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基金鎖定科技敍事!QDII聯手外資搶籌港股

2025-10-07 15:4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國慶假期,科技資產獲強勁拉昇。

  在科技敍事成為全球市場的核心共識后,外資、QDII資金的倉位不斷投入港股科技賽道,國慶假期中的港股科技股呈現出全面爆發的態勢。

  多位機構人士判斷,預期科技股將迎來更低融資成本環境,伴隨着科技應用持續迭代和突破,這一賽道的行情短期不會輕易結束。

折價增發仍獲機構拔估值

  在外圍市場持續圍繞全球科技資產的背景下,國慶假期仍開市的香港科技股獲外資進一步搶籌。

  科技敍事成為基金經理實施估值重構的核心邏輯后,港股公司擇機轉型切入科技賽道成為吸引資金注意的關鍵策略。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隨着公募資金核心倉位堅定重倉科技股,國慶假期中的香港市場行情特點,與美股市場遙相呼應,QDII重倉的科技股成為外資拉昇的核心對象。例如,港股上市公司帝國科技集團從2021年最高34.7港元一路跌至0.75港元附近,公司在10月2日發佈公告,以價格折讓19.52%的方式增發佈局AI技術,儘管折價幅度極高,但科技敍事仍成為核心利好關切,刺激帝國科技集團的股價五日漲幅1.28倍。

折價增發佈局AI技術在當前市場已從利空變成利好,基金經理的關切點已不再是價格折讓幅度太大,而是對科技敍事的高度興趣。基金重倉股微盟集團在選擇折價增發后,同樣吸引大量資金佈局,估值水平也因此持續提升。港股消費SaaS軟件公司微盟集團近期披露,其已完成一次配股,較披露日現價的折價幅度為8.87%,配股融資方向為AI技術佈局。自公司披露該增發事項后,公司股價持續走高,微盟集團的市值在10月6日突破100億港元水平。受微盟集團增發事項推高估值影響,基金重倉的另一消費軟件SaaS公司有贊在10月6日收盤飆升20%。

  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大膽實施折價增發凸顯出對配股完成的信心,其核心邏輯在於機構資金對科技敍事的高度關注,科技拉動估值已成為資金的共識。

「木頭姐」重啟持倉阿里巴巴,QDII選股策略趨同外資

  外資機構在市場上的持倉動態,也影響着公募以及QDII資金。

近期,「木頭姐」凱西·伍德的基金重啟對阿里巴巴持倉,這也是4年來的首次。根據伍德的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發佈的每日交易報告,公司旗下的兩隻ETF於9月22日買入了阿里巴巴ADR,總價值約為1630萬美元。伴隨着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大量投入人工智能半導體的研發,業內人士判斷,華爾街資金對中國部分互聯網公司的估值邏輯已從之前的電商巨頭切換為科技巨頭,從而吸引着外資選股視角的轉變。

摩根士丹利最新數據也顯示,9月淨流入中國股市的外資達到46億美元,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單月最高紀錄,其中,半導體板塊成為最大贏家,主動基金經理增持最多的板塊中,半導體與資本貨物並列第一。高盛也認為,看好AI應用給半導體公司帶來的新增長機遇,相關半導體企業正迎來國內客户需求擴張及持續的產能擴張與技術節點升級。

市場層面,10月6日,華商基金、金信基金重倉的半導體股票ASMPT公司收盤大漲6.44%,市值突破350億港元,創下股價的四年新高。ASMPT截至6月末為華商恆鑫回報基金的第八大重倉股。此外,鵬華基金重倉的華虹半導體在10月6日更創下歷史新高,公司當日股價漲4.57%,市值達到1586億港元,截至10月6日,華虹半導體今年初以來至今股價漲幅累計達3.22倍,這為鵬華基金旗下相關產品淨值做出較大貢獻,截至6月末,華虹半導體為鵬華滬港深基金的第四大重倉股,佔基金資產的9.66%。

基金看好科技應用放量突破

  儘管前三季度市場科技股走勢強勁、獲利籌碼豐富,但基金經理預期節后這一趨勢短期不會改變。

  富拓特約分析師黃俊認為,從資金流向看,海外投資者還是以美股科技股為主。海外資本對國內科技股的投資,以戰略佈局為主。科技產業有其特殊性,國內科技行業仍在上漲期,且尚未在全球科技投資市場的聚光燈下而出現溢價。如果未來在AI、芯片等關鍵領域實現超越,預計將持續吸引海外投資者流入。

  他認為,今年年初時候DeepSeek、宇樹機器人等重磅科技創新技術的推出,推動了國內科技股價值重估。中國股市隨后整體走強,疊加美聯儲降息預期,多重利好因素可推動科技股繼續表現優異,預期科技股將迎來更低融資成本環境。科技股未來的走強關鍵還是在后續是否有新技術、新產品,進而點燃市場熱情。

  長城基金儲雯玉認為,四季度科技成長或會仍然相對佔優,但整體風格或更加均衡。值得關注以下三大主線:科技成長主線仍是年末市場最核心的方向之一。重點關注的首先是國內外AI硬件建設的進程,包括各類創新技術的應用,一些新切入供應鏈或者技術有獨特先發優勢的公司會有超額收益機會。其次是AI擴散的方向,看好端側AI產品的涌現,塑造AI的「IPHONE時刻」,看好具身智能的逐步定型起量,在硬件產品逐漸完善后,軟件AI應用的投資機會將會到來。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