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這家公司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獲阿里、聯想創投、騰訊青睞

2025-10-06 15:55

 

(來源:證券時報)

近日,據港交所網站披露,北京雲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跡科技」)已通過上市聆訊,這意味着,雲跡科技成為今年第一家通過港交所聆訊的18C章特專科技企業,同時也有望成為「機器人服務智能體第一股」。

作為2023年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的核心成果,18C章專為未通過傳統財務指標測試的特專科技企業開闢上市通道,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等五大領域,截至目前已有晶泰控股、黑芝麻、越疆等企業成功上市。

成立於2014年的雲跡科技,主要致力於提供尖端機器人及智能體服務。其產品及服務組合主要包括機器人及功能套件,即構成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基礎的硬件及模塊產品,包括YJ-機器人、YJ-AIoT組件、YJ萬物工具倉模塊及智能控制模塊;AI數字化系統,包括AI驅動的機器人基礎服務及智能體應用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收入而言,雲跡科技以6.3%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以13.9%的國內收入份額在2024年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的酒店場景中排名第一,超過第二名至第五名的份額總和。

於2024年,雲跡科技同時在線機器人數量單日高峰超過36000台,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年在機器人智能體市場擁有可適應三維多層空間的機器人的參與者中,雲跡科技同時在線機器人數量及服務消費者數量排名全球第一。

目前,雲跡科技的產品已覆蓋全球超3.4萬家酒店,服務華住、錦江、如家、開元、洲際等頭部酒店集團,2024年與美團外賣達成合作,已向萬家酒店提供從「平臺下單—騎手接單—機器人送達房間」的全程閉環配送聯動服務,全球同時在線機器人單日峰值超3.6萬台,年累計服務次數突破5億次。

在18C章程下,雲跡科技的領航資深獨立投資者為阿里、聯想創投、騰訊、啟明創投以及攜程;資深獨立投資者則為安徽人工智能公司和河南科投。此外,雲跡科技的投資方還包括中信證券、光控眾盈、海銀資本、沸點資本、金茂資本、瀾亭資本、睿住資本、泰州東南文投基金、中移創新產業基金等。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雲跡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1億元、1.45億元和2.45億元(人民幣,下同),相應的淨虧損分別為3.65億元、2.65億元和1.85億元,相應的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為2.34億元、1.20億元和0.28億元。

目前港股18C排隊隊列中,仍有多家優質企業蓄勢待發,從行業分佈看,排隊企業覆蓋人工智能、智能駕駛、虛擬現實等前沿賽道。其中,希迪智駕聚焦自動駕駛商用車領域,五一視界深耕VR技術研發,均具備核心技術壁壘與行業應用場景。

日前,森億智能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作為一家領先的醫療人工智能技術公司,森億智能也是全球醫療人工智能行業唯一覆蓋L1至L4階段解決方案的企業,擁有從數據基礎設施到算法與應用的全棧研發能力。公司已在中國內地醫療行業深耕多年,主要服務於醫院及醫療集團,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服務超過750家醫院,包括超過400家大型醫院。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於2024年按收入計, 森億智能是中國最大的醫院醫療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也是全球大型醫院第四大醫療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

珞石機器人也於9月底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港股市場「全系列智能機器人第一股」。根據其招股書,珞石機器人是中國唯一一家能夠同時量產工業機器人與協作機器人的公司,按2024年銷量計,其多關節機器人在中國本土製造商中排名第三,在全球製造商中排名第七。值得關注的是,機器人行業正處於投資聚焦期,市場各方正密切關注企業從技術研發到實際落地的推進情況。目前珞石機器人已經建立起全鏈條技術與產品體系,並已經實現量產與商業化落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