依據。StanChart 指出,儘管美國產量在今年創下新高,但若低油價持續,生產商可能被迫削減產量。另一方面,全球需求在年末或繼續受到貿易壁壘與關税壓力影響,各國央行和主要經濟體預計將出台降息或財政刺激措施,以應對下行風險。與此同時,烏克蘭針對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的襲擊迫使俄方降低煉廠運行率並提升原油出口。據船運數據統計,2025 年 8 月俄羅斯海運原油出口升至 16 個月高點的 362 萬桶/日。若衝突升級導致管道或出口終端長期中斷,勢必對全球供應端形成干擾。FPG財盛國際表示,這種地緣風險或將提高原油及天然氣的風險溢價,令短期油價波動性增強。
在天然氣方面,歐洲市場近期出現企穩跡象。自 9 月中旬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格在每兆瓦時約 €32 水平震盪。根據 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 數據,歐洲儲氣量達到 955 億立方米,較五年均值低 66.6 億立方米,同比下降 146 億立方米。過去一周的日均注氣速率約為 0.19 億立方米/日,反映出注氣期季節性放緩。標準渣打預計,歐洲儲氣量將在 11 月初達到 1002 億立方米的峰值。FPG財盛國際表示,這一庫存水平有助於降低冬季能源價格劇烈波動的風險。與此同時,美國持續推進 LNG 出口項目的建設。TotalEnergies 首席執行官 Patrick Pouyanné 近期警告,美國或將面臨 LNG 供應過剩風險。得克薩斯州的 NextDecade 公司宣佈,其 Rio Grande LNG 項目第 4 號生產線(年產能約 600 萬噸)已完成最終投資決定(FID),使該項目在建總產能增至 2400 萬噸。公司還計劃啟動第 5 號生產線的投資決策,並推進第 6 至第 8 號生產線的開發與審批。該項目預計總投資 67 億美元,其中 40% 來自股本、60% 通過債務融資。
綜合來看,FPG財盛國際認為,全球油市在短期內仍將承受供需錯配與經濟不確定性的壓力,但部分因素正逐步孕育反彈契機。若低油價迫使高成本產能退出市場,或刺激新一輪政策寬松,則供需差距有望收斂,價格可能出現階段性回升。同時,地緣風險及市場投機情緒亦可能放大油價波動。FPG財盛國際表示,未來原油走勢的關鍵變量將包括 OPEC+ 的產量政策、美國產能變化及全球經濟復甦步伐。總體而言,短線油價仍以震盪偏弱為主,但中期不排除在宏觀環境改善與地緣風險推動下,迎來修復性反彈的可能。
責任編輯: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