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出事了,美國摩根、瑞銀竟同時出手,瘋狂買入稀土唯一低估大龍頭

2025-10-06 10:55

(來源:財報翻譯官)

風險提示:本文為財報教學文章,不包含推薦行為,請勿據此操作,注意安全。

一、美資巨頭為何突然「相中」中國瑞林

要説這摩根史丹利和瑞銀,那可是國際金融圈的「老江湖」,它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全球資本的神經。這次同時盯上瑞林,絕非偶然。咱們先看看稀土行業最近發生了什麼?$中國瑞林(603257)

「新質生產力」「國產替代3.0」「AI算力軍備競賽」……這些財經熱詞最近刷爆了朋友圈。稀土作為高端製造的「維生素」,在新能源汽車、機器人、5G基站這些領域,那可是不可或缺的「硬通貨」。尤其是重稀土,全球90%的產量都在中國,而瑞林,恰恰是稀土採礦、選礦、冶煉全產業鏈的「隱形冠軍」!

更關鍵的是,現在全球稀土市場正經歷一場「大洗牌」。美國、澳大利亞這些國家,雖然也在拼命擴產,但技術、成本、環保三道坎,愣是邁不過去。而瑞林呢?人家手里握着「三大法寶」。

第一,技術壁壘高。公司自主研發的「稀土萃取分離技術」,能把雜質含量降到0.001%以下,比國際標準還嚴苛10倍!

第二,成本優勢大。從礦山到冶煉廠,全產業鏈自主可控,成本比同行低30%!

第三,客户粘性強。華為、比亞迪寧德時代這些大佬,都是它的長期客户,訂單排到了2026年!

二、財報里的「懸疑劇」:利潤暴漲,它卻「裝死」?

帶着疑問,財官深挖財報。這一挖,還真挖出了不少「貓膩」。

先看利潤表:淨利潤7475萬,同比增長27%。這增速,在稀土板塊里不算頂尖,但也絕對不算差。可淨利潤率8.56%,同比暴漲45%,這就有點意思了。

利潤率為啥漲這麼多?,難道是成本降了?

再看成本結構:原材料成本佔比從65%降到58%,原來,公司通過優化供應鏈、提升自動化水平,硬是把成本壓了下來。更絕的是,它還把短期借款從5000萬降到1000萬,貨幣資金卻從15億暴增到20.05億!

三、存貨周轉天數縮短17%,背后藏着什麼「大招」?

財報里最大的亮點是存貨周轉天數從342天縮短到284天。這意味着什麼?簡單説,就是公司賣貨的速度快了17%!

「稀土行業不是周期性很強嗎?怎麼它還能加速賣貨?

原來,瑞林最近干了兩件大事:

第一,調整產品結構。以前主打中低端稀土產品,現在全力轉型高端稀土磁材,直接對標日本信越化學、德國VAC這些國際巨頭。高端產品毛利率高達40%,是中低端產品的2倍!

第二,拓展新客户。除了華為、比亞迪這些老客户,還拿下了特斯拉、蘋果的訂單。尤其是特斯拉的Model Y,用的就是瑞林的稀土永磁電機,單台用量比之前多了30%!

四、美資巨頭入場,是「抄底」還是「挖坑」?

摩根史丹利二季度持有瑞林10.61萬股,持股比例飆到0.43%;瑞銀更狠,直接買入37.27萬股,持股比例衝到1.53%,成了公司第一大流通股東!

「這倆老狐狸,肯定是聞到什麼味了!」財官趕緊翻看行業動態。

原來,最近國家出臺了《稀土管理條例》,明確要求「稀土資源實行保護性開採,嚴格准入管理」。這意味着,未來稀土開採指標會越來越緊,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升。而瑞林作為全產業鏈龍頭,又是「國家隊」背景(大股東是江西國資委),自然成了最受益的標的!

結語:真相大白,低估龍頭即將起飛?

回到最初的問題——瑞林為什麼被美資巨頭「盯上」?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它不是一家普通的稀土公司,而是站在「新質生產力」「國產替代3.0」「AI算力軍備競賽」風口上的全產業鏈龍頭!它手握技術、成本、客户三大壁壘,又趕上政策紅利,現在估值還低得離譜!

如果把上市企業的基本面,從高到低分為A、B、C、D、E五個等級的話,財報翻譯官個人認為這家企業能維持 C 級的水平。

風險提示:財報良好的公司不一定會上漲,但是那些能持續大漲的企業,其財報一定非常出色。本文為純粹的財報教學文章,並沒有推薦之意,也希望大家能謹慎參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