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6 14:23
(來源:信報手筆)
在最新一輪融資過后,OpenAI估值達到5000億美元,超越了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航天企業SpaceX的4000億美元;OpenAI同樣是馬斯克有份創立的公司,他認為其估值過高,應該有一定的理據。目前全球逾千億美元估值的獨角獸當中,包括排名第五的xAI,共有3家由馬斯克創立,果然是絕世天才。美國科企估值似乎更依賴資本堆砌,中國科企估值可能略有不同,阿里巴巴(09988)值幾錢,好大程度視乎未來收入分佈,雲計算是升值的關鍵。
01
據報道,Thrive Capital、軟銀、Dragoneer、MGX與T. Rowe Price在最新交易中,買入OpenAI老員工手上的股票,涉資約66億美元。這66億美元把OpenAI估值推上5000億美元的新高度,一年之間增加了2000億美元。
這個估值,據稱是基於OpenAI上半年創下43億美元收入、全年收入目標130億美元,與ChatGPT的市佔率提升;微軟先前投入資金構建雲端與算力,也成為估值上調的關鍵助力。OpenAI近期推出的短視頻App Sora2的確很有話題性,一張相片加一句描述,就可創造出約10秒的影片,成為社交媒體「潮玩」。不過耗費大量算力與電力,創造大量這類偽造影片作為娛樂(不計可能構成詐騙的社會成本),似乎相當不環保。
即使OpenAI全年收入達到130億美元,但也僅僅只是收入,不是盈利,市盈率無從説起,如何計得出5000億美元估值,純粹靠資本家夠勇,出到天價去收購股票。
資本操作背后,涉及大量未上市科技投資、投行與創投基金的運作,需要不斷推高科企估值,靠資本市場大量投入金錢去建設數據中心的遊戲才能玩下去。所以圈內資本是大條道理推高科企估值,以維持這個燒錢大計。
馬斯克離開OpenAI后成立的xAI,早前報道指出,在完成100億美元募資后,上月估值達到2000億美元,但隨后被馬斯克否認,聲稱公司不用集資。據市場預測,xAI旗下人工智能助理Grok年收入可從2025年的5億美元大幅升至2029年的190億美元,xAI還計劃靠「Colossus」超級計算機縮短模型訓練時間。與OpenAI倚重外部企業合作不同,xAI把AI當成馬斯克企業生態的共享引擎,核心產品Grok深度綁定社交平臺X、特斯拉Tesla、SpaceX與Starlink。
相比起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靠個人在商業與金融圈長袖善舞,拉攏投資,馬斯克更在意於公司業績。特斯拉正在積極推進2025年行政總裁業績獎勵計劃,如果馬斯克能夠完成多項業績指標,包括把特斯拉市值提升8倍、實現100萬台AI機械人的銷售、交付1200萬輛特斯拉汽車等目標,他將有望解鎖價值1萬億美元的薪酬獎勵。
02
阿爾特曼向錢看 馬斯克睇業績
假如你相信真正天才馬斯克可以透過超級計算機完善FSD自駕系統並遠超同業,在機械人企業Optimus達成銷售目標,其實應該更相信xAI的估值,多於OpenAI,因為這與馬斯克個人財富有直接關係,條條數都有得計。阿爾特曼似推銷員多過似科技人,業績比起吸引資本,顯得次要。
目前收入與盈利俱不起眼的OpenAI,估值都有5000億美元,對中國科技巨企的估值有很大沖擊,動態市盈率低至21.7倍的阿里巴巴估值該是多少呢?把阿里同OpenAI比較,可能不太合適,其商業模式更似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ZN.US),收入來源相當接近,只是分佈不大相同。
阿里與亞馬遜都由電商+雲計算兩大業務構成,但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體量非常大,以及非常賺錢,利潤貢獻度高達60%。亞馬遜電商及雲服務全球化更加成功,而阿里的國際電商業務還在虧損,AI及雲計算業務出海,仍在投入期。
亞馬遜2024年收入6380億美元,利潤總額592億美元,是阿里同期數字約4倍,其中雲計算AWS收入約1200億美元,營業利潤逼近400億美元,是阿里雲計算利潤總額的28倍;利潤率37%,約為阿里雲計算利潤率的4倍。亞馬遜目前公司市值約2.34萬億美元,約為阿里巴巴的5.3倍,動態市盈率約33.4倍。
在剝離雲計算業務后,亞馬遜電商業務至少值4600億美元,是該業務税前利潤287億美元的16倍,和當前90%收入和利潤均來自中國電商的阿里比較,與阿里9月急升前估值相當接近。當然,只用電商業務去比較,市場給予京東(09618)的動態市盈率僅9.5倍,予e-Bay(EBAY)約20.5倍,缺少雲計算業務這一爆發性增長,估值提升空間有限。
阿里雲計算業務去年開始盈利,並且表現出高增長,但去年雲計算業務收入佔比僅11.5%,EBITA利潤率僅9%,AI應用相關收入約80億元人民幣,佔雲智集團收入規模約7%。阿里巴巴最有睇頭的雲智集團雲計算+AI的業務,未來三年投入資本達3800億元人民幣,雖然收入與利潤將大幅提升,但要做到亞馬遜雲計算業務利潤貢獻佔比逾半,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03
阿里雲業務高增長 大摩唱好
不過,阿里的雲計算增長仍是驚人的,最新季度增速達26%。按照摩根士丹利日前最新預測,阿里雲計算未來3年收入將會翻倍,2026年收入增速由30%上調至32%,2027年從30%升至40%,觸發該行把阿里ADR目標價由165美元升至200美元,以阿里1股ADR等於8股港股計,目標價195元。
若阿里動態市盈率估值提升到30倍,接近亞馬遜的水平,港股股價有機會升上260元。阿里的估值方式與OpenAI絕對不同,但多了一個參考,在每項業務估值之上,若有一個夢幻溢價,應該可以再提高一下目標價。
周日虛擬幣全線爆發,比特幣一度升至12.5萬美元以上新高,以太幣也一度急漲3%,重上4600美元。摩根大通行政總裁Jamie Dimon直指,美國總統特朗普擬效法新冠疫情時期的財政援助,對每名美國人發出2000美元的關税退税支票,將觸發虛擬幣與美股失控上升,但恐怕也會推崩美元匯率。這一派錢舉動也會觸動通脹,老特互相矛盾的金融政策,唔知會搞出什麼大頭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