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蘇州老闆入局家居,12個月進賬80億

2025-10-07 19:42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微博

撰文丨何己派  編輯丨鄢子為

俞敏洪的一名前部下,正締造一個全球性家居平臺。

10月6日,大健雲倉收盤,錄得小幅增長,市值站穩10億美元,過去5個月其估值翻倍。

董事長吳雷,早年入職新東方,擔綱在線業務負責人,其后,轉戰大件商品跨境B2B交易,獲得巨大成功。

總部在蘇州的大健雲倉,其過去12個月的GMV(截至6月),已達到100億元量級,其收入則達80億元左右。

今年以來,全球貿易環境波動,吳雷團隊同樣受到衝擊。

「二季度初,我們面臨來自主要採購國(包括越南、中國和馬來西亞)關税上調的問題……前所未有的不確定,很快導致整個生態系統中斷。」吳雷8月在業績會透露。

生意遭遇波折,吳雷已率隊加速開拓歐洲市場,其全球版圖仍在持續擴張。

遭遇逆風

「大健雲倉」,顧名思義,關乎兩個概念「大件」和「雲倉」。

吳雷琢磨的,是做好中間商,讓家俱、汽車配件等大件商品,高效流通。

其生意連接兩頭,一頭是上游的Seller(賣家),即工廠/貿易商,擁有貨權、不擅銷售;一頭是下游的Buyer(買家),即零售/批發渠道商,其無需支付貨櫃成本。

跟小件相比,賣大件商品屬於高風險、高投入的生意。其佔地空間大,作業費用、倉儲、尾程費用高,最怕庫存積壓,一旦滯銷,風險和壓力倍增。

吳雷團隊摸索出「供應鏈前置」的模式——供應商提前選款生產,把貨備在海外倉,售后本地化處理,利用集合效應降低庫存風險,簡化交易流程。

作為中間橋樑的大健雲倉,自營交付中心和尾程物流,為海外倉儲和終端交付保駕護航。現貨提前放海外倉,單買家的海運等待時間,就能省掉30-60天。

如此一來,分工更明確:

工廠專注產品,擴大客户羣;跨境賣家致力於搞流量,甚至可以「賣一件發一件」,不用備貨,資金需求、運營門檻變低。

官微介紹稱,從家俱到交通汽配,海外倉現貨在售數萬個大件、重貨、非標SKU。其核心品類為家居類,自我定位「全球家居流通骨干網」。

低門檻的小件生意,競爭激烈,越來越多跨境賣家把眼光投向大件。

原本,吳雷的生意節奏穩定,去年大健雲倉營收首破10億美元大關,一年下來,1.26億美元的淨利,裝進口袋。

風暴突襲。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市場,也是大健雲倉的主戰場。不確定的關税政策,令局面生變。

「一些第三方合作伙伴,暫停發貨數周,採取觀望態度。」

吳雷在8月公開解釋,考慮到大件運輸所需的時間,以及家俱庫存的周轉周期,更大的影響,不在第二季度,而在三季度。

管理層預計,Q3可能形勢嚴峻,對毛利率預計會有2.5%的不好影響。「供應鏈需要一些時間,來完全吸收和適應變化。」

開拓歐洲

在吳雷眼里,困難一度超出團隊預期。

4-6月,大健雲倉營收3.23億,同比微漲3.8%;即使頭頂壓力,12個月的GMV超14億美元,同比增幅也達到31%,且活躍Seller和活躍Buyer的數字,都取得增長。

這背后,是吳雷帶着團隊,積極尋找「活路」,在美國市場之外,建新根據地。

他將籌碼,押在歐洲。

佔營收大頭的產品收入,二季度同比增長約5%,大超管理層預期,主要靠歐洲的強勁增長,衝抵美國市場的銷售額收縮。

7月中旬,大健雲倉位於德國北威州的戰略級新倉庫——NW2倉,投入運營。

德國是歐洲履約的重要樞紐,吳雷落下又一關鍵棋。新倉3.8萬平方米,與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相鄰,輻射泛歐市場。

目前,歐洲市場約佔大健雲倉全球收入的四分之一。按吳雷的設想,未來幾年,在歐業務規模,要擴大到與美國市場齊平。

加倍投入歐洲,還關聯其生意增長邏輯。大健雲倉有兩種業務模式,1P自營和3P平臺。

1P即公司直接銷售庫存產品,獲得收入,自負盈虧,可類比京東自營;3P則是工廠與跨境賣家之間的交易,公司提供平臺,獲得服務收入,平臺佣金大約收1%~5%,類似阿里的1688。

做平臺,模式更輕。

近年來,大健雲倉注重擴大3P賣家數量,2024年6月至今年6月,平臺活躍賣家達到1162家,同比增長25%,3P賣家貢獻的GMV佔比超一半。

這類羣體展露出對歐洲市場極強的興趣。

「歷史上看,3P業務活動,主要集中在美國市場。過去幾個月,我們看到明顯轉變。」

大健雲倉總裁Iman Schrock提到,3P供應商尋求向歐洲和其他市場擴張,以實現渠道多元化,應對變化。

整合資產

吳雷曾是新東方教育在線首任CEO,創辦「東方標準」,從職業教育切入人力資源市場。

隨后,他調整創業方向,走大件商品B2B交易的路子,直到2021年完成品牌整合,更名為GigaCloud(大健雲倉)。

其於2022年上市,離創始人當初構想的2009年,整整晚了13年。

吳雷手頭還有一項關鍵任務,是盤活Noble House。

兩年前,大健雲倉豪擲約8500萬美元現金,收購這個美國家俱商。

當時,Noble House深耕家居行業已30年,每天出貨數千個訂單,在亞馬遜等平臺競爭力強,破產來得突然,吳雷聞風而動,幾個小時后,就放出要接手的消息,被早早地確定為競標者。

逢低出手,將優質資產和配套供應鏈收入囊中,接下來,就是整合團隊、調改SKU。

收購時,Noble House擁有超8000個SKU,停滯一年多,對盈利能力帶來挑戰,亟需調整。

管理層公開透露,已淘汰3800個過時的SKU,引入1200個新SKU,保留約3000個原始SKU,改善了利潤率。

「項目進度略早於計劃,在二季度户外旺季,貢獻可觀利潤。」官方透露,SKU的優化工作將繼續,希望到明年6月,Noble House的產品組合步入穩定階段。

內部,諸多事項有待釐清,外部,全球貿易環境震盪,吳雷逆風開疆拓土,以應對挑戰。

其底氣,來自錢袋子。

大健雲倉負債為零,上市三年來,經營現金流持續為正,截至6月底,手里的流動資金,達到3億美元。

8月中旬,董事會拋出回購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回購至多1.11億美元的A類普通股,以釋放信心。

貿易波動繼續,管理層希望穩定核心,劈風斬浪。

圖片來源:大健雲倉,除標註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