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7 23:44
投資者對 OpenAI 的業務擴張感到興奮,推動科技股大幅上漲,但越來越多華爾街專業人士擔憂:短短几分鍾內市值便增加數十億美元的劇烈波動,正釋放出不健康的市場信號,令人聯想到互聯網泡沫時代。
超威半導體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簡稱 AMD)周一便經歷了這樣一輪 「火箭式上漲」。這家芯片製造商與 OpenAI 簽署了一份可能帶來數十億美元營收的協議后,股價飆升,盤中高點時市值一度增加約 1000 億美元。AMD 股價周二延續漲勢,早盤漲幅最高達 7.5%。此前在 9 月,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因發佈了雲計算業務的重磅業績指引(包括與 ChatGPT 運營商 OpenAI 簽署的一份五年價值 3000 億美元的協議),股價單交易日暴漲 36%,為這家軟件公司新增 2550 億美元市值。
「若這些協議中有任何一份告吹,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我認為這一風險值得警惕,」 扎克斯投資管理公司(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 Inc.,管理資產規模約 120 億美元)的客户投資組合經理布萊恩・馬爾伯里(Brian Mulberry)表示,「這讓我想起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電信行業發生的事情。」
當前市場對人工智能領域形成泡沫的擔憂日益加劇,而這些股價波動正是在此背景下發生 —— 該領域的核心企業(尤其是英偉達公司(Nvidia Corp.)與 OpenAI)承諾投入數十億美元,與一批為人工智能技術打造基礎設施的企業簽署合作協議。隨着投入資金不斷增加,越來越多人擔憂這一趨勢最終可能重蹈 25 年前的覆轍:當年互聯網狂熱期,市場因預期互聯網流量將大幅增長而大舉投資,但這一預期的兑現耗時遠超預期,最終導致泡沫破裂。
如今,若泡沫破裂,其影響可能更為嚴重 —— 目前頭部科技股在標普 500 指數中的權重約為 35%,而 1999 年這一比例還不到 15%。
「市場當前對這些協議的定價邏輯,彷彿所有與 OpenAI 合作的企業都會成為贏家,」 瓊斯交易公司(Jonestrading)首席市場策略師邁克爾・奧羅克(Michael O’Rourke)表示,「OpenAI 是一家現金流為負的公司,簽署這些協議對它而言沒有任何損失。投資者本應更具辨別力,但當前市場環境是‘先買入,后問問題’。」
對衝基金巨頭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周一在接受 CNBC《早間新聞》(Squawk Box)採訪時表示,當前市場環境讓他聯想到互聯網泡沫時期。
「所有可能引發市場暴漲后崩盤的因素都已具備,」 他説,「歷史還會重演嗎?歷史往往驚人地相似,因此我認為類似的情況大概率會再次發生。」 他還補充稱,當前市場環境 「比 1999 年更具潛在爆發風險」。
馬爾伯里指出,這些合作協議引發的一大擔憂是其 「循環資本結構」—— 企業之間相互使用對方的資金購買彼此的產品。
此外,他表示,如此規模的企業出現如此劇烈的股價波動,本身就令人警惕。「這些公司擁有非常龐大且成熟的資產負債表,卻仍在經歷這類暴漲,」 馬爾伯里説,「這種情況很不尋常,確實值得人們反思。」
當然,AMD 的股價上漲或許有其合理性 —— 與 OpenAI 的協議標誌着該公司在圖形處理器(GPU)領域的發展邁出重要一步,而 AMD 正與英偉達在這一領域爭奪市場份額。關注 AMD 的華爾街分析師普遍對這一消息表示樂觀。
「這份協議將從根本上改變行業對 AMD 未來競爭地位的看法,」 基準公司(Benchmark)分析師科迪・阿克里(Cody Acree)周一在致客户的報告中寫道,並將 AMD 的目標股價從 210 美元上調至 270 美元,「除了協議帶來的顯著營收和利潤增長外,我們認為這一消息充分證明,AMD 作為能夠替代英偉達 AI GPU 主導地位的可行技術選擇,其競爭力正不斷增強。」
儘管如此,多家大型科技股接連出現兩位數暴漲,可能表明估值已與基本面脱節,且投資者買入的主要動因是 「擔心錯過更多漲幅」(FOMO,Fear Of Missing Out)。
「當前的價格發現過程實際上相當令人擔憂,」 羅伯特・貝爾德公司(Robert W. Baird & Co.)科技策略師泰德・莫特森(Ted Mortonson)在甲骨文股價暴漲后表示。
他補充稱,如此規模的公司,市值在短時間內大幅增長 「並非健康正常的現象,我認為這是市場過熱的表現之一」。
科技板塊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