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7 21:41
(來源:經濟日報)
轉自:經濟日報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至2026年,鋼鐵行業要實現增加值年均增長4%左右,經濟效益企穩回升,市場供需更趨平衡,產業結構更加優化,有效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綠色低碳、數字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的總目標。
在數字經濟與全球化深度融合的當下,產業互聯網平臺正成為推動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作為國內鋼鐵供應鏈服務領域的頭部企業,找鋼集團近年來以「AI+國際化」雙引擎戰略為核心,不僅在國內構建起高效協同的鋼鐵供應鏈服務體系,更緊跟中國企業出海浪潮,探索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國際化落地,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與供應鏈全球化佈局提供了重要思路。
深耕國內市場多年,找鋼集團率先將AI技術深度融入鋼鐵B2B交易全流程,破解了行業長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效率低下等痛點。找鋼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東表示,不同於消費互聯網的流量邏輯,鋼鐵等生產性物資採購具有規格複雜、價格波動快、售前詢報價環節繁瑣等特點。找鋼集團基於產業大模型打造的AI Agent系統,已實現供應商庫存表的智能識別與解析——每日3000家供應商上傳的400萬噸鋼材庫存數據,通過AI圖表識別技術可快速轉化為標準化數據庫,並識別客户需求進行自動報價,為採購企業精準匹配最優貨源與物流方案。
AI技術還大幅提升了交易全鏈條協同效率。從售前詢報價的自動化響應,到售中支付單據的智能校驗,再到售后質量異議的快速處理,找鋼集團通過AI應用將人工成本降至最低。數據顯示,其鋼材交易量從2018年的800多萬噸增長至如今的5000萬噸,員工數量卻基本保持穩定,交易噸均成本持續下降,充分體現了AI對產業效率的提升價值。目前,找鋼集團已形成鋼鐵、電工電氣、有色金屬三大產品線,AI技術的跨品類複製能力助力其從單一鋼鐵平臺向多品類工業原材料服務平臺轉型。
王東介紹,在國內市場築牢根基的同時,找鋼集團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以「海外再造一個找鋼網」為目標,跟隨中國基建與製造業企業出海步伐,在中東、東南亞等地區構建本土化供應鏈服務網絡。與傳統貿易商相比,找鋼集團將國內成熟的供應鏈服務標準輸出至海外,7*24小時響應、標準化交易流程、快速質量賠付等「中國式服務」,有效填補了當地高端供應鏈服務的空白。
目前,找鋼集團已在迪拜、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佈局核心業務,沙特分公司剛剛成立,迪拜加工廠將於今年年底投產。其海外業務以服務中資企業為主,為中建、中鐵、中交等企業在海外的基建項目提供鋼材採購、物流、加工一體化服務,同時逐步拓展當地優質客户。值得關注的是,海外業務憑藉供需缺口帶來的高毛利優勢,已成為集團重要增長極——2025年上半年國際業務毛利佔比提升至16.3%,預計未來三年毛利貢獻有望接近國內市場。
王東表示,面對不同國家的營商環境差異與供應鏈需求,找鋼集團以規模化優勢與技術能力突破地域壁壘。一方面,整合當地分散的貿易商與鋼廠資源;另一方面,計劃將國內成熟的物流、金融科技服務逐步複製至海外,未來還將探索穩定幣在跨境結算中的應用,解決換匯成本高、匯率波動風險大等問題,進一步提升跨境供應鏈的穩定性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