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為躲關税搶進貨,如今美國零售商擔心「貨賣不動」

2025-10-07 18:13

拉夫·勞倫首席財務官表示,囤貨的決定並非輕率之舉。

拉夫·勞倫首席財務官表示,囤貨的決定並非輕率之舉。

  為應對特朗普政府加徵商品税的不確定性,美國多家零售商在節前提前大量備貨,如拉夫·勞倫、李維斯及美鷹傲飛等公司紛紛增加庫存。隨着假日購物季臨近,關鍵問題在於——通脹壓力下的消費者是否仍願意掏錢。若銷售不及預期,零售商可能不得不通過折扣清貨,壓縮利潤空間。

  部分企業庫存增長已超過銷售增速。例如,Lululemon截至8月初的庫存同比增加21%,而銷售僅預計增長3%至4%;拉夫·勞倫同期庫存上升18%,其中約六個百分點源自商品税實施前進口。分析機構Telsey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服裝品牌庫存同比上升6.2%,鞋類企業上升4.8%,折扣零售商更高達11.5%。

  疫情后,零售業曾因供應鏈緊張而普遍囤貨,導致隨后出現庫存積壓並壓縮利潤。眼下的不同在於,消費者支出仍保持韌性,7月和8月零售額穩步增長。但招聘放緩與通脹持續令市場擔憂。瑞銀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個月商品價格預計會上漲約5%到9%;但如果消費者需求減弱,零售商可能不得不打折促銷清理庫存,從而導致利潤下降。

  普華永道的調查顯示,消費者預計今年假期支出同比下降約5%,為2020年以來首次顯著下滑。84%的受訪者表示未來半年將減少開銷。面對不確定前景,零售商正謹慎制定庫存策略。例如,Academy Sports & Outdoors在上半年提前採購約1億美元庫存,主要集中在啞鈴、自行車等常年熱銷產品,以減輕商品税成本。拉夫·勞倫也選擇提前進口常規款式,如襯衫、針織衫等,而非季節性時裝,以降低庫存風險。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提前囤貨增加倉儲成本,但若商品屬於長期暢銷品,風險仍可控。「只要確定這些貨最終會賣出,提前進貨問題不大,」Mizuho的高級分析師David Bellinger表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